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真题)关于各类大宗商品投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2.为什么今年煤炭价格这么贵

3.为什么今年煤炭价格这么贵?

4.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用卢布结算的余波

5.中国是怎样丧失大豆定价权的?

6.中国从俄罗斯一年进口多少天然气?

天然气价格定价权是什么_天然气指导定价

欧盟国家不可能不向俄罗斯购买石油。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便欧盟国家非常容易受到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的限制,但因为欧洲国家基本上不会生产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国家在短时间内也找不到相应的替代能源,更找不到其他的能源输送渠道,所以欧盟国家至少在中长期会依赖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在这种情况之下,俄罗斯其实有绝对的议价权和主动权,欧盟国家的位置相对比较被动。即便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在不断上涨,我们也会发现欧盟国家也会选择主动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

俄罗斯完全会拒绝美国提出的有限价的协议。

对于俄罗斯来说,因为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本身就比较稀有,俄罗斯也有完全的定价权,所以俄罗斯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听从所谓的有限价的协议。特别是大多数国家已经出现一定的能源短缺的问题时,俄罗斯更没有必要便宜出口自己的能源,也没有必要亏本做买卖。

欧盟国家不可能一直不购买俄罗斯的石油。

不管是对于俄罗斯的石油来说,还是对于俄罗斯的天然气来讲,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非常严重。当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输送量降低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欧盟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已经飙升了三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之下,欧盟国家只会乞求俄罗斯输送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但绝对没有能力不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

总的来说,欧盟国家如果找不到其他的能源来替代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话,这必将意味着欧盟国家会长期受到俄罗斯的牵制,欧盟国家也必须选择这样做。

(2018年真题)关于各类大宗商品投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中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但是,鉴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对的消耗量巨大,所以相当一部分矿产同样依赖进口。

就我国工业上常用的铁矿石及煤炭而言,尽管总量非常丰富。但因开难度及品质的问题,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煤炭进口国。供应长期受到其它国家的制约,常常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一旦澳大利亚或巴西供应方面出现突发情况,铁矿石就被卡脖子!

但今年以来,我国从澳进口煤炭为零,国内钢铁巨头也是动作频频,澳大利亚吃中国进口红利的好日子或将到头。

1

煤炭被中国拒门外半年

澳在华市场被美国抢占

澳大利亚一直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煤炭出口对该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也是澳洲煤炭的重要“客户”。参考2019年的数据,在价值500亿美元的煤炭出口生意中,中国占了21%,仅次于日本的27%。

但到了2021年,中国买家已对澳洲煤炭失去兴趣,更令澳洲出口商不安的是,美国等国的煤炭正在加紧来华瓜分本属于澳洲的市场份额。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至今年5月,我国已6个月没有购买澳大利亚煤炭。

至于“不感兴趣”的原因,与我国相关部门提高了煤炭进口的检疫标准有关,去年5、6月时,许多装载着澳洲煤炭的运煤船都被“拒之门外”; 截至去年11月中旬,滞留港口的船只数量甚至达到80艘之多,价值超过11亿澳元。

其次,除了检疫标准的提升外,澳大利亚屡屡对华做出的错举动,例如发布“ 旅游 建议”、对涉华产品立案调查、单方面撕毁合作协议等等,也使得中国买家对澳洲产品的印象越来越差,煤炭作为两国贸易的关键产品,自然“首当其冲”。

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中国2020年进口总量达30339万吨,连续第5年上涨。因此,澳洲煤炭失去中国市场后,各煤炭出口大国纷纷前来“瓜分”市场,例如一直声称在中澳贸易上支持澳大利亚的美国。

在去年10月之前,美国对华出口的煤炭数量几乎为零。然而根据数据,今年前5月,我国累计进口了293.2万吨美国煤炭,同比大增近900%;美国煤炭在中国煤炭进口总量中的占比,也由去年同期的0.22%大增值2.64%。 市场消息还称,6月28日,一艘装载着13.64万吨煤炭的货船正从东海岸驶向中国。

当然,除了美国外,俄罗斯、加拿大、蒙古等国也加大了对华煤炭的出口,不过增幅不及美国。

2

澳煤无人接盘

想要重回中国市场?

资料显示,2020年12月,中俄相关企业签署协议,到2023年将实现对华煤炭供应3000万吨的目标;今年3月,加拿大煤炭对华出口达到120万吨,触及高位;今年前6个月,蒙古对华煤炭出口达879.35万吨,同比增5.47%……

中国不愁没有进口来源,澳大利亚却苦于找不到“下家”。去年,英媒就已指出,由于中国市场的需求太大,失去中国市场后,澳洲出口商寄希望的印度或者是其他亚洲国家,都很难补上这个空缺。

为此,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丹·特汉7月16日在受访时还表示,希望能和中国“坐下来谈谈”。媒体解读称, 澳洲或者顶不住损失,想要重回中国市场。

有意思的是,在蚕食掉澳洲煤炭在华的市场份额后,7月21日美国贸易负责人戴琦又对丹·特汉表示,美国将力挺澳大利亚。对此,网友纷纷调侃称,该负责人的言下之意恐怕是 “只要澳洲不松口,美国未来就能继续加大对华出口”

3

铁矿石国内巨头联盟

逐渐摆脱对澳进口依赖

7月14日,山东省国资委发布消息称,为落实山东省钢铁产业规划,促进钢铁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山东省国资委正在与中国宝武筹划对山钢集团战略重组事宜。 同日,山东钢铁也发布了上述消息,山东钢铁表示,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有市场分析称,中国钢铁企业重组方兴未艾,中国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兼并重组的重要窗口期和 历史 机遇期。对于中国钢铁产业来说,重组对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提高铁矿石集中购话语权,提高各地区钢材品种的定价权有积极作用。

据了解,这也是宝武集团在连续兼并重组,登顶世界第一大钢企之后,又一次兼并重组大型钢企。

2020年,中国宝武实现营业收入6737亿元,利润455亿元,钢产量突破1亿吨,位列世界500强第111位,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位居全球第一。

山钢集团是山东省重要的国有骨干企业,资产规模3736亿元,是由济钢和莱钢合并而来。2020年,山钢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利润77亿元,钢产量突破3100万吨,位列全国第7位。2017-2018年先后投产了2座国内领先的5100m?高炉,其他生产设备也是国内领先水平,目前的山钢集团是一个崭新的钢铁企业。

4

规模优势扩大

铁矿石定价话语权提高?

中国宝武对山钢集团的重组,将带动两家巨无霸企业的整合,对双方都有着重要意义,钢铁并购潮导致的规模优势或有助于提高铁矿石购话语权。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王国清在接受访时表示,宝武战略重组山钢将有效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有助于提高铁矿石购定价话语权。

对于宝武来说,山钢的重组将使得宝武钢铁版图进一步扩大,其市场辐射范围和综合竞争力将获得有效提升。重组后的宝武体量在行业内的规模优势将进一步突显, 在购、生产、研发、销售、管理及产业链合作等方面实现协同发展,有助于宝武集团产品结构优化,消除同质化竞争、实现整体的提质增效,助力宝武、山钢继续向好发展。

对于山钢来说,借助宝武的研发、技术、管理及供应链体系协同,助力山钢实现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宝武在碳减排、碳封存方面的研发和技术 探索 相对较早,后期在实现产业化后将有利于山钢的应用推广,推动山东钢铁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

而且重组后,山钢集团不仅会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会从更高的视野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会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盈利能力。

山钢集团虽是老国企,但是确实“新生代”,山钢集团与中国宝武的整合后,一股目前最新的区域钢铁力量将融入中国宝武集团。对于中国钢铁产业来说,重组对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提高铁矿石集中购话语权,提高各地区钢材品种的定价权有积极作用。

5

钢企重组持续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从之前注重量的发展,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发改委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要促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坚持企业主体、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尊重企业意愿,由企业通过自主决策开展兼并重组。引导主要体现在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破除市场分割,营造跨地区重组的有利条件,力争“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再上一个新水平。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分析,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重要的前提是通过兼并重组,特别是减量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为实现行业协同发展、整体素质提升夯实基础条件。中 国宝武开创了破局式重组,以及建龙重工、德龙钢铁、沙钢集团、中信特钢等钢铁集团的重组方兴未艾,中国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兼并重组的重要窗口期和 历史 机遇期。

本次中国宝武和山钢集团的战略重组,再起开启了中国钢铁企业的整合步伐。张桂山表示,中国宝武和山钢集团的战略重组可能仍是我国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过程,后续中国宝武可能会有新的全国战略布局, 中国钢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加强。

中国钢铁产业需要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构建分工协作、有效竞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并注重提高协同应对市场危机的能力,打造不同层级的优势企业集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区域号召力、专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6

中国矿产摆脱依赖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不可再生的矿产,尤其那些严重依赖进口的,如何保障它们不被“卡脖子”,迫在眉睫。

加大海外矿山收购力度以及拓展进口来源。对于石油、煤炭、天然气、铁矿石等需求量巨大的战略,选择实施进口“多元化”,以石油为例,为摆脱“马六甲困局”,我国就与巴铁共同打造经济走廊,同时还与俄罗斯、中亚等国合作建设输往中国的能源进口通道。

最后,加大国内找矿力度。中国地大物博,还有很多地方有找矿的力度。总之,在国家的行动下,相信我国能够处理好的安全保障问题。

改善国内矿业的发展环境,加强海外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的矿产保障格局,增强我国自主可控能力,建立多维度、多元化的高效保障渠道和能力,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如何稳定、 健康 的推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山西省安委办印发《关于开展矿山工程外包和挂靠行为集中清理整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存在违法违规外包、挂靠情形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建整顿。

此次集中清理整顿从7月起,为期3个月。 对于矿山工程外包、挂靠行为认定标准,山西省安委办进行明确,外包指利用外部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的行为。

其中, 允许煤矿将井下工作面安装、撤除,大型设备安装、维护,瓦斯抽钻孔施工、抽管路安装等工程外包给专业化服务公司;允许煤矿按照《煤矿整体托管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实行整体托管。

凡存在以下情形, 比如建设项目承包或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单位的;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施工;煤矿在工作面安装、撤除等各类专业化服务工程外包中,未与承包单位签订《外包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承包方不履行协议、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托管煤矿承托方管理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以及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不符合要求,不具备托管能力等,属于违法违规外包。

非煤矿山方面,允许非煤矿山将勘探、建设、生产、闭坑等工程,或主通风、主提升、供排水、供配电、主供风系统,以及其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依法依规外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专业化服务公司。

若存在下列情形, 比如发包单位将工程外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单位的,或承包单位在资质等级范围外承揽工程的;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转包,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名义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施工;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一个生产系统承包单位超过3家的,或者将主通风、主提升、供排水、供配电、主供风系统及其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进行分项发包等,属于违法违规外包。

根据《通知》,挂靠指单位或个人以其他有资质的单位名义承揽工程的行为。凡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挂靠行为: 没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借用其他施工单位的资质承揽煤矿建设工程;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相互借用资质承揽工程;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挂靠行为。

山西省安委办要求,全省矿山企业立即组织对本企业所属矿山工程外包和挂靠行为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按照分级属地监管原则,逐矿认定、严格检查、严格执法,依法依规查处矿山企业工程违法违规外包、挂靠行为。

对存在违法违规外包、挂靠情形的, 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建整顿,并明确监督单位和责任人,督促整改到位。每座矿山都要逐矿填报矿山工程外包和挂靠行为集中清理整顿认定表,若发现市县检查不严格、整治不彻底,整治工作走形式、走过场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为什么今年煤炭价格这么贵

答案:C

在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相比于国内,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占据着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制高点。故A项错误。目前国际上可交易的贵金属类大宗商品主要包括黄金、白银、铂金等。故B项错误。大豆、玉米、小麦的期货被称为三大农产品期货。故D项错误。

为什么今年煤炭价格这么贵?

今年煤炭价格那么贵,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第一、受全球流动性增加影响,全球大宗商品都大幅涨价。进入2020年以来,全球流动性大幅增加,特别是在美联储开启无限量QE政策,以及美国推出天量经济刺激之后,美元泛滥,全球各国央行也纷纷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导致全球的流动性大幅增加。

在流动性增加之后,很多资金都进入到大宗商品市场里面,结果不断推动各种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除了煤炭之外,过去一年多时间包括石油、天然气、铜矿、铁矿等各种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

所以在这一轮煤炭价格上涨的过程当中,流动性增加是其中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第二、全球经济回暖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进入2021年之后,随着全球新型冠状疫苗的不断普及,全球很多国家的生产生活都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时候全球对能源的需求量进一步上升。

而煤炭作为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比如水泥,化工以及煤电厂的原材料,在经济逐渐恢复背景下,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大幅增加,工业产品对煤炭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特别是亚洲各国经济的恢复对煤炭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结果导致短期内煤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也是煤炭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

第三、欧洲“缺气”引发替代品煤炭需求量上升。最近一段时间受到俄罗斯以及北欧天然气供应减少,再加上遭遇寒冷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气荒,天然气库存迅速下滑。

结果导致天然气的价格不断暴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涨幅非常大。

在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煤炭作为一种替代品的需求量也迅速上涨,结果导致短期内煤炭的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第四、全球煤炭主产区产量下降。虽然目前全球疫情逐渐好转,全球很多国家都生产生活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是作为全球煤炭主要出口国的澳大利亚,南非,哥伦比亚等一些国家目前正处于雨季。受到暴雨等天气、劳工短缺,运输问题不断等因素影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南非,印尼等一些国家煤炭产量减少,对应的出口量也跟着减少,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

第五、资本的炒作。虽然各种因素叠加推动了煤炭的上涨,但我认为不足以支撑煤炭出现100%以上的涨幅。

目前我国的煤炭供应仍然非常充足,即便煤炭有一定的缺口,但缺口也不会超过10%,在这种背景下煤炭却出现100%以上的涨幅,我认为跟一些资本的炒作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目前的很多煤矿的坑口价一天一个样,有些煤矿一天涨幅就可以达到一两百块钱。

除了煤矿坑口价格上涨之外,一些贸易商也囤货居奇,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煤炭供应紧张,结果导致煤炭的价格一路不断上涨。

而这些煤矿之所以可以胡乱喊价,我觉得主要跟市场竞争缺乏有一定的关系。

过去几年时间为了减少污染,减少碳排放,很多地方纷纷关闭了一些中小煤矿,这把这些中小煤矿合并到一些大煤矿里面,结果导致大煤矿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加,定价权也进一步增加

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用卢布结算的余波

“碳中和”叠加后疫情效应 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1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短期来看,“碳中和”叠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将对煤炭价格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限价区间明确 煤炭市场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以下称303号文)和2022年4号公告,明确于5月1日起实施。对于价格限定,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哄抬价格行为。

2022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5月1日起,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和现货价格均有了合理区间。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近期阶段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重点地区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分别为:山西(5500大卡)370-570元/吨,陕西(5500大卡)320~520元/吨,蒙西(5500大卡)260元-460元/吨,蒙东(5500大卡)200-300元/吨。

其中,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下同)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770元、1155元,山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70元、855元,陕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20元、780元,蒙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460元、690元,蒙东煤炭(3500大卡)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300元、450元,如无正当理由,一般可认定为哄抬价格。

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 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方向

另外,乌克兰危机等全球能源危机频发凸显了传统化石能源在基建基础、发电成本和供电稳定性上的优势,将引发各国对过快能源转型的再思考,将深刻影响中国对外煤炭能源合作和能源安全。中国国内能源市场化水平低,面对极端冲击,能源安全韧性不足,国际能源安全在中国的国内风险被放大。基于欧盟能源政策发生转变,也将间接对中国包括煤炭在内的海外能源合作及能源安全造成影响,中方需要根据欧盟能源政策调整来进行应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是怎样丧失大豆定价权的?

石油美元秘密协议

为了报复美国对以色列在13年10月「赎罪日」战争中的军事支持,「欧佩克」(OPEC)阿拉伯国家开始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导致油价疯涨四倍。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股市暴跌,美国经济即将失控。

14年的7月,刚刚上任的美国财政部长威廉?西蒙和他的副手盖瑞?帕斯基出访沙特。讨论签署一项秘密: 美国向沙特购买石油(沙特以美元作为石油的计价货币),并向它提供军事援助。作为回报,沙特将获得的石油美元收入可以购买在竞拍机制之外的美国债券。 之后,沙特总共持有美国国债达1170亿美元。

11年8月15日 ,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演讲,向全球宣布 美元与黄金脱钩 。这意味着以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为核心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这也意味着全球货币进入 信用本位制度 时代。

石油美元协议将美元和原油定价权绑定,奠定了美元在国际石油交易计价货币中的垄断地位。当前,无论现货还是期货及其衍生品市场,全球石油、黄金、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大部分均以美元定价,而美国正是 通过美元垄断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交易媒介地位来维系和巩固了美元作为全球最重要国际货币的地位 。

对石油美元的挑战

试图挑战石油美元计价机制都会遭到美国的强力阻拦,面临政治风险。 历史 上,公开挑战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的国家有三个。

第一个国家是 伊拉克 。在萨达姆执政期间,伊拉克在2000年11月改为石油销售用欧元计价。一些观察家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伊拉克将石油出口的结算货币由美元改为欧元。美国打仗的深层次目的是为了打击欧元,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

第二个国家是 伊朗 。2006年3月,伊朗建立了以欧元作为交易和定价货币的石油。但伊朗饱受美欧的制裁。

第三个国家是 委内瑞拉 ,用石油和12个拉美国家(包括古巴)建立了易货贸易机制。

普京的反击

俄乌战争爆发后, 俄乌战争爆发后,美英欧日等48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包括冻结俄罗斯央行、银行、企业和要员资产, 将俄罗斯银行剔除出SWIFT系统 。 普京称“对我们来说,继续把商品运送到欧盟和美国,然后收到欧元、美元或其他货币这件事,已不再有意义。”

3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方向欧盟成员国、美国等“不友好国家” 供应天然气时将改用卢布结算 。

受此消息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大涨34%。 卢布兑美元汇率立即升至95卢布兑1美元的三周高点 ,且稳定在100卢布兑1美元以下。

作为全球重要的石油出口国,俄罗斯对出口中国的石油使用卢布或人民币结算,对欧盟成员国、美国等“不友好国家”出口石油是否也用卢布结算?让我们拭目以待。

无论如何,石油贸易的去美元化,都将一定程度动摇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中国从俄罗斯一年进口多少天然气?

"中国价格"意在争夺国际市场"定价权"

中国近年来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工厂",加工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国内产业部门对各种工业原材料需求的强劲增长。这被世界各地的贸易商们冠以"中国因素"的名义: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仅在2003/04作物年度的进口量就达1650万吨,每年压榨用大豆需求量高达2200万吨左右,几乎全部进口大豆都用于榨油,国内2/3的压榨公司以外国供应作为原料来源。

▲中国的铜的消费量占世界的20%,居于世界第二,国内的铜的生产量只能满足35%的国内需求,而65%的铜需要进口,每月铜的消耗量在25万吨左右。

▲中国是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需求增长占世界总量的41%,而石油进口增长超过1/3,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将达1.1亿吨,进口依存度在40%左右。

原材料进口对中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一般商品贸易不同,国际贸易中,作为加工制造业原材料的大豆、金属铜、石油产品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是按照基差定价--以该商品"基准期货合约价格+各类升贴水"这样的惯例来计算。在发达国家,期货市场由商品现货市场演变而来,经过长期的发展,期市与现货贸易紧密结合起来。在美国,现货贸易就是基差交易。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在现实中,世界上主要的期货因现货贸易而紧密联动,由于上述商品定价模式的存在,中国的期货市场负有参与原材料商品定价权国际竞争的重任。争夺"定价权"--这正是"中国价格"之意义所在。

"中国价格"能否真正体现中国的"定价权"?

在沉寂多年之后,今年中国的期货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棉花、玉米、燃料油3个新品种的上市,期货市场接连不断演绎出一波波火爆行情,成交量比前几年有了大幅增长。"定价权"成为热门话题,不少媒体乐观地宣称:"中国价格"的时代已经到来。

然而,也就是在今年,国内的现货企业并没有获得多少好处,反而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顶过程中一再被迫高位接下单子,蒙受的巨大损失令人记忆犹新:

▲从2002年开始,CBOT大豆价格就不断上涨,03年底至今年初,国内企业同国外大豆出口商在高价位签订大量购合同。今年4月5日,CBOT的7月份大豆合约最高达到了每蒲式耳(1吨等于36.7 蒲式耳)1064美分,创15年半新高,而5月份价格开始下跌。在十多天内,进口大豆价格狂跌1000多元,当时状况被人们称为"大豆地震"。加上宏观调控造成的信贷紧缩,许多压榨企业不得不"洗船"(违约退货)。相当多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几乎全行业亏损。

▲从今年5月起,国际国内铜市掀起了一轮大涨势头,尤其是9月以来,铜价经历了处于3000美元历史高位的大起伏,与此相应的则是国内30000元以上的现货价格。这令不少铜材加工商望而却步,以停产来减少损失。同时,过低的国内外比价使得跨市场套利盘规模空前,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不但使国内的投机者损失惨重,也造成库存和进口的异常紧张局面。

▲2003年以来,世界原油价格经历了一个大幅上涨的过程,至2004年10月中旬,美国原油期货价格飙升超过每桶55美元,之后有所回落,但目前仍在40美元上方。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今年1月到9月,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中国已为此多支付130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认为,油价如果从2004年第二季度保持40美元一直到2005年底,将使中国2005年GDP下降0.8%。上期所研发中心杨继认为,近期油价波动中人为因素起了决定作用。国际石油巨商和投机基金利用石油定价权,联袂炒作油价。

实际上,中国在这些商品的定价上一直是没有话语权的!

(1)首先,市场基础上看:尽管上述事例具体的情况各不相同,迫使中国买家"高位下买单"的原因也大相径庭,但在本质上有着共同点:尽管一些商品在国内的期货有对应的合约,但我们从国外市场进口的这些商品,国内市场并没有参与到其整个价格形成过程中去。价格形成机制才是定价权的核心,国内外期市因制度和法规处于人为的分割状态,国内的投资者无法从正常渠道直接参与对方市场的价格形成过程,几乎是游离于其外的。目前为止,经证监会批准,可以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国内公司,一共26家,大都是一些"国"字号集团公司或行业大佬。一般企业则很难通过正常途径参与境外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业务。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认为:要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市场,才能形成国际定价权。之所以没有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市场,首先我们的政策条件不具备。

另一方面,尽管与前些年相比有了不少的发展,但中国的期货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发育很不充分。与国外上百年历史的期货相比,国内推出的合约品种无论数量、规模、还是覆盖范围都难以望其项背。大商所研究部总监王伟筠介绍:"中国黄大豆期货的交易量只占CBOT的1/4,还是一个规模有待拓展的市场,黄大豆的定价权大部分还掌握在美国的手里。"

品种方面,专业人员介绍,目前全球商品期货有100多家,共有93类品种。而国内加上新上市的3个品种,一共才9个,与中国的产业地位及不相称。对于众多现货企业,国内市场缺乏合适的品种。比如对于压榨商来说,豆粕和豆油的价格关联更为紧密,而国内期市还没有后者;在2号大豆合约推出之前;大商所1号大豆合约仅限于非转基因大豆品种,这也与广大油厂的实际不符。相关品种的缺失,无法形成完善的价格体系,这也是业内人士不断呼吁中国应该尽快推出更多的商品期货合约品种的现实原因。

此外,国内期货市场还没有期权这样的衍生品上市,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实际上,国内三家期货均表示,早在数年前就分别开始了铜、大豆、小麦等期货期权的研究、开发和准备工作,迟迟得不到推出,原因恐怕在于市场容量还不够大,还有便是监管部门出于风险管理的考虑。

(2)从风险管理上看:国内外期货交易制度诸多不同之处,国外市场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方面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10月13日国际铜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跌,LME铜价当日跌幅超过10%,而国内沪铜最大单日跌幅4%,3日累计跌幅8%,有媒体就据此下结论认为,这说明沪铜相对比伦铜抗跌,"上海价格"在这里充分发挥了作用。而事实上,这样的差别缘于国外无停板制度而国内有,使得大跌后内外盘的比价关系需要几个交易日来恢复,倒是如铜行业分析师毕胜所言,恰恰说明了"上海价格"很大程度上还是"伦敦价格"的"影子价格"。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在几次三番的发出风险警示和提高交易保证金比例后,上月底上期所又向会员单位征询意见,打算扩大铜铝期货合约出现单边市时的涨跌停板幅度。

除了对交易中的风险控制外,前不久曝光的中航油石油期权投机巨亏,更是对国内企业敲响了一次大大的警钟。亏损的原因:逆势而为、重仓投机,这样做的风险有多大,任何刚入期市的初学者也不会不清楚。那为什么直到把老本都亏光,以至于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亏损才被发现?有点讽刺意味的是,在中航油曝出后两天,欧洲期货亚太地区负责人毋剑虹还对中国期货市场建言:"尽早推出期权交易,更好规避市场风险。"北京德润林期货专家李磊认为,中航油的风波说明了监管体系的失效,"我们的期货监管体系到底能有多大实效,才真正应该好好反思。"

事实证明,就算有了相应的渠道让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缺少了风险管理,也必然会遭到国际机构狙击,落个惨淡收场。放纵的投机,在国际大市场游戏规则中,不但不能争得讨价还价的权利,反而会将本应有的话语权葬送。

(3)参与者上看:国内与国外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西南期货分析师汪飞介绍,国内期货市场在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培育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大型机构投资者(如基金、投资银行等)尚没有得到进入期货市场的制度上许可,导致了国内期货市场投资结构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局面。据统计,在国内期货市场上,资金量在100万以下的投资者比重为84.77%,而超过300万元的投资者仅占4.75%。而在多数成熟的期货市场上,除了一些具有现货背景的企业以外,大部分是以投资基金的形式介入的,期货投资基金的市场参与份额占到整个市场交易额的60%以上。

在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中有60%是从事生产、流通、贸易、加工的现货商,农产品现货市场中各个环节的定价也都离不开期货市场,可以说,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真正融为一体,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利用。而在国内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上,期货市场的渗透力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这使得国内市场的期现货价格常常大幅背离,期货价格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适应游戏规则,参与全球定价权竞争,还缺很多

将于本月22日上市的大商所2号黄大豆合约是中国朝着国际定价体系迈进的一个长足进步。但是归根结底,合约品种交割范围的扩大仅仅是"定价权"整个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中粮期货专家韩奇志谈到这个问题时就表示:要让"中国价格"真正发挥作用,缺的东西还很多,如市场开放程度、生产商的经济意识、市场参与者的结构、规则的问题、防范风险的机制……,很多。

相关:

现货市场中的基差定价:

现货市场中的基差定价是指经现货买卖双方同意,以一方当事人选定的某月份期货价格作为计价基础,以高于或低于该期货价格若干金额来买卖现货,买卖双方不理会现货价格的涨跌变化,而直接以双方商定的基差来进行交易。

目前,美国贸易商向国外油厂出口大豆时,大多用基差定价方式,即大豆进口价格=CNF升贴水价格+交货期内某一天的CBOT大豆期货价格。CNF(运费在内价)升贴水由美国贸易商报出,是国外到货港价格与CBOT期货价格之间的基差,该基差取决于美国现货收购市场的紧张程度、海运费、贸易商的经营利润等因素。

国内大豆进口成本=(CBOT大豆价格+综合基差)*汇率*(1+增值税税率)*(1+关税税率)+杂费

国内精铜进口成本=(LME三月期价格+/-现货升贴水+到岸升贴水)*汇率*(1+增值税税率)*(1+关税税率)+杂费

CBOT、LME、NYMEX简介:

CBOT:芝加哥期货(CBOT, Chicago Board of Trade)是当前世界上交易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19世纪初期,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谷物集散地,随着谷物交易的不断集中和远期交易方式的发展,1848年,由82位谷物交易商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该成立后,对交易规则不断加以完善,于1865年用标准的期货合约取代了远期合同,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芝加哥期货除厂提供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期货交易外,还为中、长期美国债券、股票指数、市政债券指数、黄金和白银等商品提供期货交易市场,并提供农产品、金融及金属的期权交易。芝加哥期货的玉米、大豆、小麦等品种的期货价格,不仅成为美国农业生产、加上的重要参考价格,而且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权威价格。

LME:伦敦金属(LME, London Metal Exchange)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伦敦金属的价格和库存对世界范围的有色金属生产和销售有着重要的影响。在19世纪中期,英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和铜的生产国/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需求不断增长,英国又迫切地需要从国外的矿山大量进口工业原料。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穿越大洋运送矿砂的货轮抵达时间没有规律,所以金属的价格起伏波动很大,金属商人和消费者要面对巨大的风险,1877年、一些金属交易商人成立了伦敦金属并建立了规范化的交易方式。从本世纪初起,伦敦金属开始公开发布其成交价格并被广泛作为世界金属贸易的某准价格。目前世界上全部铜生产量的70%是按照LME公布的正式牌价为基准进行贸易的。其年交易量达两万多亿美元,年资金周转多于两百万兆美元。

NYMEX:纽约商业(NYMEX, New York Mercandile Exchange)是世界上最大的实物商品期货,提供能源与金属期货期权合约的交易,并为场外能源产品交易提供清算服务。通过公开人工竟价交易与电子撮合交易系统的结合,在全天24小时内交易原油、石油产品、天然气、煤、电力、金、银、铜、铝、铂系金属等一系列合约。NYMEX上市交易的WTI(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合约价格是全球石油的基准价格。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天然气,2015年,俄罗斯天然气储量30多万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产量5700亿立方米。欧洲国家,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量稳定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2016年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增加了12.5%,达1783亿立方米,占全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的40%左右。2017年上半年,俄罗斯对欧洲出口达到了957亿立方米。

今年对欧洲的超负荷供应

俄罗斯的气源,对于欧洲来说永远时主要战场,俄天然气工业集团副总裁玛尔克洛夫当天在圣彼得堡出席国际研讨会时表示,俄罗斯正通过“北溪1号”向欧盟超负荷供应天然气,超过管道设计量10%,达到了达1.647亿立方米/天。预计2019年“北溪2号”开通后,将有能力充分满足欧洲大陆的全部用气需求。此前,该集团总裁米勒曾表示,今年有望达到1900亿立方米,创下的对欧供气纪录。

受供需影响,不断上涨的天然气价格

随着冬季的来临,各国增加了天然气的需求,面对持续火爆的天然气市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预计其平均欧洲天然气出口价到今年年底前将达到每1000立方米190美元。

由于是卖方市场,俄罗斯在天然气出口上具有很强的定价权。俄罗斯在输欧天然气的定价上面,哪个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程度越高,气价就越贵。许多欧洲国家都在气价上受着俄国的不同制约。

俄气副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认为这个价格展示了俄罗斯天然气尤其对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的竞争力。美国LNG运输到欧洲的成本较高。到2017年6月,美国输中东欧天然气价格大约在每百万英热单位7美元左右,而欧洲天然气交易价格一般为每百万英热单位5-6美元。因此,俄国天然气虽然涨价,但目前价格来看,还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梅德韦杰夫近期还表示,俄气已通过液化天然气交付开始向欧洲那些其无法通过管道抵达的国家(例如西班牙)供应天然气,俄气今年出口欧洲和土耳其的管道天然气将达到新的创纪录的出口水平。

新的供气基地不断建设

俄罗斯凭借着丰富的天然气,还在不断的建设出口设施,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公司诺瓦泰克(NOVATEK)近期正式启动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厂进行供气。

这个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丝绸之路基金参与的项目位于北极圈亚马尔半岛上,是俄罗斯的第二个LNG厂,亚马尔设施在满负荷生产时将能年产1650万吨LNG,这些LNG产量将运往欧洲和亚洲。诺瓦泰克的一名发言人说,公司打算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投产这个LNG厂。

欧洲多方面寻找天然气市场出路

多年来,自从欧洲开始使用俄罗斯天然气以来,气价不断上涨,俄方拥有气源,占有绝对优势,。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价格因各地区消费者不同而有区别。俄罗斯把天然气价格分为三个层次:俄罗斯本土、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以及欧洲国家。目前,欧洲国家的价格几乎是俄罗斯本土的两倍。尤其是寒冬来临,给欧洲中断天然气,简直是俄罗斯与欧洲国家斡旋的必杀筹码,因此经常威胁要重开谈判进行提价,使得中东欧对于现状也是不满又无可奈何。立陶宛对俄气的依赖曾达到100%,德国虽是俄气的欧洲第一大进口国,但是它对俄气的依赖程度只有27%,匈牙利85%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消费天然气的90%以上来自俄罗斯。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国家为了摆脱俄罗斯的绝对控制,纷纷外部寻找出路,寻找更多的天然气来源。20世纪40年代,俄罗斯天然气已经开始输入波兰,波兰超过71%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为了摆脱束缚,近日波兰油气公司已经和美国CentricaLNG签署了一份长达五年的协议,将从美国钱尼尔能源公司的SabinePass终端购买液化天然气(LNG)。将于明年开始实施,该协议是CentricaLNG首个中期LNG供应协议,同时也是美国天然气首个在中东欧的中期LNG合同,具有标杆的意义。波兰与很多邻国主要依赖于来自于俄罗斯的管输天然气供应。虽然俄罗斯供应的天然气比通过大西洋运输的LNG价格便宜很多,甚至有大胆人估计价格都有可能翻倍,但是波兰和其它欧洲国家希望多元化天然气供应来源,以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同时可以抑制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

但目前要想彻底取代俄罗斯的供气地位还不太现实,拥有目前世界最大天然气储量的伊朗由于刚刚解除制裁,大量修建可供天然气运输的管道不太现实,美国的LNG主要出口设备需要在2020-2021年之间才能陆续完工,估计至少需要到2020年,来自美国的天然气才会真正在一定程度上对俄罗斯输欧天然气产生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