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天然气供需形势分析

2.天然气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咋样?

3.世界天然气储量最大的六个国家,中国上榜了吗?

4.世界能源市场新变化

5.乱套!美国局地天然气价逼近0,欧洲也大跌,要变天?没那么简单

全球天然气价格预测_全球天然气价格预测表

北美、亚太地区和欧洲是世界主要油气消费区。多年来,美国油气消费居全球之首。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为非洲、亚太地区和中南美洲。199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占40.57%,天然气占24.19%。预计到2020年,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油气产量都将出现下降,而油气消费又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因此世界油气供需地区不平衡性将进一步加强。国际油价的长期趋势将随石油供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一、世界油气消费现状及消费结构

油气消费现状

北美、亚太和欧洲是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区。据英国BP《2003年6月世界能源统计述评》显示:2002年全球石油消费为35.22亿吨,其中北美洲为10.65亿吨,中南美洲为2.15亿吨,欧洲和欧亚为9.25亿吨,亚太地区为9.92亿吨,中东为2.07亿吨,上述各地区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见图4-8。2002年美国为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大国,消费量为8.94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5.4%。中国石油消费量为2.46亿吨,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图4-8 2002年世界各地区石油消费量分布图

天然气是世界上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矿产。2002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为25355亿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了2.8%。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比例见图4-9。北美和前苏联同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气区和消费区,美国、前苏联和日本是三大天然气消费国。

图4-9 2002年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分布图

二、油气消费结构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在1998年油气所占比重为63.8%,而1999年油气所占比重为64.8%,油气所占比重上升了1.57%。美国能源情报署对未来2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预测数据为:世界能源总的需求量年增长率为2.1%,2020年将达到300桶/日,折合油当量15×109吨/年。其中石油需求的年增长率是1.8%,其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40%下降到2020年的37%;天然气的年增长率为3.3%,其比例将从22%上升到29%。另据美国两位学者(埃克米得斯和奥利格尼)预测,202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将占到40%以上。

他们作出这种预测的依据:首先是燃料电池大量商业化应用,目前该项技术在经济上已经可行。其次是八国集团的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将取更积极的行动增加天然气的使用。第三是环境保护者的压力,天然气比石油更清洁,发热量更高。第四是国际天然气市场逐渐显露生机,欧佩克国家都对天然气给予更高的重视。第五是天然气的量广泛,其使用比石油更可行等。

据英国BP《1999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1998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是:天然气消费占2%,煤炭消费占73%,油品消费占23%,其他占2%。1988~1998年间,中国的天然气产需基本平衡。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天然气消费占4%,煤炭消费占67%,油品消费占21%,其他占8%。

三、油气消费发展趋势

世界能源的消费与经济的增长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未来世界石油用1995~2020年间1.9%的年增长率,与GDP3.1%的年增长率相比,其增长弹性值为0.6。而天然气的同期增长率为2.6%、与其相比,石油的需求增长并不大,与整个能源需求的增长率基本相同(图4-10)。由于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个地区石油需求增长情况的差别很大(见表4-5)。1995~2020年,OECD各国以0.8%的年增长率呈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现3.0%的大幅度增长形式。其中增长最大的是中国,年均增长率为4.6%,其次是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年增长率为4.2%,再其次的顺序是东亚3.6%,中南美洲为2.5%。

图4-10 能源消费取决于全球经济增长

(未来能源的消费量,单位:千万亿英制热单位)

(据国土部信息中心,2000)

表4-5 世界原油需求表

(据《国际石油经济》,2001.9)

估计非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将在2010年以后超过OECD国家,2020年以后会进一步加大差距(表4-6)。

表4-6 各地区石油需求预测 (单位:百万吨石油当量)

(据《国际石油经济》,2001.9)

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各地区和各国家对能源特别是油气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随着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世界油气供需地区性不平衡也进一步加剧。世界石油和市场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有加剧趋势。从分布看,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北美三个地区剩余石油可储量占世界的82.3%,待探明可石油占世界的72%。其中中东地区剩余石油可储量占世界的64%,待探明可石油占世界的25%。2010年以后欧佩克在世界石油产量中所占份额将由目前的39%增至50%以上,世界石油供应将更加依赖中东。预计未来十年内,北美、欧洲和亚太三个地区的石油产量都将出现下降,而石油消费又都将稳定增长,势必导致石油供需缺口加大,其中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油气供需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1990~2000年,亚太地区地区石油消费量年增长5.4%,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92年超过欧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2002年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可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19%,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1.17%,消费量占世界的28.1%,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本地区第一大石油消费国。未来我国石油国内供给的缺口将不断增大。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国内石油供给量将在1.77亿~1.95亿吨;2001年至2010年,平均增长率将在1.08%~1.81%。但国内石油需求量在不断增长。到2010年,国内需求短缺约1.17亿~1.42亿吨,需要从国外进口。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00年度国际能源展望》预测,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在未来20年内,天然气将是一次能源中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预计世界天然气的年均消费增长速度将达3.1%,2010年和202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达3.49万亿立方和4.72万亿立方米(刘增洁,2001)。

21世纪中国天然气将进入新的发展期。2002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301亿立方米,占世界消费量的1.2%。在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中仅次于日本和印度尼西亚。未来中国对天然气的消费将会不断增长,因为这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缓解石油供应的压力。

年天然气供需形势分析

据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8》预测,从2006年至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从117.3亿吨油当量增长到了170.1多亿吨油当量,增长了45%,平均每年增长1.6%。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率比《世界能源展望2007》预测的要低一些,主要是由于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和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 OECD 国家)。到2030年化石燃料占世界一次能源构成的80%,比目前略低一些。虽然从绝对值上来看,煤炭需求的增长超过任何其它燃料,但石油仍是最主要的燃料。据估计,2006年城市的能源消耗达79 亿吨油当量,占全球能源总消耗量的三分之二,这一比例将会在2030年上升至四分之三。

由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在2006年至2030年期间,其一次能源需求的增长将占世界一次能源总需求增长量的一半以上。中东国家占全球增长量的11%,增强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能源需求中心的地位。总的来说,非经合组织(Non-OECD)国家占总增长量的87%。因此,它们占世界一次能源需求比例从51%上升至62%,它们的能源消费量超过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2005年的消费量。

全球石油需求(生物燃料除外)平均每年上升1% ,从2007年8500万桶/日增加到2030年1.06亿桶/日。然而,其占世界能源消费的份额从34%下降到30%。与去年的《展望》相比,2030年石油需求有所下调,下降了1000万桶/日,这主要反映了较高的价格和略为放缓的GDP增长以及去年以来实行的新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所有预测中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长都主要源于非经合组织(Non-OECD)国家(4/5以上的增长量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石油需求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非运输行业石油需求的减少。全球天然气需求的增长更加迅速,以1.8 %的速度递增,在能源需求总额中所占比例微略上升至22%。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大部分来自发电行业。世界煤炭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2%,其在全球能源需求量中的份额从2006年的26 %攀升至2030年的29%。其中,全球煤炭消费增加的85%,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电力行业。在《展望》预测期内,核电在一次能源需求中所占比例略有下降,从目前的6% 下降到2030年的5%(其发电量比例从15%下降到10%),这与我们不期待在此情景中改变其政策的惯例是一致的 ,虽然最近对核电的兴趣有了复苏的迹象。尽管如此,除经合组织欧洲区外,世界主要地区的核发电量将在绝对值上有所增长。

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将于2010年后不久超过天然气,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燃料。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随着技术的成熟应用而降低,设化石燃料的价格上涨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为可再生能源行业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摆脱依赖于补贴的局面,并推动新兴技术进入主流。在本期预测中,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和海浪能等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除外)的增长速度为7.2%,超过任何其它能源的全球年均增长速度。电力行业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占大部分的增长。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1%增长到2030年的4%。尽管水电产量增加,但其电力的份额下降两个百分点至14%。经合组织(OECD)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量超过化石燃料和核发电量增长的总和。

天然气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咋样?

一、国内外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状况

截至2009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187.49万亿立方米(表1),比上年增长1.0%。按当前开水平,世界天然气剩余储量可供开年限为62.8年。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中东地区。按地区来说,中东是世界上天然气最丰富的地区,拥有76.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40.6%。从国度来看,俄罗斯天然气探明储量为44.3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23.7%,居世界第一位;伊朗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9.6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5.8%,居第二位;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为25.3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13.5%,排名第三位。以上三国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53.0%(图1)。同时,根据2009年度各国生产量计算,俄罗斯的剩余可年限为84.1年,是主要天然气国中剩余可年限最长的。已有数据显示,目前世界天然气储量基本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不大,近10年的平均年增幅不超过3.0%。

图1 2009年世界天然气探明可储量分布

表1 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储量分布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7

(二)我国天然气状况

截至2009年底,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为3.7万亿立方米(其中,剩余经济可储量为2.8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8%。天然气出量840.7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3861.6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主要来源于中石油长庆苏里格(1127亿立方米)、中石油塔里木塔中Ⅰ号(888亿立方米)、中石油西南合川(501亿立方米)、中石化西南新场(484亿立方米)、中海油深圳荔湾3-1(344亿立方米)和中石化华北公司大牛地(111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保持较稳定的增长态势,2009年度比上年增长8.8%。但我国天然气储量具有分布不均匀、品质不理想的特点,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表2;图2)。

2009年度全国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研究

图2 2009年我国天然气剩余经济可储量分布

表2 2009年我国天然气储量分布单位:亿立方米

图3 2000~2009年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变化

我国天然气开发在近几年一直处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天然气的勘探投入逐年增加,并不断发现新的储量,2009年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比上年增长8.8%(图3)。从现有的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天然气的储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一方面,我国天然气的勘查程度低,还有很大的勘查前景;另一方面,我国能源需求的潜力巨大,而且在油气体系内部,石油缺口大,天然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缺口,同时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其本身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二、国内外生产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生产状况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天然气产量出现下降趋势,总产量约为2.99万亿立方米,同比减少2.4%。美国和俄罗斯仍然是主要天然气生产国,2009年两国的天然气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7.5%。但俄罗斯在2009年度的产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高达12.3%,而美国仍有3.3%的上涨幅度。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是天然气输出大户,境外需求占其总需求的比重较大,因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境外需求乏力,导致国内产量下滑。而美国的天然气供应部分需要依靠进口,所以国内天然气产量受影响较小。另外,在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国家是伊朗和卡塔尔,分别达到12.8%和16.0%(表3)。

表3 2004~2009年世界天然气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从区域上看,中东和亚太地区仍为主要增长区域,2009年度中东地区天然气产量达到407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5%;亚太地区产量为438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2%,增长点主要来源于印度和澳大利亚,两国分别增长28.9%和11.0%。

(二)我国天然气生产状况

我国天然气产量一直保持增长的势头,200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830亿立方米(表4;图4),同比增长7.7%。从地区分布看,我国天然气产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数据显示,中国石油集团的长庆、塔里木和西南三大气田(企业)为天然气主要供应地,合计占全国总量的62.7%,而且国内天然气产量80%以上集中在中国石油集团,2009年度中国石油集团天然气产量共有683.2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0.7%。另外,中国石化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各有83.28亿立方米和74.77亿立方米的产量。

表4 2004~2009年我国天然气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注:“全国合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略有出入。

图4 2000~2009年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变化

从近几年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看,我国各地区表现不一。在2009年,三大产地之一的长庆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增长31.8%,连续几年保持高增长态势;另外塔里木气田也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但2009年的增长幅度放缓,只有4.1%;排名第三位的西南气田,近几年产量基本保持稳定,2009年有小幅增长(1.3%)。而其他生产地区产量相对较小,部分气田(企业)已呈逐年减产的态势。从全国的产量变化趋势上观察,近几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增幅在逐年放缓,已从2005年的21.9%下降到2009年的7.71%。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消费状况

2009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940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3%。在此前的2001~2008年中,世界天然气消费量保持增长的态势,平均增幅2.78%。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仍为美国,2009年消费天然气6466亿立方米,比上年略有下降。俄罗斯作为天然气生产大国,其本国消费也有3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排名第三位的国家是伊朗,2009年消费量为1317亿立方米,增长幅度较大,达10.4%(表5)。

表5 近年世界天然气消费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从区域上看,欧亚大陆和北美是全球两个主要天然气消费地区,2009年各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5.9%和27.8%。但因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比上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6.8%和1.2%)。而亚太和中东地区仍保持增长势头,比上年分别增长了3.4%和4.4%。

(二)我国天然气消费状况

2009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874亿立方米,增长8.3%。加上国内经济继续保持稳健的步伐,能源消费需求也将不断攀升,作为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消费量也将进一步增加。“九五”期间,天然气的消费增长量是101.7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9.57%;“十五”期间消费增长量已高达246.4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高达12.91%。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占全部消费量的65.4%,这个巨大的消费量主要由其下的制造行业产生,达到337.92亿立方米。其次是掘业,达到109.67亿立方米,但从发展趋势看,掘业在消费中所占比重已在减少。除工业部门外,生活消费领域也有170.12亿立方米的消费量,同比出现很大幅度增长(27.54%)(表6)。从天然气消费领域的比重上分析得出,除建筑业消费比重在降低,其他领域的消费量都在增长。从消费地区结构上看,我国天然气消费以产地消费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南、东北、西北地区,即四川、黑龙江、辽宁、新疆,占全国消费量的80%以上。目前,随着管道建设的开展,北京、天津、重庆、成都、沈阳、郑州和西安等许多大中城市都用上了管道天然气。

表6 2003~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单位:亿立方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8

人均消费量稳步提高,但消费量依然很少,2008年,人均消费量为12.8立方米(中国统计年鉴),比上年增长17.43%。同时,我国天然气总消费量在世界上所占份额也很少,与我国众多的人口极不相称。2009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天然气总消费量的3.0%(BP数据),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四、国内外贸易状况

(一)国际天然气贸易状况

2009年,全球天然气贸易创历史新高,贸易总量高达8765.4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分别为6337.7亿立方米和2427.7亿立方米。LNG贸易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亚洲增长潜力最大,贸易量达1522.7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贸易依然以欧洲地区为主,2009年其贸易量为4443.8亿立方米,占管道天然气贸易总量的70.1%。

2009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排名世界前三位的LNG进口国日本、韩国和西班牙,贸易量都有6.0%左右的下降幅度,但其合计进口量仍超过全球进口总量的60%。美国经过2008年的低谷后,LNG进口量开始回升。增长势头较好的国家是印度、中国和英国,中国和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近年对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有增长的势头;英国作为西欧大经济体,国内能源供应不足,能源进口的压力长期存在,发展LNG进口可能是其一个重要选择(表7)。

表7 2004~2009年世界LNG主要进口/入境国家和地区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在管道天然气贸易进口方面,2009年进口量最多的是美国、德国和意大利,分别达到930.3亿立方米、888.2亿立方米和664.1亿立方米,三个国家合计占全球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的39%。另外,法国、俄罗斯和英国都有300亿立方米以上的进口量。年度增幅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和阿联酋,分别达到24.8%和12.0%。在2009年,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国家是美国、意大利、英国、土耳其和比利时,降幅都在10%以上,其中,比利时下降幅度高达17.8%(表8)。

表8 2004~2009年世界管道天然气主要进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管道天然气出口方面,俄罗斯依然是最大的出口国,在2009年达到1764.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3%,占管道天然气出口总量的27.8%。其次是挪威和加拿大,分别有957.2亿立方米和922.4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加拿大近年来出口量一直在1000亿立方米左右,2009年比上年下降10.6%。而挪威的出口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另外,2009年荷兰、阿尔及利亚和美国分别有496.7亿立方米、317.7亿立方米和294.6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分别排在世界的第五、第六、第七位。土库曼斯坦正在实施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出口势头发展较好,在2009年度管道天然气出口已达到167.3亿立方米,增幅较大(表9)。

在LNG出口方面,2009年全球出口总量是2427.7亿立方米,与管道天然气出口趋势一样,LNG的全球出口量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年度增幅达7.2%。在2009年世界LNG出口中,卡塔尔的出口量最大,达到494.4亿立方米,增幅也最大,高达24.6%。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LNG出口量分别达到295.3亿立方米和260.0亿立方米,分别居二、三位,但是从出口发展趋势看,两国未来增长空间较小,印度尼西亚基本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LNG出口国受到较大的影响,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尼日利亚,降幅高达22.2%(表10)。

表9 2004~2009年世界管道天然气主要出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表10 近年世界LNG主要出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二)国内天然气进出口贸易状况

2009年,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简称液化石油气,下同)进口量达969万吨,比2008年增长63.0%;进口金额为约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4%;减去出口317万吨,2009年我国液化石油气净进口652万吨。我国石油气主要以进口为主,在近十几年,只有19年出现了净进负值,主要是由于1996年经济泡沫的影响,此后几年中净进口量总体上保持增长的势头(表11)。近几年我国LNG进口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2006年我国首批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进入广东省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2007年广东LNG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年我国进口LNG291万吨,是2006年进口量的3倍多,其中248万吨为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项目的长期合同供货,约占进口总量的85%,平均价格为206.16美元/吨。2009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达553万吨,同比增长65.8%,进口金额为12.87亿美元,同比增长38.2%。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中有49%来自进口,其中39%将来自液化天然气进口,10%来自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管道天然气进口。

出口方面,2009年,我国天然气出口232.5万吨,比上年下降1.1%,出口金额近5亿美元,同比增长4.3%。

表11 2006~2009年我国石油气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6~2009从进口国度上看,我国2009年石油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是澳大利亚、伊朗、卡塔尔、马来西亚和阿联酋,从以上5个国家进口的量占进口总量的77.5%(表12);澳大利亚是我国石油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进口量达到38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9.7%,比上年增长36.0%;卡塔尔是我国石油气进口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2009年的进口量比上年增长323%;俄罗斯则实现了零的突破,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科威特则出现逐年下降的态势,2009年从其进口26万吨,比上年减少49.0%。

从进口的区域看,除了澳大利亚这个最大进口源以外,其他具有重要地位的进口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等地,亚洲的主要进口对象为印度尼西亚。从进口的对外依存度上评估,澳大利亚所占比例过重,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其他地区的进口量,以降低对外进口集中度,降低供应风险。根据目前的进口区域分布情况,我国应加强与这些地区的政治外交,扩大与中东和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并结合国内LNG接收站的建设发展,逐步分散进口区域,降低风险。

表12 2006~2009年我国石油气进口主要来源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6~2009

五、天然气价格走势分析

1990~2009年,世界LNG价格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图5)。2008年,国际天然气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之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天然气贸易受到冲击,价格回落,回归到理性水平。以日本LNG到岸价格为例,2009年为9.0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随着2010年全球经济回暖,未来LNG进口价格将会保持增长势头。

图5 ~2009年日本LNG到岸价格

2009年,管道天然气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全球四大天然气交易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其交易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加拿大的亚伯达和美国的亨利中心价格下降幅度最大,基本回到2003年的水平。相比之下,欧盟的到岸价格下降幅度稍小些,主要是因为欧盟地区是天然气进口大户,缺口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价格基本面(图6)。

图6 ~2009年世界天然气价格

我国天然气行业现行的定价政策以成本加成法为基础。随着天然气行业的不断发展,根据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现状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天然气定价政策几经调整,基本呈现出在监管下市场定价的基本特征,从考虑天然气生产企业成本水平,又适当考虑市场用户承受能力的角度出发,我国天然气行业现行定价政策被概括表述为:以成本加成法为基础,适当考虑市场需求的定价方法,出厂价为定价,天然气管道输送价格为指导价并取老线老价、新线新价的定价政策。为了改变现有价格体系,已着手开展天然气定价改革,改革方向是与国际接轨。

六、结论

(一)世界天然气供需趋势

世界天然气的供应,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基本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趋势。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天然气探明储量的不断增加,又给天然气供应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1990年,世界天然气供应量只有19918亿立方米,到2008年供应量已达到30607亿立方米,增长53.7%,虽然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供应量有所下滑,但未来仍呈增长态势。同时,在当前石油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促使天然气在21世纪充当重要能源角色,使其供应量持续增长。

在需求方面,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天然气因其具有洁净、环保等优势,需求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成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角色。1990年,世界天然气需求量只有19817亿立方米,到2009年已达到29403亿立方米。

在供需平衡上,天然气一直较为平衡,例如,2009年世界天然气有466亿立方米富余量。预计未来几年内,天然气的供需依然能保持平衡。

(二)我国天然气供需趋势

近几年,我国天然气的供应能力有所加强,天然气的生产量和进口量都在不断增加,2001~2009年,供应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3.34%,增长势头较好。在需求方面,我国天然气近几年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2001~2009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24%,2009年达到880亿立方米。

从近10年的进出口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气净进口量在不断扩大,进口方式有了扩充,特别是LNG进口有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LNG进口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与境外合作进入新的阶段,2009年度我国LNG进口553万吨,同比增长65.8%。管道天然气进口也取得了突破,2009年12月14日,我国首条跨国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投产,引自土库曼斯坦等国的天然气将达300亿立方米/年。

天然气消费区域继续扩大。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的天然气管道长度达3.8万千米,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西段)以及陕京线、忠武线等管道为骨干,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为联络线的国家级基干输气管网;同时,江苏LNG和大连LNG项目进展顺利,浙江LNG项目获国家核准,进口LNG不断落实,形成了天然气供应的新格局,天然气消费市场扩展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从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发展趋势看,我国天然气依靠本国生产供应的压力较大,必须结合进口及境外开等方式,来保障我国天然气的供应平衡与市场稳定。从进口的源头与方式上看,我国在近几年有了新的突破,管道进口方面,与俄罗斯和中亚等国有了新的协议与合作,LNG进口方面,沿海地区接收站点建设步伐较快,发展势头良好,相信在未来的能源供应格局上可以起到促进全局合理化的作用,一方面拓宽沿海城市的供应方式,另一方面缓解远途管道供应的压力。

(余良晖)

世界天然气储量最大的六个国家,中国上榜了吗?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近年来,随着世界天然气产业的迅猛发展,液化天然气(LNG)已成为国际天然气贸易的重要部分。与十年前相比,世界LNG贸易量增长了一倍,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13年国际市场上LNG的贸易量将占到天然气总贸易量的36%,到2020年将达到天然气贸易量的40%,占天然气消费量的15%。至202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将继续以年2%-3%的增长率增长,而LNG在天然气贸易市场中所占份额也将逐步增大,达到8%的年增长率。

LNG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发展势头如此强劲,地位越来越重要,这都得益于世界LN6应用技术的发展。世界上普遍认为:液化天然气工业是当代天然气工业的一场革命,其发展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从液化,储存,运输,汽化到终端利用的一整套完整的工艺技术和装备。LNG是天然气的一种储存和运输形式,其广泛使用有利于边远天然气的回收和储存,有利于天然气远距离运输,有利于天然气使用中的调峰和开拓市场,以及扩展天然气的利用形式。

国内液化天然气行业报告发布 

《2014-2018年中国液化天然气船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14-2020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我国早在六十年代,国家科委就制订了LNG发展规划,六十年代中期完成了工业性试验。四川石油管理局威远化工厂拥有国内最早的天然气深冷分离及液化的工业生产装置,除生产He外,还生产LNG。进入九十年代,我国进一步开始了液化天然气技术的实践,中科院低温中心联合有关企业,分别在四川和吉林研究建成了两台液化天然气装置,一台容量为每小时生产0.3方LNG,用自身压力膨胀制冷循环,一台容量为每小时生产O.5方LNG,用氮气膨胀闭式制冷循环。与国外情况不同的是,国内天然气液化的研究都是以小型液化工艺为目标。 

 

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在液化天然气技术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国外技术,第一台事故调峰型天然气液化装置于2000年在上海浦东建成,第一台商业化的天然气液化装置于2001年在中原油田建成。这标志着,在引进国外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基础上,国内天然气液化应用技术开始全面推开,随后在新疆,四川等地相继有多个LNG工厂建成投产,促使我国天然气从液化,储存,运输,到终端使用的LNG应用技术的全面发展。

从2001年中原油田建成的第一套商业化天然气液化装置开始,到目前近十年的时间,我国LNG应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立起了涉及天然气液化,储存,运输,汽化和终端使用,以及配套装备各个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LNG产业,成为了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  

前期的工厂大都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与国内技术相结合完成,中原天然气液化装置由法国索菲燃气公司设计,使用丙烷和乙烯为制冷剂的复叠式制冷循环。新疆广汇天然气液化装置由德国林德公司设计,用混合制冷剂循环。而国内已建和拟建的中小型LNG液化工厂,其液化设备除主要设备外基本以国产设备为主,配套国产化设备已达到60%。

近年来,随着多套小型液化装置的建设,我国已完全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LNG生产装置。2009年10月,由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的宁夏30万方/天天然气液化装置在银川开发区正式开车成功。该套装置用带制冷机预冷的氮、甲烷混合介质膨胀制冷工艺流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完全国产化的天然气液化装直。

 

在LNG储运方面,我国在低温液体储罐领域,如液氧、液氮、乙烯储罐,国内已有成熟的设计、建造技术。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吸收外国设计,建造储罐的先进技术,近年来自主开发了(400、6000)方的低温液体储罐,目前已建成该类储罐上百台,其中2000方以上储罐20多台。在国内主要有堆积绝热和真空粉末绝热两种类型的LNG储槽,容积从30方、100方、150方、700方(组合)不等。而结构形式有立式和卧式两种。根据目前国内大型低温LNG储罐设计、建造技术现状,我国30000方以下的LNG储罐实现自主设计、建造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世界能源市场新变化

NO.1 俄罗斯

俄罗斯是全球天然气强国,据英国石油公司2021年的报告显示,俄罗斯天然气储量达37万亿m3,占全球探明储量的28%,在世界能源强国中位居第一。

除了传统的油气产地,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中部的克拉斯诺雅斯科边疆区、南部的伊尔库茨克州以及位于俄远东地区的萨哈林岛也发现了巨大的天然气储量。自20世纪60年代起,俄罗斯便开始出口天然气,油气出口为俄罗斯经济复苏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NO.2 伊朗

伊朗天然气储量排在世界第二位,经济以石油出口为主。根据BP数据,2020年底伊朗石油探明储量为1578亿桶,产量为460万桶/日,位居世界第4位,是除沙特外OPEC最大石油输出国。

2020年底,天然气探明储量为3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17.1%,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俄罗斯。伊朗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作为波斯湾的唯一出海口,霍尔木兹海峡承担着全球近40%的石油供应,有世界油阀之称。

NO.3 卡塔尔

卡塔尔是一个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湾西海岸中部的半岛国家,凭借石油、天然气的优势和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已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卡塔尔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在地区内积极发挥作用。2017年“断交危机”和2018年卡塔尔宣布于次年退出石油输出国组织便是周边国家和卡塔尔应对中东变局的重要回应。虽然卡塔尔受到“断交危机”的影响,但因其天然气产业的强势发展和开拓国际市场,使其在世界能源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NO.4 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斯坦的国土上,有80%的面积都埋藏着珍贵的,而天然气的储量更是极度丰富,拥有多个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主要位于该国东南部的阿姆河盆地、南部的穆尔加布盆地和该国西部的南里海盆地,总储量达到25亿立方米仅仅居于伊朗,俄罗斯和卡塔尔三国之后,位居世界第四。

而著名的“地狱之门”,就是苏联时期,一处不慎被点燃的天然气井,这口直径达到70多米的气井,直到5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熊熊燃烧

NO.5 美国

尽管美国天然气储量不是第一,但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却是第一。由于页岩革命的爆发,美国已经超越俄罗斯,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天然气产量国。在2015年,美国天然气年产量达到7673亿方,约占世界总天然气产量的22%。美国有50%以上的天然气产量都来自页岩气。

在2016年底,美国已经变成天然气净出口国,生产的天然气已多到用不完,而且价格便宜。在2020年,低价格导致许多运营商下调其探明储量估计,并缩减新井的开发。2021年更高的天然气价格将可能导致2021年更多的天然气探明储量。

NO.6 中国

我国天然气主要是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地39%到43.2%,陆地上62个地区的天然气储量为39.5万亿立方米。其中,78%集中在四川,还有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省,而10个海上盆地天然气的储量为8.14万立方米,占总量的21.4%。这些天然气储量,大多数集中在南海和东海海域。

在我国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及大盆地,依次为渤海湾、四川,还有松辽、准格尔、塔里木,还有渤海、鄂尔多斯中国占据着世界上最大的页岩气,但是目前只能开发出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为页岩气本身已经很难开发,而在中国更难,中国的页岩气储量普遍埋藏较深,且多在山区。

乱套!美国局地天然气价逼近0,欧洲也大跌,要变天?没那么简单

随着油气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型能源被开发的可能性不断扩大,新型的能源品种不断增多,致使世界能源市场产生了许多的变革。

1.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出现了“蝴蝶效应”

在美国的“油气独立”、“自给自足,摆脱依赖,摆脱石油的桎梏”宗旨指导下,美国的煤电、气电装机容量规划富余量大,致使能源供应一直处于低价位形式:同时构建了一个有效的价格互补系统。即气价下降时,大力使用天然气发电,使得气电价下降;气价上升时,使用煤发电,煤电价提高来弥补下降时的利润空缺。同时,为了甩掉能源进口的包袱,早在19世纪20年代(1821年)就已经研发、开页岩气,直到今天其开和实用技术不断成熟。因此才有了今天的革命的实现,出现今天为国家安全、利益起到保护贡献这个局面。

2005年至2010年间,美国页岩气的生产量以年均约47.7%的速度递增。2007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占天然气总产量的比例为12%。E I A预测,到2030年,美国的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占天然气总产量的55%。2012年美国的油气年产量达到200×104桶,实现了页岩气、页岩油产量占其五分之一的量。其中,页岩气的产量约为2320×108m3的生产量,约占美国全年天然气产量的34%,推动了美国油气能源自给自足的进程。预计,2013年可能会达到50%以上。由此使得美国的油气对外依存度降到了53%,成本降低了约80%,价格优势尤其明显,这使得美国的制造业等成本下降。也导致了全球能源格局供给向西转移,需求向东转移的局面。

出现这个结果和局面,有人认为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能源独立的指导思想推动了美国页岩气开发技术的发展;二是国家税收制度的倾斜;三是依据法律体系保护发展壮大市场,包括技术开发体系、投资体系。这些作用实现了国家战略通道的贯通。

2.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使得油气能源产品竞争格局发生改变

由于环境保护的需求,阻止全球气温的上升,尤其是近年的目标之一,把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以内。那么必须实现碳排放的减少,因此天然气将会成为许多国家的动力能源首选的产品。这可能会动摇持续了近100年的石油时代的地位。这个结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页岩气的技术革命,给世界带来了一种丰富、廉价的天然气产品。

BP公司的2013年度能源展望报告认为,到2035年,欧盟的石油消费量将降至196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天然气将超过石油而成为经合组织国家的主要能源,进口依赖度由目前的66%升至84%。这将使欧洲更加依赖从俄罗斯的进口,通过输气管道进入欧洲的天然气比例将从目前的37%升至51%。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相对便宜的页岩气生产过剩引发的。那时页岩气将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23%,页岩气产量的持续飙升使得天然气消费增加的预期成为可能[46]。

3.油气生产供应主要国家的国际战略取向在发生新的变化

由于近年来世界围绕的获取而使得许多国家内外部摩擦不断出现,的供给安全问题越发显得重要。因此,无论是油气输出国,还是油气输入国都更加关注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除了长期受此困扰的欧佩克成员国以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等国也因此更加关注本国利益的最大化问题。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目前仍居世界前列,油气开已居世界第一。而且在它的经济组成中,石油经济占了较大部分,在人民生活中的比例也很大。俄罗斯的油气品种多样化,并积极参与世界油气市场活动规则的制定等。

俄罗斯认为,对油气行业影响较大的因素是诸多的。例如虚拟经济、新能源的开发等对油气经济的冲击比较大。但是虚拟经济的发展,无论如何是无法完全摆脱油气的。从长远看,新能源开发会对传统的油气行业产生很大的冲击,但目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例如,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转换率欧洲约为22%,这远没有达到尤其是油气发电电站的转换率。

新能源生产大国的出现将会对俄罗斯在世界油气市场上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俄罗斯在世界的话语权。例如美国的“页岩气革命”,认为对此“不能高枕无忧”;加拿大在北美的天然气开发与生产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征。这些都会对俄罗斯的天然气在世界市场的地位造成挑战。

因此,俄罗斯制定了国家层面的油气市场发展战略,包括近期发展、中长期发展和远期发展。不仅关注国内油气市场的良性发展,也在不断地追求国际油气市场的拓展。在俄罗斯国内,能源市场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同时也注意供应商、购买者和间的协商联动机制对其价格的稳定作用;同时注意对待国际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例如,利用包括油气投资、油气勘探和开智能技术的使用、出口油气勘探开或冶炼成套设备等;并注重扩大油气的加工业,利用税收改革等刺激油气工业和贸易等,以保证目前俄罗斯目前油气出口发展趋势。

加拿大长期以来都是美国的天然气供应国。其价格低廉的天然气供应、满足了美国的需求。目前亚洲经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亚洲能源市场需求看涨,因此密切关注并对此产生了抓住市场机遇、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欲望,尤其是中国能源市场的供需平衡矛盾问题,引起了加拿大油气公司的看好。

土库曼斯坦一直是将天然气以约90美元/km3的价格卖给俄罗斯,俄罗斯再以250~300美元/km3价格卖给欧洲。所以贸易摩擦不断。中国要想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就要以不高于俄罗斯的价格,而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也不想高于从土库曼斯坦的价格。但是俄罗斯卖给欧洲的价格又很高,这就是价格问题十几年来没有解决的根源。

卡塔尔是世界天然气生产大国,由过去的年产量1000×104t发展到目前的7000×104t,并拥有22×104m3的运输船,向美国出口减量,而向欧洲出口在增加。

4.国际能源市场的“去全球化”形势初见端倪

在世界经济稳步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势力抬头,世界市场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经济联盟活动更加自由,致使“去全球化”形势初见端倪。拉美地区的油气供应地位提高已经凸显,打破了近20年前中东地区独霸的局面。

有人预计,生产格局由“一超多强”向“两超并立”方向发展。“一超”为中东地区,多强是指除中东国家以外还有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两超”即为中东海湾和北美地区。新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进一步对常规油气市场产生影响。地缘政治由单极霸权向准多极时代转变,向多级制衡发展。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因低碳经济发展思潮,旧的能源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战略指导思想正在成为世界的主流,低碳经济发展峰会影响面越加广泛。2003年2月24日英国贸工部发布了《未来能源—创建低碳经济》(即《能源白皮书》)指出,我们需要处理来自气候变化的威胁。必须解决由于英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产量减少所带来的问题。今后的20年中更替或更新大部分的能源基础设施,将使英国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净进口国,到2020年总体基础能源需求的四分之三都将依赖进口能源。将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领先开发出无损于环境的、可持续的、可靠的、具有竞争力的能源市场,这将有利于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

事实上,欧洲的能源危机从去年就已经显现,今年只不过是更上一层楼。

在欧洲的能源结构中,新能源发电占有很大比重,但去年极端天气频发,无论是风电还是水电都相继扑街,于是欧洲不得不转向依赖天然气。

到了今年,俄乌冲突爆发,欧洲为了制裁俄罗斯,决定对俄气实施制裁。

但欧洲对天然气的对外依赖度高达90%,其中有近一半的天然气来自于俄罗斯,随着制裁以及前不久北溪被炸后,欧洲的能源危机愈演愈烈。

拒绝了俄气,欧洲开始大量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而其中约有60%均流向了欧洲。

这也使得美国及欧洲天然气价格双双持续大涨。

但是近日,天然气市场却走出了一个“大意外”。

在全球天然气供需持续紧张的时候,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的二叠纪盆地的天然气价格却暴跌85%,10月24日的报价跌至0.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价格几乎接近于0。

相比之下,美国基准天然气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仍位于5.2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附近。

那为何得州这一地区的天然气价格却大跌呢?

这主要与两件事有关:一个是产量,另一个是运输。

二叠纪盆地是美国重要的油气产地,产量一直稳定,但由于长期以来管道外输能力有限,所以导致当地的天然气价格一直波动较大。

此次的价格失衡就与当地两条重要运输管道的维修和预防性维护工作有关。

而且这也并非是什么新鲜事,在2020年的时候,该地区的气价就曾出现过8次负气价的现象,而在2019年则更多,达到了20多次。

得州天然气价暴跌,而近日,欧洲部分天然气价格居然也跌至负值,这也是令市场感到十分意外的。

10月24日,欧洲天然气交易中心荷兰产权转移设施(TTF)现货交易价格一度跌至-15欧元/兆瓦时以下。

TTF是欧洲最重要的天然气交易中心,该中心交易的期货价格也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天然气价格的风向标。

当前欧洲能源危机不断升级,为何现货价格却大跌了呢?

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储气库基本已满,已经没有多余的容量来容纳液化天然气了,并且修建新的储气库需要较长的时间,短期内也无法实现有效扩容。

美国得州气价大跌,欧洲现货也跌成了负数,是否意味着天然气的危机就此缓解了呢?

显然这种观点太过于乐观了。

得州地区的大跌是一种特殊现象,与该地区的供给过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有些地方正面临天然气的极度短缺。

而欧洲面临的问题则更多。

欧洲天然气价格骤降一方面是储气库容量已满,已装不下更多的液化天然气,而另一方面,近期欧洲大部分地区迎来了温暖的天气,这也使得对天然气的消耗有所下降。

但是天气变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像今年夏季遭遇的极端高温干旱一样,令欧洲措手不及。

而根据欧洲早些时候发布的冬季天气预测显示,欧洲12月份可能有一股寒流来袭,在各国试图应对天然气供应紧张和天价能源之际,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

随着寒冬的到来,欧洲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及消化速度都将加速。

尤其在俄气中断供给的情况下,欧洲在冬季是否能持续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以补充库存则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此时的欧洲还远不能高枕无忧,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格局也仍未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