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发现哪些东西物价涨了?为啥东西在变贵?

2.为什么今年煤炭价格这么贵?

3.为什么2020年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在暴涨?

4.天然气的发电燃料是什么?

5.天然气当月连续什么意思

6.天然气加大产能,国内供气价格会下降么?

7.为什么今年煤炭价格这么贵

2020年天然气价格暴涨的原因_2020年天然气价格暴涨的原因是什么

“最近家里取暖没事,但做饭的气不够用了”,12月7日,一位保定市民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大概是从10天前开始,听说有关部门正在调气过来,但好像要一个月后才会好点。

入冬以来,天然气价格暴涨,LNG(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扬至历史新高,华北等地区的“气荒”现象此起彼伏,人们纷纷在问,中国的能源供应怎么了?

危急之下,中央有关部门重拳出手,在发改委组织各省份召开告诫会之后,环保部近日下发特急文件,提出“进入供暖季,凡属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目前,政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LNG市场开始小幅降温,来自行业机构的数据显示,12月6日的LNG全国标杆价格为7191元/吨,下跌0.73%。

多部门重拳出手,天然气价格迎拐点

12月7日,一封来自环保部《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的特急文件在网络流传。新京报记者从行业人士处确认了文件真实性。

该文件提出,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提出进入供暖季,凡属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此前,文件中涉及的京津冀、河南、山东、陕西等城市今冬都在大幅度推进煤改气。

此番煤改气政策突然生变,源于近期天然气市场的异动。

12月1日,液化天然气挂牌价创出9400元/吨的历史新高,报价者是黑龙江大庆中瑞燃气公司。公开数据显示,大庆中瑞的挂牌价比11月30日猛涨了1400元/吨。

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11月中旬以来,国内多个地区相继公布限气政策,缺气区域主要为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北方地区,天然气价格上调幅度约10%,个别地区上调幅度达15%。另外,华北地区LNG价格已在8000元/吨以上,涨幅超过60%,个别厂商报价高达9400元/吨,创历史新高。在媒体公开报道中,“气荒”一词频繁出现。

回溯近年状况,“气荒”并非首次出现。

就在2016年,由于遭遇严寒天气,北京的用气量急剧攀升,出现过一次短暂的“气荒”,不过最终有惊无险。然而,这一次,“气荒”动真格的了。

11月底,河北省决定启动全省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机制,11月28日零时起进入全省天然气供应Ⅱ级预警状态(橙色预警)。橙色预警为严重紧张状态预警,河北全省供需缺口达10%-20%,并对经济社会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正是在天然气供应紧张的背景下,环保部下发了上述文件。事实上,近期发改委、商务部也对气荒问题比较关注。日前,各地发改委已经密集召开价格告诫会试图稳定天然气市场。

比如,山西政府官网公布,省价监局近日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会议提醒告诫各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要依法诚信经营,加强价格自律,提出“六不准”,如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得达成垄断协议等。

随着多部门重拳出手,LNG价格开始应声回落。卓创数据显示,在12月1日创下7236元/吨的高点之后,LNG价格开始小幅回落,12月6日,全国LNG标杆价格下跌至7191元/吨。

突然冒出的煤改气增量

在此番气荒和国家政策出手背后,是国内天然气供应短期内出现不小缺口。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超过2300亿方,增量超过330亿方,同比增幅达到17%。这个增量和增幅,相当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刷新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消费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三大石油公司上报数据,今年,全国天然气总缺口超过113亿方,2021年缺口超过300亿方,届时,用气高峰时段每天的缺口可能就达到2亿方。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广彬认为,价格的上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天然气市场资源的供不应求。出现供不应求现状的主要矛盾是天然气上游供应不能够满足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当然,目前国内天然气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恶性竞争以及垄断经营等问题时有发生,不排除各利益相关者博弈下导致的天然气供应短缺。

对于这一缺口,国内最大天然气供应商中石油已经早有预料。

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今冬明春供应北京市、河北省的计划量为121.6亿方、50.2亿方,增幅分别为13.4%,57.9%。与去年相比,向河北省增加供应18.4亿方,主要用于锅炉煤改气、村村通改造和石家庄热电九期投产。向河北的天然气增加量占京津冀地区总体资源增量的55.2%。

但“煤改气”的快速推进还是超出了预期。

“计划之内的煤改气,基本可以得到天然气的保障,让人措手不及的是那些突然冒出来的煤改气增量”,中石油在发给记者的一份材料中表示,今年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年份,各地纷纷加大“煤改气”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地位。为实现上述目标,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就煤改气规定了量化指标,而地方政府煤改气的数量早已超过了量化指标。

2017年,河北省下达的煤改气计划为居民煤改气180万户,锅炉煤改气4500蒸吨。但实际情况是居民煤改气预计完成260万户,锅炉改造11700蒸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推行“煤改气”的主要立足点是减少环境污染,是实现雾霾治理、清洁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煤改气”的大方向是对的,而目前天然气的短缺则是当前必须克服的难题。

工业用户与居民用户“争气”

除了爆棚的煤改气,其他工业用户对天然气的“胃口”也在迅速攀升,如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今年的同比用量均超过过去3年的增量之和,出现了工业用户跟居民用户“争气”现象。

公开信息显示,天然气使用主要集中在城市燃气、发电、化工和工况企业四个领域。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城市燃气行业同比增长13%,发电行业同比增长28%,化肥化工同比增长25%,工矿企业同比增长21%。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超过2300亿方,增量超过330亿方,同比增幅达到17%。这个增量和增幅,相当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刷新了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

气荒暴露出来了储运设施设备(主要是管道和储气库)建设的短板。目前,我国的地下储气库有效工作气量还不到60亿方,仅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左右,而在一些天然气利用大国,这一比例普遍达到12%以上,如美国是16.8%,俄罗斯15.8%,德国27%,法国接近30%。

多家气田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

天然气涨价潮此起彼伏,以至于被称为气荒,保利协鑫石油天然气集团董事长于宝东认为,这主要是受宏观经济趋稳向好、气价较低、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北方清洁供暖以及政策集中配套等因素影响,天然气消费显著回暖,进入冬季以来增速更快,致使我国天然气需求的增速大于天然气供应的增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因此,要维持天然气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增加供给。

卓创分析师冯海城也认为,“在天然气消费需求保持旺盛的情况下,为了市场平衡稳定,增加供应就成了必须面对且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石油在发给新京报记者的一份材料中称,目前其管存及LNG罐存已达警戒线,为保障管网安全运行,保障辖区内的居民用气,中石油已经采取多项措施。

目前,不少气田也步入了满负荷生产状态。12月3日,青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攀升至1870万立方米。涩北、东坪、马仙三大气田比去年同期提前10天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

LNG市场成为焦点

在加快产能释放的同时,跨地区调配天然气已经正在加速推进。

据记者从行业人士和油气企业了解的情况,目前气价大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南方省份由于在供暖需求上远不如北方地区,其市场较为稳定。

拥有涪陵页岩气等大型气源基地的中石化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其正在积极与其他企业协调,加快管道互联互通,采取资源串换、代输等多种手段解决地区供需矛盾。

金联创分析师左晨表示,“目前南北方价差拉大,南气北上已经可达河南、安徽、山东南部一带,长远来看对北方价格或造成牵制,后期价格或有回落。但考虑到整体供需依旧紧张,整体跌势不会太大”。

海外LNG的获取也进入公众视野。

中石油方面表示,一方面正派出多个商贸团队全球搜寻可靠的LNG现货资源,一方面积极与资源国沟通,避免出现减供、停供、无需下载等不确定性风险。

“中国高度重视天然气供应保障,积极支持企业在增加国内天然气生产的同时,多元化进口海外天然气资源”,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2月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

由于当前国内油气体制限制原因,目前民营企业也将海外作为扩张目标。

保利协鑫石油天然气集团董事长于宝东表示,其在东非地区的埃塞-吉布提油气项目的基础设计已经全部完成,预计2018年具备全面开工建设的条件,“近期,受益于气价大涨的因素,埃塞-吉布提项目的长约销售协议谈判进展顺利,预计可于近期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一场持续蔓延的严重“气荒”,引起了有关部门及市场的广泛关注。11月中旬以来,国内多个地区相继公布限气政策,华北地区LNG价格涨幅超过60%;12月1日,液化天然气挂牌价创出9400元/吨的历史新高。

“气荒”及其带来的价格上涨,也给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带来了新的课题和任务。这次气荒的成因是什么?谁能从中受益,谁受到的负面冲击最大?未来天然气供给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诸如此类的气荒?

气荒源自供需结构不平衡

目前我国天然气/LNG主要供给渠道有哪些?近几年来的供需结构是怎么样的?

刘广彬:国内天然气的主要供应渠道有两类:一是国内自产,二是国外进口。2017年1-10月份,我国天然气产量1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天然气进口量722亿立方米,增长27.5%;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增长18.7%。在天然气供应端,2017年整体涨势明显。

即使如此,面对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特别是随着冬季采暖季的来临,国内天然气市场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中石油预估,整个冬季采暖期,北方资源供应缺口约48亿立方米。

于宝东:目前我国天然气的主要供给渠道分为国产气、进口气两种。国产气已逐步形成常规、非常规的多元供气局面,进口气已形成管道气和LNG多渠道供应格局,资源进口国超过10个。近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进口气的占比逐步上升。

供需结构方面,我国于2006年开始进口LNG,2009年底开始进口中亚管道气,2013年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标志着西北、西南进口天然气管道和海上LNG进口通道初步形成。整体看,目前国内的天然气供应以管道气为主。

今年的气荒,某种程度上说是不是这种供需结构下的必然结果?

刘广彬:目前,国内并没有新的进口管道投产,LNG接收站数量亦不多,天然气资源开采短期内增长潜力有限,加之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不足,管网联通程度以及建设规模较小,面临较大的下游需求增速,天然气市场出现供应缺口也是必然。

于宝东:随着我国清洁能源政策的大力推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不断增长,国内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已经到来,我们预计天然气将在2020年后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

下游终端用户受冲击较大

当前“气荒”在华北表现得特别严重,华北天然气市场主要的供应商是哪些企业?

于宝东:华北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主要的供应商以三桶油为主,在三桶油以外,还有不少第二梯队企业,例如京能、北京燃气、新奥等企业。当前,国家正在力促基础设施(LNG接收站和长输管网)向第三方准入,第二梯队企业为弥补缺少上游资源的先天劣势,积极参与三桶油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基础设施领域抢滩布点。

刘广彬:天然气冬季供暖的主要地区是华北地区,主要气源供应商为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等,其中以中石油西气东输以及陕京系统为主要气源来源。

随着气价上涨,哪类企业受益于气荒,哪类企业受到的负面冲击较大?

刘广彬:年内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刺激各供应商的上游生产增产增效,同时天然气价格的上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些企业的收益。而对于下游终端,首先,因价格上调导致成本上浮;另外,冬季供暖用气高峰期,部分地区工商业领域限制用气,天然气供应不足。

于宝东:随着气价上涨,我们认为受供需形势趋紧的影响,供应商将受益于气荒,下游终端用户将受到负面冲击较大,如果气价上涨过快,甚至可能会出现煤改气逆替代或者电代气的可能。

作为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协鑫受到的影响怎样?

于宝东:近期,受益于气价大涨的因素,协鑫的埃塞-吉布提项目的长约销售协议谈判进展顺利,预计可于近期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HOA。但这是个双刃剑,协鑫国内天然气电厂的成本压力会上升。

加快建设储气调峰设施

近期出现的气荒问题,短期内如何解决?

刘广彬:短期来看,应加快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建设进度,快速投产进气;另外促进天然气管网的互联互通,使得南北东西天然气资源的合理调配。再者,尽快解决中亚天然气限供问题,保证这一主干渠道的气源供应。

于宝东:短期而言,政府可以利用综合政策手段解决供应短缺问题。其一,进一步推进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设计合适的市场激励机制,提高供给侧的积极性;其二,从雾霾治理角度出发,加大对于“煤改气”的补贴力度,在必要时候,可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工业用气来满足居民需求。

中长期内如何解决气荒这一问题?

于宝东:对于中长期而言,建议加大油气行业改革力度,加大储备设施建设和管道建设,加快推进第三方行业准入机制,共同参与国家的能源保障。关于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建议坚持“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改革路线,这样可以使得市场参与主体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公平计价,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有利于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刘广彬:未来,应积极加快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对储气库,提别是战略储气库的建设应尽快提上日程,各主要天然气消费地区,特别是季节峰谷差较大的北方供暖地区,应尽快完善天然气储备站建设。另外,积极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机制改革,完善定价机制、管输制度等在内的天然气市场机制。

还是南方好,暖和。

你发现哪些东西物价涨了?为啥东西在变贵?

3月23日,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对于与“不友好国家”的天然气交易俄方将只接受卢布付款后,欧洲天然气价格应声飙升34%,至每兆瓦时132.74欧元。很多网友看着欧美天天上涨的天气价格,也开始担心我国的天然气价格是否是也受此影响而涨价?经过下面的分析我们可知,这次的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天然气价格影响十分的有限,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会利好我国的天然气价格。

首先:欧洲国家天然气飙升的原因是什么?

欧洲国家的天然气涨价和天然气的产能没有任何的关系,主要是欧美国家对俄进行经济制裁,而导致的经济博弈的产物。俄罗斯是想通过天然气涨价带动欧洲人民生活负担的加重,用此来给欧盟政府施压,加快俄乌谈谈判的进度,并给自身增加谈判砝码。

其次:我们天然气供给的现状是怎么的?

我国和俄罗斯在天然气供给方面早有长期协议

中国长期与俄罗斯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家能源贸易关系近年来十分的稳定。西方多国尝试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中国则在这方面与俄罗斯保持稳定的合作。2014年5月,中俄两国签订为期30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输送合同,“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也随后开始建设,在2019年完工并于同年12月正式输气。截至2021年11月,该管道对中国输气总量高达134亿立方米。2022年3月1日,俄气公司宣布,“西伯利亚力量-2”的天然气管道已经与中国方面进入初步建设阶段。倘若这条管道能够最终建成,将会向中国供气500亿立方米/年。

而反观俄罗斯受到俄乌局势影响,经济被迫“降速”,在能源天然气出口方面必然会逐渐和欧美国家脱稿,但是受欧美的制裁,俄罗斯的能源也急需扩大出口从面换取更多的外汇与保证本国经济的正常运行。这异味着中俄的关系会进一步深化,中俄深化合作意味我们可以更容易得到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帮助俄罗斯恢复自身经济的发展。

?我们除了俄罗斯合作之外还有其它的天然气供应国

?至今为止,俄罗斯天然气管道输出口到中国最多的国家,但是除了俄罗斯,我们还会从澳大利亚、美国、卡塔尔、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进口天然气,另外些中亚国家也会提供天然气给我们,比如说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虽然这些国家总的出口量并不大,但是也是对我们天然气进口市场形成了良好的补充。

我们的天然气一部分可以实现自给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5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 示,2020年,国内生产天然气1888亿立方米,对比去年同期增长9.8%,连续四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我们有大量的自产天然气是我们的国家安全的底线和与其它国家谈判的底气。

为什么今年煤炭价格这么贵?

你好,近期你要到超市去买东西的话,会发现很多东西的价格比以前要贵了很多。物价涨的原因是有很多的1. 供需关系:当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就会上涨。

2. 生产成本: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成本上升,经营者就会调高价格。

3. 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导致购买力下降,商品价格上涨。

4. 天气变化:天气异常可能导致农作物歉收,进而影响到食品价格。

5. 政策调整:政府政策调整可能会影响商品价格,例如加税、禁令等。

总之,物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了以上提到的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可能导致物价上涨:

6.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发行量增加,导致货币贬值,经济中所有物品的价格普遍上涨。

7. 物流成本上涨:物流成本包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当物流成本增加时,商品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8. 原材料价格上涨:一些商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原材料,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商品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9. 战争、灾难等因素:战争、灾难等因素可能导致生产中断,供应减少,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10. 垄断:某些市场存在垄断,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供应量和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需要注意的是,物价上涨不仅会影响个人的消费和生活,还会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和经济学家们都会密切关注物价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物价上涨。针对物价上涨的控制措施,一些常见的方法包括:

1. 调节货币供应量: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避免通货膨胀。

2. 扩大供应量:通过提高生产能力、增加进口等方式扩大供应量,降低物价上涨的压力。

3. 减少税收:适当减少税收可以降低商品价格,促进消费。

4. 价格管制: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管制措施,限制商品价格上涨。

5. 加强监管: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

6. 发布信息:及时发布物价信息,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并不是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取。同时,政府和市场主体也需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产能和生产效率,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外,消费者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应对物价上涨:

1. 合理消费:避免过度消费,合理规划消费预算。

2. 寻找替代品: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可以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

3. 囤积货物:可以在物价尚未上涨之前囤积一些必需品,避免价格上涨后无法满足需求。

4. 节约能源:节约能源不仅可以降低生活成本,还可以减少对能源的需求,从而降低能源价格上涨对生活的影响。

5. 增强理财意识:增强理财意识,合理规划投资,避免资产贬值。

总之,物价上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来解决。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和市场调节,才能实现稳定的物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希望能帮助到你!

为什么2020年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在暴涨?

“碳中和”叠加后疫情效应 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1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短期来看,“碳中和”叠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将对煤炭价格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限价区间明确 煤炭市场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以下称303号文)和2022年4号公告,明确于5月1日起实施。对于价格限定,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哄抬价格行为。

2022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5月1日起,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和现货价格均有了合理区间。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近期阶段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重点地区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分别为:山西(5500大卡)370-570元/吨,陕西(5500大卡)320~520元/吨,蒙西(5500大卡)260元-460元/吨,蒙东(5500大卡)200-300元/吨。

其中,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下同)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770元、1155元,山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70元、855元,陕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20元、780元,蒙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460元、690元,蒙东煤炭(3500大卡)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300元、450元,如无正当理由,一般可认定为哄抬价格。

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 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方向

另外,乌克兰危机等全球能源危机频发凸显了传统化石能源在基建基础、发电成本和供电稳定性上的优势,将引发各国对过快能源转型的再思考,将深刻影响中国对外煤炭能源合作和能源安全。中国国内能源市场化水平低,面对极端事件冲击,能源安全韧性不足,国际能源安全事件在中国的国内风险被放大。基于欧盟能源政策发生转变,也将间接对中国包括煤炭在内的海外能源合作及能源安全造成影响,中方需要根据欧盟能源政策调整来进行应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天然气的发电燃料是什么?

这几个月,很多大宗商品都涨疯了。玉米从1900元/吨,上涨到现在的2600元/吨。棕榈油从5月份的4500元/吨,上涨到现在7000元/吨。铝从11000元/吨上涨到16000元/吨,铜从42000元/吨上涨到59000元/吨,最疯狂的铁矿石,从500元/吨,上涨到1100元/吨。

本以为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大宗商品应该是一个熊市,没想到,2020年的大宗商品走出了一波轰轰烈烈的超级大牛市!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大宗商品最重要的就是供求关系。

用我们初中学过的政治经济学最简单的理论,就可以解释:当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商品下跌,当供给小于需求的时候,商品上涨。

要详细解释2020年大宗商品的超级大牛市,大家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概念:2020年新冠疫情,虽然中国很快就控制了,但是国外的疫情比我们想象中的要严重的多。

严重到什么什么程度?美国英国法国的国家首脑都得了新冠疫情,何况普通人,全球现在已经累计感染了7400多万人,死亡165万人,现在还在以每天新增感染75万人的数字在增加,每天全球要新增死亡1万3千人,这还是官方可以统计到的数字,边缘的农村,战乱地区的感染死亡人数都被忽略了。

中国人被中国政府和英勇的医务工作者们保护的很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就没有这么幸运。德国确诊130万新冠患者,法国确诊240万新冠患者,医疗体系接近崩溃的边缘,这还是传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就情况更加严峻。

在新冠疫苗没有广泛注射的时候,隔离是最好的手段,很多矿山,农场的工人都去隔离了,因此疫情对于大宗商品供给端影响巨大,缺乏人手,无力维护,大宗商品的供给严重受限。

而需求端,虽然也受到疫情影响,但是影响没有那么大,首先,人们虽然在家里隔离不出门,但是食品的消费并没有减少很多,可以理解,一天还是三顿饭嘛,只是外出就餐变成在家解决。其次,因为疫情对经济的重大影响,各个国家都展开了大量的经济刺激计划,大发货币,上马各种基建项目,因此需求端虽然受到影响,但是受到的影响远没有供应端大。

尤其中国,由于中国率先控制了疫情,热火朝天为全世界搞生产,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往全世界出口各种货物,11月一个月中国贸易顺差就达到748亿美元,创了 历史 记录。现在中国往海外发货的运费比往年上涨2到3倍,港口连集装箱货柜都一柜难求,因为都发往国外了。

和巨大出口相对应的,中国进口了大量基础大宗商品,今年中国进口的金属,石油,铁矿石,原油,大豆都创了新高。

光是2020年前11个月:

中国进口了10.73亿吨铁矿石,同比增加10.9%,

中国进口了5.04亿吨原油,同比增加9.5%,

中国进口了9280万吨,加上12月在运的大豆,全年中国要进口1亿吨大豆,同比增加17%,

中国进口天然气9043万吨,同比增加3.9%,

中国进口铜617万吨,同比增加38.7%,

中国只有煤炭进口比去年少了10%,进口了煤炭2.65亿吨,然后悲催发现,由于企业订单太多,工厂加紧生产,电力不够用了。因为冬天很多省份还是靠烧煤用火力发电,缺少煤炭,就缺少电力,比如湖南,浙江等地开始拉闸限电,楼道灯全部关闭,空调温度不能超过20度。。。因为煤炭稀缺,年底煤炭也涨上了天,动力煤超过750元/吨,长协议煤炭价格才640元/吨,更别说焦煤焦炭这些高端煤种,全部超过 历史 最高值。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供给端大受影响,而需求端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甚至有了提高,全球的大宗商品开启了一片涨声。。。

依然来重温初中政治经济学了,如果供求关系失衡,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下,对商品的价格有这样具体的影响呢?

就拿粮食来说,今年全球的粮食是减产的,前面说过疫情影响农场人手,还包括局部的恶劣天气,比如美豆就借干旱炒作了一波。粮食这种极度刚需的大宗商品,如果全世界的粮食短缺10%,粮食价格会只上涨10%吗?不会的,10%的短缺会造成50%以上的上涨,如果有20%的粮食短缺,就会让粮食涨上天,对于粮食这种特别刚需的大宗商品,些微的短缺就会让粮食翻倍的上涨。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粮食主要是关键的主粮压力不大,因为今年中国的粮食依旧丰产(感谢农业工作者和农民伯伯们),2020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接近6.7亿吨,中国主粮小麦,玉米,水稻实现了连续5年的增产。在最关键的主粮保障上,中国做的很不错,我们的主粮自给率超过95%,而且加大了粮食战略储备,现在中国大地上储备的粮食超过6亿吨,也就是即使中国一年不产粮食,储备粮也够全体中国人吃一年。而且,实在不行,如果粮食短缺上涨,可以把喂养家畜的粮食省下来,少吃肉,多吃素,能节省很多粮食。

中国深知主粮的重要,主粮是不能再刚需的刚需,14亿人的吃饭问题,容不得半点侥幸。

主粮问题解决了,其他的经济作物和油脂作物,中国就需要大量进口了。

尤其是大豆。大豆可以说是除了主粮以外的重要作物。大豆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来做豆腐,做各种豆制品。大豆相比其他农产品,有几个关键的优点:1.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其他农作物比如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含淀粉,大豆的植物蛋白质含量还很高,蛋白质含量达到75%到85%。而且大豆含的蛋白质不但多,还质量好,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氨基酸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如果是一个纯素食主义者,一定会通过吃大量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

大豆除了蛋白质,还有丰富的油脂,我们在超市里面买的5升装大桶的大豆油,就是从大豆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大豆是一种非常好的农产品,不仅含75%到85%的蛋白质,还含有15%的豆油,全身都是宝。

在工业上,我们用40度到60度的低温浸提法从大豆提取油脂,做成豆油,供人们烹饪食用,剩下的富含75%以上蛋白质的豆渣,我们叫豆粕,也是大有用处,用来作为饲料用来饲养家畜,豆粕是给猪宝宝,牛宝宝,羊宝宝补充高质量蛋白质的优质来源,还可以用豆粕/菜粕(菜粕是油菜籽榨出菜油剩下来的菜渣)来养鱼养鸭养鸡。小动物们不光吃素,也要补充蛋白质才长得好长得快。。。

2019年中国自己大豆产量1800万吨,但是食用油和饲料豆粕需求太大,我们每年还从全球大豆的主要产地美国和巴西进口大量大豆,而且进口量每年都在增加。因为中国人民吃肉的需求在增加,我们需要更多的豆粕来饲养鸡鸭牛羊猪。。。

2018年我们进口了8800万吨大豆,

2019年我们进口了8850万吨大豆,

2020年我们将创纪录的进口超过1亿吨大豆。

2019年我们进口的大豆,19%来自美国,65.2%来自巴西,我们还从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全世界各国进口大豆。为了保证大豆供应,近几年我国也在做大量努力,恢复并扩大东北大豆种植基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承包大量的土地种植大豆。没办法,中国的需求量太大了,2019年全球大豆产量为3.6亿吨,中国消费量占四分之一。

中国进口量大,供应端稍微有风吹草动,很容易造成价格的巨大波动。

今年的大豆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美国和巴西农场人手减少,加上炒作天气干旱,美豆已经涨到了5年最高位,大豆进口成本超过3800元/吨,2019年大豆进口成本才2700元/吨。大豆上涨40%。

今年棕榈油,因为新冠疫情造成主产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农场人手减少,棕榈油缺乏施肥除虫维护,棕榈树减产,棕榈油已经涨到8年高位,2019年棕榈油才4500元/吨,现在7000元/吨,上涨55%,而且还在上涨中。

今年铜和铝,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矿山人手减少,以及需求端需求增加,铜和铝的价格也大涨。

铜的用处很大,由于导电性能良好,可以广泛用于电力和电子工业,做导线,做计算机的集成线路,做电缆等等。

铝更是随处可见的到处使用。铝密度小很轻,虽然很软,但是可以做成各种铝合金,既轻巧又坚固,在飞机, 汽车 ,船舶制造行业有广泛的用处。铝是热的良导体,在工业上可以作为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炊具等,铝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广泛用于各种易拉罐,糖果包装用品。铝的表面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容易受到腐蚀,还被用来制造化学反应器,医疗设备和石油,天然气管道等等。

而且目前兴起的新能源产业对铜和铝的需求是传统产业的3倍。铜上涨到7年高位,接近60000元/吨,2019年才45000元/吨,铜上涨了33%。铝涨到3年最高位,16500元/吨,2019年才11500元/吨,上涨43%。而且目前铜和铝的全球库存都在下降中,目测后面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最后说一说工业中用的最多的金属:铁。铁来自铁矿石,铁矿石是今年涨幅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铁是支撑现代 社会 的骨架,可以说,没有铁就没有现代文明,全世界每年消耗的金属中,铁占了95%。中国在轰轰烈烈的大搞基础建设,修路架桥,造 汽车 高铁,建房子,但是中国高品位铁矿少的可怜,绝大部分铁矿石都需要进口。

因为新冠疫情造成高品位铁矿石的主产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矿山人手不足减产。在经济复苏前景下,铁矿石消耗增加,因此铁矿石开启了一路疯涨之旅。

铁矿石现货已经突破1100元/吨,接近160美元/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成本也就25美元/吨,力和力拓的预计是今年铁矿石平均卖50美元/吨,现在卖到了160美元/吨,铁矿石今年上涨了3倍多,而且铁矿石价格现在还在每天上涨, 历史 上铁矿石最疯狂的时候也不过就200美元/吨。

对于一年要进口10亿吨铁矿石的中国来说,情况相当被动,每一吨铁矿石多花100美元/吨,一年要多花1000亿美元!只是全球高品位铁矿石的产地,比原油更加集中,更加垄断。全世界原油生产国,有沙特,俄罗斯,美国,利比亚,伊朗。。。但是铁矿石的产出国主要就是澳大利亚和巴西。中国2019年进口的10亿吨铁矿石,澳大利亚占66%,巴西占30%。铁矿石暴涨,中国要多花很多钱,尤其很让对中国极其不友好的澳大利亚赚钱很不爽啊。。。发改委已经申明好几次铁矿石风险,期待早日把铁矿石价格降下来。

我今年最好的投资就是买入比亚迪,棕榈油和铁矿石。铁矿石在赚了一大波已经平仓了。虽然预计后面铁矿石会继续涨,但是不想再助长铁矿石的疯狂。我们能在这里好好赚钱,说到底都是依托了国运,要坚决和国家站在一起。虽然,现在每天看着铁矿石疯长,还是心痛。但是我们要做个有信仰的人,不是所有的钱都要赚。我能想到的能把铁矿石降下来的方法,是和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木材,煤炭,龙虾,红酒进行谈判,一定要把铁矿石价格降下来。关于中国进口铁矿石和钢铁行业现状,推荐看我之前写的文章:《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最后关于铁矿石,因为中国这块土地就是不产高品位铁矿石和原油,开局地图就是hard模式,我们也没办法,可以等未来铁矿石价格下降以后,多买铁矿石作为战略储备。铁矿石的存储比原油可是方便多了,原油的存储非常麻烦,需要用专用的原油存储罐来存储,即使这样也会面临挥发变质问题,原油存储这件事说多了都是泪。而铁矿石存储简单多了,这个就是石头,不挥发不变质,用轮船运回来,还海边随便挖个大坑埋了就是,等要用的时候再挖出来。这件事情也得慢慢来,中国需求量太大,买多了,铁矿石价格容易上天。

然后如果要做大宗商品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经过前面一大段的阐述,我们可以很明确得到一个结论,做大宗商品投资,最重要的就是供求关系,要选择供求关系变化趋势最明显的品种,在供大于求的时候果断做空,在供小于求的时候果断做多。

供求关系-》趋势是我们的好朋友!

一旦供求关系开始改变,形成的趋势是不会在短期内改变,这个时候就可以沿着趋势的方向愉快的投资了。

比如棕榈油是用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是用棕榈树的果实压榨出来的油。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中国每年至少进口600万吨棕榈油。

生产棕榈油的棕榈树生长非常缓慢,从种植到开始产油,需要6年时间,只要棕榈树成熟,可以连续产油30年。因此,如果棕榈油短缺,价格暴涨,现在开始种植棕榈树,是来不及的,至少要等6年后,才会有新增的棕榈油出来。同样的,如果因为棕榈树过多,造成棕榈油暴跌,因为前面养大棕榈树漫长6年,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农民不会轻易砍树,只要棕榈油价格能够覆盖加工成本,棕榈油就会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因此 历史 上,棕榈油的价格波动很大,最高的时候到达过10000元/吨,最低的时候4000元/吨。

只要掌握棕榈油的趋势,现在是上涨的趋势,还是下跌趋势,就应该顺着趋势去做多或者做空。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每一种大宗商品还有具体的细节,比如棕榈油每年11月开始产油淡季,但是也是需求淡季,因为棕榈油在冬天很容易凝固,卖不出去,在冬季是需求下降的多,还是产油量下降的多,仔细去比较里面的细节,才知道现在上涨趋势还是下跌趋势。

今年冬天,棕榈油又新高了,因为明显供给下跌超过了需求下跌。印度为了进口棕榈油,下调了进口关税。印度每年要进口700多万吨棕榈油,比中国还多,因为棕榈油是所有植物油脂中,相比豆油,菜油,价格最便宜的植物油脂,很受印度欢迎。

上次和一个朋友问我,做投资到底是什么是最重要的呢?答案是:对这个世界保持热情和敏感,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变化,然后找到变化的趋势,然后坚决的投入。

然后他又问,能不能说具体点,怎样找到趋势变化?

答案就是信息量,我认识的牛人,信息量至少普通人的10倍。每天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至少花3个小时的时间,去通读国内外大事,产业新闻,大宗商品信息等等,然后坚持下去,读个半年一年的,就会发现对很多事情的了解会越来越详细,一旦出现变化,也能对未来的走势作出一些判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逻辑进行修正,然后就差不多入门了。。。做投资其实是个苦差事,要真的热爱这个世界才能坚持下去。

天然气当月连续什么意思

煤炭作为发电燃料的历史已经很长了,而且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当今,发电量的50%以上是由燃煤产生的。核能发电是第二大来源,在美国没有新的发电厂建成的前提下,核能的发电能力已经达到17% 。天然气为第三位,约占14%,但几乎所有新建的发电厂都表示要以天然气为燃料。而且,目前还有一种将燃煤转变为燃气的发展趋势,其余的发电能力为燃油和水电(图11.1和图11.2)。

图11.1 1950—2020年用于发电的燃料

经济发展增加了总电力的消耗,而技术的进步却可制止这一消耗。通货膨胀与有效价值也影响着电力价格与使用方式。美国的能源消费效率中,存在着一种进行长期改革的趋势。对电力需求的增加是未来能源消耗预期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表11.1)。

公共事业部门与非公共事业部门对燃料的选择是非常不同的。在公共部门所发出的电力中,最大比重(57%)是以煤炭为燃料的,但非公共事业部门所发出的电力中,以天然气发电为主占52%,水利或以木材为燃料的发电厂的发电比例达到令人惊奇的14%,而公共电力部门,所占比例则不到1%。这些统计指出了非公共事业部门电力生产者们的机会特征,它们中的一些已经转向非常规的燃料,以获得较低价的发电能力。

图11.2 2020年用于发电的燃料

表11. 1 美国能源需求

注:资料来自《油气杂志》(Oil and Gas Journal)。

煤炭发电

煤炭是发电的主打燃料,因为它的使用历史悠久且价格低廉。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由发电厂所支付的煤炭的使用费用呈稳定下降的趋势。送给发电部门的平均真实的炭价在1997年下降至23.27美元/t,从1996年以来下降了3%,从1987年算起,下降了39.2%。导致价格下降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工人的生产力增加,产品量的增加,从地下到地表开矿的生产技术的波动,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图11.3)。

图11.3 煤炭开采的统计

美国煤炭生产在1997年创下了历史纪录,达到10.09×108t。这是历史上第4个煤炭产量上亿吨的年份。同年,电力工业也创下了相应的煤炭消耗历史记录,在发电厂使用的煤炭超过9×108t,比1996年的用量增加2.7%。这一生产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西部煤矿的地表采煤技术的提高,特别是位于怀俄明州的Power河盆地的低级煤炭的开采。而东部的煤炭生产依然保持稳定。在过去的30年中,一直稳定在5×108~6×108t的水平,西部的煤炭生产从1970年的不到5×107t一举增加到1997年的5亿多吨。Power河盆地的煤炭生产成为这一增长的主力,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业部门或多或少地认识到了在各种锅炉系统中煤炭为燃料的经济与技术的可行性。公共事业部门还从西部的低硫煤炭获利,这种煤炭的使用使它们达到1990年制定的《清洁空气法修正案》所规定的SO2排放标准。

煤炭的开采量在过去的20年中已经有明显的增加,从1976年的每个矿工开采1.78t/h增加到1996年的5.69t/h。产率在地表与地下开采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地表开采的开采率是地下开采率的两倍之多——可达每个矿工9.26t/h,而地下开采率仅为每个矿工3.58t/h。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地面与地下的煤炭开采都发生了相似的产量大增,在过去的20年中,各自都增加了约200%。

生产获利已经通过开采薄层煤,投入更大型的、更高产的采掘装备,以及通过地下挖掘机械的技术进步(比如竖井系统)而实现的。

在美国,以煤炭为燃料的发电厂依然是低成本的发电者。比如,Basoh电力公司的1650M W的燃煤的Laramie河发电厂1996年的总生产费用为8.49美元/(MWh),在所有发电厂中高居榜首。然而,未来的发电燃料依然充满竞争与变数,这可能取决于关于环境的排放物的限定程度,尤其是CO2的排放。如果对CO2的限制程度提高,则除非排放物的处理方式得到了发展,否则燃煤发电厂是很难保持其在发电业中的优势的。

天然气发电

天然气正在成为美国发电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高效的燃烧涡轮机和组合循环的进步与大范围普及已经对天然气的价格、可行性和分配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国产天然气大幅度增加,以满足需求,到1997年达到了18.96×1012ft3,但依然赶不上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同一时期天然气的进口增加量高达200%。 1985年所消费的天然气中,进口量仅占4.2%,而到了1997年,进口量就猛增至12.8%。加拿大的天然气资源很容易就进口到美国的市场,相似的商业哲理,对所谓的商业活动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进口问题上则略有区别。虽然,从墨西哥的进口量与最近从加拿大的进口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前者为15×109ft3,而后者则高达2880×109ft3,墨西哥的天然气用量在增长,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都可能导致未来美国从墨西哥天然气的进口量的增加(图11.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增加导致了生产天然气井的数量大增,而且比单井的开采率的增幅更大。1997年,开采气井的总数达到了304000口,在1970年,仅为117000口,但产量却下降了——从1970年的每口井的433.6×103ft3d下降到1997年的每口井157.4×103ft3d。先进的科技,比如定向钻井,正广泛地被用来增加一些天然气井的产量,但是,为了满足需求,还需要钻更多的井,因为一些新钻的井的产量比不上以前的老井。

图11.4 美国历史上的天然气需求量

未来,以天然气为燃料发电的增长将取决于天然气价格的合理。虽然以往的预测认为天然气的资源量不能满足长期的需求,但天然气的产量有望到2020年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而且每年的储量增加都能满足当年的消费。由电力部门所支付的天然气价格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保持着相对稳定,为2.00~2.50美元/kft3。这些价格促使发电厂主们和开发者们去增加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量并实施将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技术。

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选择的鼓励是高效的组合循环式发电设备的进步,它还具备有新型发电厂的资金耗费下降、建设周期短等优点,使用了最新燃气轮机的组合循环式发电设备的效率能够达到60%,这样就减少了每千瓦时所需要的燃料,减少了发电的费用,而且,与燃煤相比,也减少了每千瓦时所产生的排放物。组合循环式发电目前的总费用为400~500美元/kW,明显地低于那些新型的燃煤发电的费用——900~1000美元/kW。

燃气的组合循环式发电厂可能在两年之内实现运行—这远比那些具备竞争能力的、可以为短期缺电而建设的供电设备的建设速度快,而且还具有获得短期获利机会的优点。

核能发电

图11.5 1996—2020年可用的核能可用的商业性核能发电装置于1990年达到到高峰,为112套。 目从虽然由于水流的变化与核能具有的较高能量等因素,两者的比例关系会有所波动,核能与水力发电厂的发电量所占的百分比相似。核能发电量目前在美国约占18%,水电约占10%,核能与水力发电都面对着一个不可确定的未来(图11.5)。1978年以来,再没有新的核能装置投产。在1953—1997年间,大约有124套核能装置订单,但在建造之前就都撤销了。那些核能装置依然在不断地减少,到1997年底,仅剩107套。有好几个核电站已经被永久性关闭了,包括位于伊利诺依州的超过l000MW的Zion发电厂和位于密执安州的已经有30年历史的巨石点(BigRockpoint)发电站,这两座核电厂都已达到了它们的使用寿命,或者似乎在环境保护方面其发电费用已经不具有竞争力。

然而,有意思的是,人们在对核能发电厂的可靠程度、发电能力以及所有发电厂的竞争力等方面的兴趣都增加了。比如弗吉尼亚发电厂的北安纳核电站在1997年的发电费用为10.26美元/(MW·h)与美国最好的化石燃料发电厂相比,是有竞争力的。

解禁活动与开放竞争的最显著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对核能发电的影响。GPU核能公司于1998年将其所有的三里岛核电站的1号装置出售给AmerGen能源有限公司(PECO能源公司与英国能源公司之间的合资公司)。这是在美国被出售的第一家在运行的核电站。AmerGen公司认为,这一购买很强地说明——在电力的商业活动中,核电厂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许多核电厂也正在开始努力更新它们的运营范围,以求增强它们在未来20中的竞争力。而且,预计有65套核电设备在2020年前将达到退役的年限,这将会使美国的电力生产中核电的份额稳步地减少。

核电的一个最大的复杂问题是废弃物的处理。美国能源部于1998年1月通过了不再开放国家级核燃料储备库的最后期限,即使还有16年的过渡时期,而且已经为核电站运行管理工作支付了140多亿美元。1998年2月2日,50多个州的政府机构以及自治政府递交了诉讼反对能源部,以迫使其及时地开发燃料储备计划。个别公共事业部门正在跟随这股潮流并递交各自的诉讼。

水力发电

由于要重新注册许可证,水电也正在面临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对水力发电日益增长的负面影响,以及它对水生生物的冲击、对鱼和蛙类动物的产卵路径、经济模式、土地的使用和的机会等的影响,已经使得水力发电要重新获得官方许可的机会大大少于汽车业的了。

在1997年,对水力发电的反对导致了一座正在进行水力发电的大坝电站被迫关闭,当时FERC表决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该大坝的拥有者拆除设在缅因州的3.5MW的爱德华兹大坝。FERC所提出的原因是允许多种鱼儿逆流而上迁移的社会价值要大于建筑大坝发电的经济价值。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这一决定是否代表一个特例,或者是水力发电工业消亡的先兆。美国国家水利电力协会(NHA)认为FERC在爱德华兹大坝的事情已经有越权行为,所以力主FERC放弃这一未经授权的决议。NHA引用“否定结局”的条款提出,如果这一决议成立,则NHA和其他工业协会组织相信,如果这一决议不废除,则它们在对FERC未来的决议的争辩中处于不利的位置。

此外,在1987—1996年间,经营许可证的办理费用表明对审查与改革的需求。1992年9月,一份DOE的总结报告认为,水电立法系统已经花费了国家数十亿美元而且造成了国家超过1000M W发电能力的损失。一个关键性的改革行动就是建立一个简单的、具有规范水电项目权力的机构。由于近来大量的机构被卷入了经营许可证的办理,包括美国的渔业和野生动物服务组织、森林服务组织、国家海洋与大气协会、市场机构以及FERC,所以要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FERC已经建立了一种进行水力发电重新注册的转机制度,这种机制更具灵活性并鼓励那些希望出于经济和社会的考虑而加强环境关注的所有股票持有者们尽早加入。用任何所提出的法律条款来实施这一机制,对于缓解水电注册的争论将是十分重要的。

可再生能源发电

即使公众的关注增加了,除水电类技术之外的可再生资源的发展,以及它们在总发电量中所占的比重依然是相当少的。国家电力中仅有2.3%的发电量来自非水电类可再生能源发电,仅仅比1989年的1.8%上升了一点。可再生能源发电拓展其商业领域的主要障碍是与常规的发电形式相比,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费用过高。这就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历史短,而且所设的发电装置也少(这种将置的费用近来因大批量生产而有所下降)。

在美国境内,正在开展(或者正在开发的)的“绿色发电”项目可能会促进非水力发电的大发展。在这些项目中,公共事业部门的用户们可能为他们每月的电费支付一笔额外的开支,这笔开支主要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发电转变形式,或者为保证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发电将被用于代替由化石燃料与核能的发电而支付的。在大量的选举投票中,美国的用户们表现出为绿色发电额外付款的强烈愿望。此外,在一次投票中,超过70%的代表支持增加能源税,因为这些能源的使用会污染环境,而且利用这些款项减少职工的工资税。代表们还支持对污染空气和水的设施收税,支持征收这种环境的“过失税”的人数甚至略多于支持对烟卷和烈性酒征税的人。

绿色发电项目并不仅仅由州立的公共事业部门进行开发,这些部门实质上的竞争已经展开(加利福尼亚州)或者即将展开(马萨诸塞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但在一些州中关于解禁的法令和开放竞争依然尚未开展(科罗拉多州和得克萨斯州)。美国全国范围内的公共事业部门已经认识到,绿色发电项目能够增加收入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重大投资项目,并提供一些非传统性发电方式的经验。

证书项目也为即将发出的电力贴上“绿色发电”的标签提供保证。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非赢利性组织——“资源评价中心”是负责监督“绿色—e”的帖标签任务,这是一种为值得信赖的绿色能源标记和做广告而制定统一标准的义务性工业组织。“绿色—e”的首创精神就在于通过独立的第三方证据去保证至少有一半的绿色电力产品是可再生的——它对空气污染的比例要低于加利福尼亚目前所使用的能源所产生的任何污染的平均值。

另外一种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兴盛的工具是联邦的税收信用制度。目前设定为0.015美元/(kW·h),这些信用能够使可再生能源发电具备与常规发电厂一样的竞争力。也许在这些信用中的最大受益者就是风力涡轮发电项目,项目的资金花费也降到一定水平,0.015美元/(kWh)的电价信用使它们极具商业竞争力。美国风力协会提出一项5年规划,将这笔税收款投入到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中,使其在美国的能源界中有立足之地。

未来发电预测

电力的需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变缓,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的每年7%的极高的增长率降了下来。根据能源信息管理部门的年度能源展望报告,到2020年,预计电力需求增长率仅略高于每年1%。增长率的这种减少归因于设备的较高效率、公共事业部门对需求量的管理规划以及立法所要求的更高的效率(图11.6)。

虽然对电力的需求增长缓慢,但到2020年依然将需要新增403GW发电量,以保证需求量的增加并替换退役的设备。在1996—2020年间,目前所用中的52GW核能发电和73GW化石燃料—蒸汽发电设施将被淘汰。85%的新增发电量是以天然气或天然气与石油为燃料的组合式循环的或燃烧涡轮机技术而设计的。还有49GW的发电量,或者说12%的新增发电量是由燃煤所发出的,剩下的是由可再生能源发电所产生的。即使强调了将天然气和石油用于新的发电厂,但到了2020年煤炭将依然是主要的发电燃料,虽然燃煤的发电量到了2020年预计会下降到49%,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将会出现极大的增加,到2020年,将会从1997年的14%成倍地增加到33%(图11.7)。

根据EIA的预测,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水力发电,仅仅可能有小幅度的增加,从1996年的4330×108kW·h增加到2020年的4360×108kW·h。几乎所有的增长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而不是水力发电,常规的水力发电中的下降会被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发电34%的增长率所弥补。多种来源的固体废料(包括垃圾废气)、风和生物质能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的主体。

图11.6 历史电力需求

图11.7 非传统天然气发电与电力的需求量

天然气加大产能,国内供气价格会下降么?

天然气当月连续什么意思?

天然气当月连续是天然气的价格指数。历史新高是82.跌到最低19.89。由此可见,在这一轮煤炭价格上涨过程中,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只是原因之一,所以即使天然气价格下跌,估计煤炭价格短期内也不会下跌太多。更何况从昨天开始,天然气期货价格又开始上涨了。10月18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下个月将继续限制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这意味着尽管俄罗斯表示准备帮助欧洲稳定天然气市场,但仍拒绝增加11月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

为什么会这样?

一、增加对煤炭的需求。

2021年后,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步缓解和新型冠状病毒中疫苗的日益普及,全球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状态,各国经济逐步增长,全球能源需求也开始恢复。因此,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对煤炭的需求也在上升,煤炭价格相应上涨也是正常的。

二、由于全球流动性价格上涨。

从2020年3月开始,随着全球众多央行启动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美联储启动无限QE,以及美国政府推出两次量化刺激计划,市场流动性持续增加。在资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大量资金流入商品市场。因此,2020年3月以来,包括石油、煤炭、铜等原材料在内的多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明显,部分商品价格涨幅甚至超过100%。

二、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恢复正常化,在各国经济增长相对较快、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从2022年开始,全球许多国家可能会继续收紧货币甚至加息,届时全球流动性将会减少。一旦全球流动性收紧,市场上的资金就会减少,流入商品市场的资金也会减少。这时候很多资金会选择高位卖出,剩下的可能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

为什么今年煤炭价格这么贵

天然气加大产能,国内供气价格不会下降,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基于国家对能源实行价格保障。第二、天然气属于能源,即便加大了产能也只会将多生产出来的气进行液化储备,并不会将其投放市场。第三、国际天然气需求很大,多产出的气将会出口销售到国外。综合上述原因,即便国内的能源供应企业开采到新的油、气资源,也不会将其马上投放到国内市场,而是将其储备起来或者是出口销往国外,所以国内燃气价格并不会降价,相反的因为国际天然气市场需求量加大,有可能国内能源企业将会把天然气资源销售出口,如此一来,天然气价格不降反升也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海油在海上开采到一个大气田,不少网友以为天然气价格会降价,其实你这么想就错了,因为国内的能源战略是,稳供应,多储备,所以即便开采出再多的大气田,天然气价格也不会降价,因为天然气作为能源,没必要像蔬菜或者是别的工业商品那样搞降价促销,对于这些燃气供应企业来说,有气不愁卖,多生产出来的气可以将其液化储存。

另外一个原因很有可能会使得国内天然气价格不降反升,主要原因是欧洲和漂亮国,对战斗民族进行了制裁,大家都知道,欧洲主要的供气来源就是战斗民族,现在因为制裁,战斗民族供应给欧洲的天然气要使用卢布付款,原本这些欧洲小伙伴们结算气费都是给的美刀,现在要用卢布来付账,他们还在犹豫之中,而且漂亮国让欧洲的小伙伴们全部都不准再用战斗民族的天然气,如此一来,欧洲小伙伴就得找新的供气来源,这就加大了天然气的国际需求量,不排除国内这些能源企业将会开辟欧洲市场。

我之所以说国内天然气价格不但不会降价,还会涨价,用一个最简单的事情来说明,比如说,修建三峡水电站之前,我们那时候电费才五毛一度,现在三峡电站修好了,源源不断的电能输出,一年的发电量大约为800-1000亿度,而且现在这些年,又陆陆续续修了好几个梯级电站,那发电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可是我们的电费降了吗?不但没降价而且价格还越来越高!

天然气和电是一样,不管他们开采多少个大气田,不管新修了多少个水电站,电费不会降,气费也不会降。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说水费了,水我们可以说很多吧,资源可谓是很大,可是呢?05年的时候水费每吨水价格1块钱,一个月水费也就十块钱左右,现在呢,我一个月七吨水,给了32元水费。

之所以水电气价格从来都是有升没有降,主要就是这些供应企业都是垄断性的,没有人跟他竞争,说白了就是,一家独大,你不用他们的水电气,你就没得用,价格当然也就是一口价,没得商量了。

天然气价格不降价的原因

一、国际能源市场需求量加大

因为欧洲天然气市场出现大量缺口,虽然国内能源企业开采出新气田,但是极有可能会将天然气出口销往国外。

二、能源战略

国家的能源战略是稳供应、多储备,所以开采出来的新气田,产出的天然气一时用不完,只会将其储备起来,不会降价促销。

三、燃气降价促销对于供气企业没有实际意义

天然气作为能源,和别的工业产品不一样,一时间用不完,可以长期储备,毕竟能源是个长期消耗品,故而他们没必要搞什么降价促销。

天然气加大产能,国内供气价格不会下降,反而会因为国际天然气需求量加大,导致国内气价上涨。

今年煤炭价格那么贵,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第一、受全球流动性增加影响,全球大宗商品都大幅涨价。进入2020年以来,全球流动性大幅增加,特别是在美联储开启无限量QE政策,以及美国推出天量经济刺激计划之后,美元泛滥,全球各国央行也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导致全球的流动性大幅增加。

在流动性增加之后,很多资金都进入到大宗商品市场里面,结果不断推动各种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除了煤炭之外,过去一年多时间包括石油、天然气、铜矿、铁矿等各种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

所以在这一轮煤炭价格上涨的过程当中,流动性增加是其中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第二、全球经济回暖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进入2021年之后,随着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不断普及,全球很多国家的生产生活都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时候全球对能源的需求量进一步上升。

而煤炭作为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比如水泥,化工以及煤电厂的原材料,在经济逐渐恢复背景下,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大幅增加,工业产品对煤炭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特别是亚洲各国经济的恢复对煤炭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结果导致短期内煤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也是煤炭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

第三、欧洲“缺气”引发替代品煤炭需求量上升。最近一段时间受到俄罗斯以及北欧天然气供应减少,再加上遭遇寒冷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气荒,天然气库存迅速下滑。

结果导致天然气的价格不断暴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涨幅非常大。

在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煤炭作为一种替代品的需求量也迅速上涨,结果导致短期内煤炭的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第四、全球煤炭主产区产量下降。虽然目前全球疫情逐渐好转,全球很多国家都生产生活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是作为全球煤炭主要出口国的澳大利亚,南非,哥伦比亚等一些国家目前正处于雨季。受到暴雨等天气、劳工短缺,运输问题不断等因素影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南非,印尼等一些国家煤炭产量减少,对应的出口量也跟着减少,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

第五、资本的炒作。虽然各种因素叠加推动了煤炭的上涨,但我认为不足以支撑煤炭出现100%以上的涨幅。

目前我国的煤炭供应仍然非常充足,即便煤炭有一定的缺口,但缺口也不会超过10%,在这种背景下煤炭却出现100%以上的涨幅,我认为跟一些资本的炒作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目前的很多煤矿的坑口价一天一个样,有些煤矿一天涨幅就可以达到一两百块钱。

除了煤矿坑口价格上涨之外,一些贸易商也囤货居奇,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煤炭供应紧张,结果导致煤炭的价格一路不断上涨。

而这些煤矿之所以可以胡乱喊价,我觉得主要跟市场竞争缺乏有一定的关系。

过去几年时间为了减少污染,减少碳排放,很多地方纷纷关闭了一些中小煤矿,这把这些中小煤矿合并到一些大煤矿里面,结果导致大煤矿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加,定价权也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