1.天然气开口费2022政策

2.税改革的新疆试点

3.能源体制改革将迎升级版了吗?

4.西宁市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价是多少一立方

5.天然气直供政策

6.这项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出台:事关土地、户籍、人才、资本…

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有哪些地方_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有哪些

1.楼梯的发展历史

楼梯的发展是很迅速的,中国楼梯 行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历史悠久,具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和良好品牌优势的企业不少,相比之下,我国的楼梯 行业只能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楼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别墅、复式房、错层住宅、斜坡屋顶、跃层等场所。这部分建筑的出现,为我国楼梯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与商机。木楼梯在市场上刚刚兴起,是很受欢迎的楼梯种类之一,但木楼梯在市场上的名称和使用原材料混乱。因此,亟待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才能有序发展

我国楼梯市场的潜力巨大,楼梯行业的前景也是可观的。在绝大部分装饰装修建材产品已经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楼梯这种高档家装产品存在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木制楼梯目前已经成为楼梯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一种,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和欢迎。面对一个庞大的市场份额,众多楼梯企业 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由于楼梯业高额的利润,众多厂家取了不同的措施,部分厂家利用伪劣产品以及有害物质超标材料制作的楼梯组件也乘机涌入市场,使得市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中国楼梯行业的发展史 征途漫漫

目前,市场上木楼梯的规格、质量、安装和售后维修等方面尚未出台相应的规范标准,使消费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影响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木楼梯行业市场的规范管理与良性竞争是必不可少的。针对这一现象,中国木材流通协会正在向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申请成立木制楼梯专业委员会。从而制定行业的政策和法规,协助制定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努力推进认证工作。加强木楼梯行业生产及流通管理,倡导建立木楼梯行业诚信、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通过行业的规范管理使木楼梯的生产与流通健康、有序的发展。

策略经营,方能提高竞争力

近年来,外国楼梯企业抢滩中国木楼梯市场,面对这种现实状况,国内企业开始审视自己的市场定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制定新的经营策略,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中国木楼梯企业只是在价格上做文章,竞相压价,无序竞争的结果只会使这一市场逐年恶化。如今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新阶段,如果我们的木楼梯企业缺少品牌经营思路,没有对加盟商和代理商的品牌支撑,就很难做大做强,品牌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塑造和培养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中国木楼梯企业的整体品牌形象,就成为中国木楼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关键。中国木楼梯要想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销售方式多元化:

国内的市场潜力正在不断提升,不少厂家在各大城市设立了销售点和专卖店,有实力的楼梯企业利用自己的产品优势,通过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品牌的美誉度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原有市场随时实行监控,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做出适合市场的策略来做好经营。从而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利用有利时机去开拓新市场。

二、创品牌:

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低风险的扩张方式积累实力。创造价廉物美的木楼梯,塑造实至名归的中国木楼梯品牌 ,建立良好的企业产业链。目前,国内木楼梯企业 在资金、技术、规模、经验等方面与国外同类楼梯 厂家相比还处于劣势。中国楼梯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只有尽量避其锋芒、变被动为主动、集中优势,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技术上要不断创新、款式上要追求新颖潮流;尽力做好自己的产品,以产品质量、内部品质赢得客户,逐渐扩大市场份额。

三、差异化创新:

在随着楼梯业格局的发展与变化,国外楼梯品牌企业呈现出以巩固一级市场为依托,向二级市场推进的局势,对众多中小型企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与威胁,原有的优势在逐步消失。差异化的创新竞争依然是中小型木楼梯企业战略策划的首选,在市场细分中,运用差异化向对手进行反包围,并以差异化的理念指导楼梯产品的创新和销售服务。唯有如此,通过产品差异化形成的独特优势才能使企业在分工越来越细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企业获得差异化越明显,战胜对手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一味追求成本优势,以低价位提高市场占有率是不明智的,因为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提高企业的文化内涵与产品的附加值,走差异化之路,实施差异化战略决策方可使企业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楼梯企业要不断的创新,同时注重楼梯品牌的建设,一定要突出楼梯的优势所在。

2.阶梯气价的发展历史

2011年11月,国家相关部门确定将在民用领域实行阶梯气价改革。

2011年12月,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

2013年7月,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被调整,存量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价幅度最高不超过0.4元。

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阶梯气价指导意见》,按用气量将气价分为三档,各档气价实行超额累计加价。

2014年9月,非居民用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400元。

2015年4月,中国天然气价格正式并轨,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同时全面建立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3.电梯的发明历史

电梯的定义与简介 英译:elevator(一般商业用此词);lift;moving staircase 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认识的关注,各大电梯公司现在在其电梯表面基本都用了粉末涂料喷涂,这是一种新型环保无溶剂的涂料,并且各种性能皆优于油漆。

历史 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用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

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用平衡重等。

19世纪末,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功能 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

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

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简单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面有解决方法) 目前载人电梯都是微机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不需要专门的人员来操作驾驶,普通乘客只要按下列程序乘坐和操作电梯即可。 (1)在乘梯楼层电梯入口处,根据自己上行或下行的需要,按上方向或下方向箭头按钮,只要按钮上的灯亮,就说明你的呼叫已被记录,只要等待电梯到来即可。

(2)电梯到达开门后,先让轿厢内人员走出电梯,然后呼梯者再进入电梯轿厢。进入轿厢后,根据你需要到达的楼层,按下轿厢内操纵盘上相应的数字按钮。

同样,只要该按钮灯亮,则说明你的选层已被记录;此时不用进行其他任何操作,只要等电梯到达你的目的层停靠即可。 (3)电梯行驶到你的目的层后会自动开门,此时按顺序走出电梯即结束了一个乘梯过程。

电梯的历史发展 电梯发明过程 电梯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150年了。 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

他站在装满货物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将平台拉升到观众都能看得到的高度,然后发出信号,令助手用利斧砍断了升降梯的提拉缆绳。令人惊讶的是,升降梯并没有坠毁,而是牢牢地固定在半空中——奥的斯先生发明的升降梯安全装置发挥了作用。

“一切安全,先生们。”站在升降梯平台上的奥的斯先生向周围观看的人们挥手致意。

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 人类利用升降工具运输货物、人员的历史非常悠久。

早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使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统,这套系统的基本原理至今仍无变化:即一个平衡物下降的同时,负载平台上升。早期的升降工具基本以人力为动力。

1203年,在法国海岸边的一个修道院里安装了一台以驴子为动力的起重机,这才结束了用人力运送重物的历史。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起重机装置开始用蒸汽为动力。

紧随其后,威廉·汤姆逊研制出用液压驱动的升降梯,液压的介质是水。在这些升降梯的基础上,一代又一代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们在不断改进升降梯的技术。

然而,一个关键的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一旦升降梯拉升缆绳发生断裂时,负载平台就一定会发生坠毁事故。 奥的斯先生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人类使用升降工具的历史。

从那以后,搭乘升降梯不再是“勇敢者的游戏”了,升降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1889年12月,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制造出了名副其实的电梯,它用直流电动机为动力,通过蜗轮减速器带动卷筒上缠绕的绳索,悬挂并升降轿厢。

1892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开始用按钮操纵装置,取代传统的轿厢内拉动绳索的操纵方式,为操纵方式现代化开了先河。 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

150年来,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厢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的出现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不同外形——扇形、三角形、半菱形、半圆形、整圆形的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如今,以美国奥的斯公司为代表的世界各大著名电梯公司各展风姿,仍在继续进行电梯新品的研发,并不断完善维修和保养服务系统。

调频门控、智能远程监控、主机节能、控制柜低噪音耐用、复合钢带环保——一款款集纳了人类。

4.楼梯设计市场前景怎么样

最近几年,欧美国家持续发酵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以及我国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共同影响着我国木制品市场。

与过去数年比,当前传统产品大都放缓了增速,加之综合成本的不断抬高,使得如强化木地板这样的传统型、普及型产品,更是逐渐步入了微利时代。在此形势下,企业一方面思考着如何增加传统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也在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而木楼梯市场迅速兴起的火爆场面,给全行业带来一股清新的风,也似乎让楼梯行业的企业找到了新引擎,踏上了新绿洲。 其实,木楼梯行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历史悠久,具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和良好品牌优势的企业不少。

相比之下,我国的木楼梯行业当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楼梯正被广泛应用于别墅、复式房、错层住宅、斜坡屋顶、跃层等场所。

这部分建筑的出现,为我国木楼梯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 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对建筑材料要求不断提高,木楼梯目前已经成为楼梯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品类,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和欢迎。

我国木楼梯市场潜力巨大,行业前景甚为可观,并且作为高档家装产品存在较大的升值空间。

5.阶梯气价的发展历史

jpg" target="_blank" title="" class="ikqb_img_alink">阶梯价格制度。</p><p><a href=" /zhidao/pic/item/c75c10385343fbf2652f16fbb77eca8064388fe3.baidu

6.什么是铁艺,它的发展历史

铁艺作为建筑装饰艺术,出现在17世纪初期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盛行时期,一直伴随着欧洲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传统的欧洲工匠手工工艺制品,有着古朴、典雅、粗犷的艺术风格和辉煌历史,令人叹为观止,流传至今。

最早的铁制品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小亚细亚的赫梯地区应当是铁艺的发源地。自人类进入铁器时代之后,伴随着铁制品的生产,以铁制品加工技能为主的职业就诞生了,人们把打造铁器的师傅成为铁匠。

他们加工出了各种各样的铁制品,如铁锅、铁勺、菜刀、剪子、钉子、刀剑、长矛。

这些铁制品粗糙也好,精细也好,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铁艺,准确地说应该叫做铁器。 随着岁月的流逝,科技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用品日新月异起来,在一代代铁艺们的手中,在情感之火的熔炉里,铁器渐渐脱去了千古“锈装”,焕发出了无限的生机。

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铁匠这一古老的职业逐渐不见了,铁器被历史的激流淘汰了。

天然气开口费2022政策

 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为解决我国税存在的从量计征、征税范围窄,税率偏低,难以适应保护自然、提高利用效率的要求等问题,自2010年7月1日起,中央决定率先在新疆进行石油、天然气税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的试点改革;同年12月1日,又将石油、天然气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扩大到西部地区的12个省、区、市;2011年1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暂行条例》的实施,标志着税从价计征改革的全面推开。

但是,税从价计征改革面临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点:一是税由从量计征转为从价计征,是否导致直接增加开企业的税负水平从而抬高性产品价格?二是税改革后,增加的税负会不会通过价格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传导,最终推高社会物价总水平?因此,进行税从价计征改革的价格影响研究,是我国税改革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税改革的可行性,以及改革的时机、改革的策略选择等具体的政策取舍,并最终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国内部分学者对税改革可能产生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研究。徐晓亮(2011、2012)对税税率设置的合理范围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能源CGE模型分析得出,税税率提高会导致GDP、总产出、总消费和总出口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总储蓄、总投资和总进口等有较大幅度提高。郭菊娥等(2011)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能源CGE模型,测算出煤炭税不同的从价计征税率的经济影响,认为煤炭税从价征收虽然会导致GDP减少,但能大幅削减煤炭消费量,并对CPI影响较小。林伯强等(2012)用动态CGE模型分析煤炭税从价计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在5%、7%、12%三种税率情形下,对GDP、就业、出口的冲击均在可承受范围内。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发现,现有研究存在明显缺陷,即只是静态地考察税改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而没有探讨通过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平抑税提高带来的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在研究税从价计征改革的价格影响时,将考虑伴随技术进步和体制改革引起的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点,从而动态地分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价格影响。文章结构安排如下:首先,进行开行业税负转嫁能力的理论分析,并引入行业成本传导能力模型,对开行业的税负成本转嫁能力进行定量测算;其次,基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点分析下游企业对上游开业转嫁税税负的消化能力。

税改革的新疆试点

2022年燃气费多少钱答;2022年燃气费具体如下噢:

初装费收费标准为1150元/户,其“一户一表”安装费为2350元/户。天然气安装收费包含初装费、安装费、材料超长费、特殊材料费。其农户需承担费用情况如下:天然气初装费收费标准为1150元/户。但农村居民安装费不包括安装工程管沟开挖、回填及青苗损失赔偿费用。按实际发生费用由农户承担。燃气装好后是不另收费的

1.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已经结束意见征求,有望近期出台。

2.据悉,《意见》提出,将以油气体制改革试点为引领,打破垄断,全面推进天然气领域市场化进程。其中,有关城市管道燃气初装费等话题引起了市场关注。业内专家建议取针对性举措,有序推进城镇燃气市场化改革,以实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3600亿立方的目标。

3.《意见》提出,对天然气输配企业向用气企业收取的各项收费进行规范清理,有条件的地区应取消天然气初装费。

能源体制改革将迎升级版了吗?

新华网社北京6月2日电 题:新疆先行试点:税改革拉开大幕

新华社记者韩洁、罗沙

6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一则关于印发《新疆原油 天然气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使得近期社会各界一直期待的新疆税改革终成现实。这意味着,我国酝酿数载的税改革,以新疆先行的方式正式拉开改革大幕。

资料图: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后,原油、天然气的税税率为5%;煤炭的税税率或初定为2%—5%。新华社发根据两部门规定,于6月1日正式启动的新疆税改革涉及原油和天然气两大,二者税实行从价计征,税率均为5%。

“新疆税改革试点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税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2日在接受记者访时说,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潮下,我国税改革的推进,对于完善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缓解中西部地区财力紧张都具有重要意义。 税属于地方收入。在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推进税改革,税收将与价格变化挂钩,无疑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此次中央在新疆先行试点税改革,表明了中央推动新疆加快发展的坚定决心。[相关阅读:原油、天然气税改革成新疆加快发展“造血”处方]

乌鲁木齐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王凤丽认为,税计征方式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将会对新疆地方财政收入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现行税用从量计征,征税范围限于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等七个品目。在近年来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从量计征的方式已经脱离实际,税收入不能随产品价格和企业收益的变化而变化,税负水平过低,难以反映的稀缺程度,造成浪费。

以新疆为例,1993年新疆石油价格为每吨480元,天然气价格为每千立方米200元,按从量计征原则,当时税税额标准为石油每吨12元,天然气每千立方米4元,折算成税税率分别为销售收入的2.5%和2%。然而,到了2008年,新疆石油价格已经达到每吨4800元,税税额标准虽有所提高,但仍为每吨30元,折算成税率还不到1%。

对此,专家认为,由于我国矿产相对集中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过低的税导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富集但财政困难现象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教授安体富指出,税由从量计征到从价计征的改革,实际上提高了税负,间接提高了产品价格,有利于完善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并帮助输出大省在开中获得更多财政收入,有助于增加地方对破坏的补偿投入,更好保护环境。

西宁市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价是多少一立方

能源体制改革将迎升级版 油气改革进入施工高潮期

电改超预期加速推进 油气改革进入施工高潮期

能源体制改革将迎“升级版”

随着2018年能源体制改革迎来升级版,相关红利将加速释放。《经济参考报》记者访了解到,在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的实体减负目标下,电改超预期加速进行,试点升级。今年上半年增量配电试点将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有望启动试运行,市场化交易比重将大幅提高。同时,油气改革一揽子政策也将出台,相关试点工作启动,进入施工高潮期。

电改超预期加速推进

作为工商业用户的一项重要生产要素,近年来电价议题在工作报告中屡次被提及,2018年更是首次提出具体目标: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

其中,输配电价改革无疑是重要突破口。2015年3月15日,中央、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被誉为“啃硬骨头的改革”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关键一环的输配电价率先动刀,到2017年6月底国家发改委完成了对全国所有省级电网输配电价的核定。

“去年通过输配电价改革、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电铁还贷电价等措施,共降低客户电费支出737亿元。”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访时表示,今年要进一步把电改深化完善落到实处。一般工商业电价再降10%,全国大概再降800亿元,国家电网将承担80%左右,另外一部分是降低附加在电价上的性收费。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曹志安也介绍说,通过输配电价改革、市场化交易和减税降费,降低实体经济用电成本545亿元。2018年将继续积极释放改革红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首先就是持续完善输配电价机制。

《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日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印发了《关于核定区域电网2018-2019年输电价格的通知》,核定了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区域电网首个监管周期(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两部制输电价格水平。业内人士指出,区域电网输电电价的核定完成,比原来业内预期的快,将电改节奏又往前推了一大步。

提高电力市场化交易比重

大幅提高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是用电成本下降的另一条途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持续完善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进一步推进电力服务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规范电力市场交易行为,加快推进配售电改革,完善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配套政策,加强售电侧市场规范与引导,提高电力市场化交易比重,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以电力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新疆、内蒙古等地区能源综合改革。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在第一批106个、第二批89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推进的基础上,目前多地正在组织开展第三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有望近期公布,按要求今年上半年要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

同时,电力市场建设也在加速升级。舒印彪表示,2017年国家电网区域内电力市场化交易量将近1万亿千瓦时,今年要超过这一数字,进一步压减电量,使更多的电量在市场交换。同时,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得实现跨区调配,也能够平抑电价。

南方电网公司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也在大幅增长,全年五省区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南网售电量的30.1%。同时,建立起“+市场”跨省跨区交易模式,并在交易规则中引入清洁能源优先交易、水火电置换、火电长期备用补偿等市场化机制。“今年将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增加交易方式,扩大交易范围。”曹志安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8个电力现货市场试点中,南方区域(以广东起步)建设进入实质阶段,南方电网首个现货交易品种——“调频服务”已经进入试运行。曹志安表示,2018年底南方区域(以广东起步)要具备开展集中式统一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试点条件。

川财证券分析认为,随着区域电网输电价格的明晰,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有望加快,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预期将继续扩大,预计2020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将达到5.5万亿千瓦时。

油气改革进入施工高潮期

作为能源改革的另一重头戏,油气改革也将进入施工高潮期。《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油气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央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理顺省级管网体制,加快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完善油气储备设施投资和运营机制。推进四川、重庆、新疆、贵州、江苏、上海、河北等地方油气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及专项试点。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23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3%。“而往年增速普遍在5%以下,迎来爆发式增长,直接造成天然气供应形势严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表示,这背后的因素包括天然气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管网储运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政策亟待进一步完善等。

在他看来,天然气供需矛盾在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2018年天然气消费增速约为15%-16%,预计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矛盾仍将比较突出。建议首先加强保供基础建设,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税费扶植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开发力度,增加产量,从根本上保证天然气供应。其次,加强天然气储运基础设施以及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建设。此外,实行进口气进口环节增值税“全额先征后返”政策,促进进口并有效降低国内用气成本;取消天然气工业用气和民用气的双轨价格机制,实现价格并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永生也建议,加强天然气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加快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加快储运设施建设和布局完善,加快推进全国管网互联,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快与国际天然气价格接轨,优化调整国内天然气门站价格公式,避免形成进口到岸气价与国内门站气价倒挂现象。

天然气直供政策

西宁市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价大概是一立方1.48元。

以下是对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介绍:

1987年以前完全由制定国内天然气价格;

1987年10月27日,根据《天然气商品量管理暂行办法》,分别实行如下价格管理办法:a.气:中央按不同用途、不同油田定价;b.外气和西气东输、忠武线、陕京线等新建管道项目:指导价;c.少数用协议价;

2005年12月23日,根据《关于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及近期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的通知》,取价格双轨制下的指导价,具体如下:a.一档气(实际执行价格接近内气价且差距不大的油田气的气量以及全部内气量,气量占全部的85%):指导价,用3-5年过渡到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b.二档气(一档气以外):980元为基准价,与可替代能源(原油、LPG、煤)价格挂钩;

2010年5月30日,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取消价格双轨制,实行指导价;

2011年12月26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实行在两广地区试点,将成本加成定价改为按市场净回值定价;

2013年6月28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实行门站价施行基于市场净回值法的指导价;

2015年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15年4月1日暖基本结束后将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全面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

这项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出台:事关土地、户籍、人才、资本…

天然气直供,就是用户直接向上游天然气供应商购买天然气用于生产或消费,不再转售。就字面来说,“天然气直供”最早见于201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关于规范城市管道天然气和省内天然气运输价格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提出:“鼓励上游生产企业对城市燃气公司和大用户直供”。其实,就实践层面,天然气直供出现的更早。亦即2004年西气东输天然气管线投运之初,国家就在其沿线规划了10个燃气发电厂,成为国内首批天然气“直供用户”。当然,由于气源不足、气价高等种种原因,其中大多数项目投产后运作不畅。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市场规模的扩大,天然气直供的话题再度变热。如何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成为各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自觉选择。一是作为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天然气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天然气在治理大气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二是我国天然气进口逐渐开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国际价格持续走低,供应量大幅增长可期,具备大规模利用的基础优势;三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用气成本增加,理顺和改革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降低包括天然气在内的用能成本呼声日隆;四是直供用户的需求量大,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价格机制改革是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直供,在用户侧增加竞争性,逐步探索建立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可以产生倒逼天然气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成为推进天然气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为理顺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关系,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翌年出台《关于调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价格的通知》,2015年3月发布《关于规范城市管道天然气和省内天然气运输价格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游生产企业对城市燃气公司和大用户直供,减少中间环节,避免层层转供,降低供气成本”,放开直供用户用气门站价格,进行改革试点,同年4月1日起将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全面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2016年国家又相继出台《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关于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中间销售环节不得盈利,对管输公司的盈利水平做了明确规定,“管住中间”初露端倪。“三桶油”及地方管网公司根据新的办法进行监审定价后,管输费大幅下降,城市燃气公司的配气费相应进行了调整。201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13部门出台《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建立用户自主选择和供气路径的机制”,用户可自主选择方以及供气路径,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用气成本。2018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通知》出台,理顺门站价格,居民、非居民基准门站价格统一,释放降价红利。至此,天然气价格改革层层推进,促进天然气直供的政策环境、外部形势已然明朗。

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纵深发展,一起来看!

试点布局

围绕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根据不同改革任务优先考虑选择改革需求迫切、工作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群、都市圈或中心城市等,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严控试点数量和试点范围。党中央、院授权实施以及有关方面组织实施的涉及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探索任务,原则上优先在试点地区开展

试点期限

2021—2025年

试点内容

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一)支持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合理划分土地管理事权,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探索赋予试点地区更大土地配置自主权

允许符合条件的地区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机制。

探索建立补充耕地质量评价转换机制,在严格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占一补一的前提下,严格管控补充耕地国家统筹规模,严把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关,实现占优补优。

支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和建设

(二)鼓励优化产业用地供应方式。

鼓励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方式供应产业用地。

优化工业用地出让年期,完善弹性出让年期制度

支持产业用地实行“标准地”出让,提高配置效率。

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完善土地用途变更、整合、置换等政策。

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

支持建立工业企业产出效益评价机制,加强土地精细化管理节约集约利用

(三)推动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用地。

鼓励试点地区探索通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详细评价等方式,细化完善城镇低效用地认定标准,鼓励通过依法协商收回、协议置换、费用奖惩等措施,推动城镇低效用地腾退出清

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存量用地盘活利用,鼓励市场主体通过建设用地整理等方式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规范和完善土地二级市场,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制度,支持通过土地预告登记实现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

探索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创新举措。

(四)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在坚决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前提下,支持试点地区结合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

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允许将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依据规划改变用途入市交易

在企业上市合规性审核标准中,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给予同权对待

支持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

(五)推进合理有序用海。

探索建立沿海、海域、流域协同一体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

统筹陆海管理,支持完善海域和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加强海岸线动态监测。

在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严管严控围填海活动的前提下,探索推进海域一级市场开发和二级市场流转,探索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

推动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

(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支持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在城市群或都市圈内开展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居住证互通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地提供。

支持建立以为标识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扩大信息容量,丰富应用场景。

建设人口发展监测分析系统,为重大政策制定、公共配置、城市运行管理等提供支撑。

建立健全与地区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财政转移支付、住房供应、教师医生编制等保障机制。

(二)加快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

指导用人单位坚持需求导向,取符合实际的引才措施,在不以人才称号和学术头衔等人才“帽子”引才、不抢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合同期内高层次人才的前提下,促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完善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制度,统筹使用编制。

支持事业单位通过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专业化人才。

支持探索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政策。

探索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有效衔接机制。

加快发展人力服务业,把服务就业的规模和质量等作为衡量行业发展成效的首要标准。

(三)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离岗创新创业。

推进职称评审权下放,赋予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高级职称评审权限。

加强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加强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健全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人员等的评价与激励办法,完善技术转移转化类职称评价标准。

推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

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整合力度

充分发挥征信平台和征信机构作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

推广“信易贷”模式,用好供应链票据平台、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中小微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信用产品

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坏账快速核销制度

探索银行机构与外部股权投资机构深化合作,开发多样化的科技金融产品

支持在零售交易、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等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

支持完善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增强金融普惠性。

(二)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

创新新三板市场股债结合型产品,丰富中小企业投融资工具

选择运行安全规范、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

探索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和全国性证券市场板块间合作衔接的机制。

(三)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体制。

支持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创新金融监管方式和工具,对各类地方金融组织实施标准化的准入设立审批、事中事后监管

按照属地原则压实省级人民的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

大力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

支持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探索将试点经验推广到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

支持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探索创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方式。

支持将职务科技成果通过许可方式授权中小微企业使用

完善技术要素交易与监管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进场交易

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容错纠错机制

(二)完善科技创新配置方式。

探索对重大战略项目、重点产业链和创新链实施创新协同配置,构建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全要素一体化配置的创新服务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改革科技项目征集、立项、管理和评价机制,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实施首席专家负责制

支持行业领军企业通过产品定制化研发等方式,为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早期应用场景和适用环境

(三)推进技术和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支持金融机构设立专业化科技金融分支机构,加大对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的金融支持力度

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

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

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机制,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

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展科技保险业务,依法合规开发知识产权保险、产品研发责任保险等产品。

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

(一)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

建立健全高效的公共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支持打造公共数据基础支撑平台,推进公共数据归集整合、有序流通和共享

探索完善公共数据共享、开放、运营服务、安全保障的管理体制。

优先推进企业登记监管、卫生健康、交通运输、气象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探索开展数据授权运营

(二)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

探索“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交易范式,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分级分类、分步有序推动部分领域数据流通应用

探索建立数据用途和用量控制制度,实现数据使用“可控可计量”

规范培育数据交易市场主体,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稳妥探索开展数据资产化服务。

(三)拓展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

发挥领军企业和行业组织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数据集标准化。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开展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

金融、卫生健康、电力、物流等重点领域,探索以数据为核心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打造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开放的创新生态,促进商业数据流通、跨区域数据互联、政企数据融合应用

(四)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强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推动完善数据分级分类安全保护制度,运用技术手段构建数据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探索完善个人信息授权使用制度

探索建立数据安全使用承诺制度,探索制定大数据分析和交易禁止清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管控方式,完善重要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环境市场制度建设

(一)支持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

支持试点地区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提高电力中长期交易签约履约质量,开展电力现货交易试点,完善电力服务市场。

按照股权多元化原则,加快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推动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实现电力交易组织与调度规范化。

深化天然气市场化改革,逐步构建储气服务市场机制。

完善矿业权竞争出让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勘查区块退出机制,探索储量交易。

(二)支持构建绿色要素交易机制。

在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利用上线等基础上,支持试点地区进一步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交易机制,探索促进绿色要素交易与能源环境目标指标更好衔接。

探索建立碳排放配额、用能权指标有偿取得机制,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探索开展环境权益融资

探索建立绿色核算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及、企业和个人绿色责任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