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物价局,兴化天然气为什么那么贵

2.国外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学研究进展——以马利克和日本南海海槽为例

3.2014年我国启动实施什么资源税

4.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5. 天然气成藏研究

6.我国能源状况以及利用情况

7.节能减排内容

天然气价格体系_天然气价格机制研究进展情况

记者日前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在过去的5年里,发改委有效地对粮油、钢材、成品油、燃气、化肥、生猪等重要商品价格进行了掌控,保持了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在GDP年均增长10.6%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仅上涨2.6%。 据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在过去的5年里,发改委首先是加强价格调控,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实行重要商品价格实时监测。密切关注粮食、石油、钢材、有色金属、水泥等重要商品国际国内市场价格走势;及时开展价格应急监测调查。 在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期间,启动对相关重要商品和服务生产、销售、库存和价格的日监测制度;2004年起对稻谷、2006年起对小麦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化肥生产用电和天然气实行价格优惠,免征化肥生产环节增值税;及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防止相关商品价格的不合理上涨,对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合理把握出台政府调价项目的时机和力度,在价格总水平较快上涨期间,严格控制政府提价项目的出台,适当降低部分政府管理商品价格水平。 其次就是积极推进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特别是在资源性产品价格、环保收费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包括:改革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起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电价改革,改革电价形成机制,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电价政策;全面推进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完善水资源价格体系;改革煤炭、供热价格机制,推动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在煤炭产运需衔接过程中取消电煤限价措施;推进环保收费改革,完善排污收费制度,会同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制定《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实现了排污收费标准的四个转变;改革交通运输价格机制,扩大航空运输企业定价自主权,将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 第三是及时疏导价格矛盾,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理顺成品油与天然气价格。根据确定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机制和国际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兼顾下游行业和消费者承受能力,适时适度调整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2003年以来18次调整成品油价格,两次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促进天然气开发和国际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实施煤电、煤热价格联动。2005年5月和2006年6月,两次组织实施煤电联动,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了5.02分钱,对维护电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使热力价格能够及时反映煤炭价格变化。 三是及时疏导交通运输价格矛盾。研究建立铁路运价定期调整机制和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与成品油价格的联动机制,并根据成品油价格变动情况及时调整铁路、民航价格。建立公路客运价格、出租车运价与成品油价格联动机制,在成品油价格调整时减免涉及交通运输行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增加对公益通运输行业的财政补贴。适当调整邮政基本业务资费,缓解邮政行业经营困难。

请问物价局,兴化天然气为什么那么贵

我国油田水文地质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

旧中国的石油工业极其落后,绝大部分沉积盆地没有进行过石油地质调查,油气产量极低,只有玉门、延长等几个小油田。从事石油地质的技术人员甚微,石油水文地质调查与研究更是一个空白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石油工业得到飞跃发展,在主要含油气盆地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普查与勘探工作。随着油气勘查的需要,在酒泉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相继进行了有计划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开始研究地下水与油气的关系,油田水资料逐日增多。与此同时,北京、长春、成都等地质院校和其他大学开设了水文地质(包括油田水)课程,邀请苏联专家、学者来华讲学,教科书和主要参考书刊基本上是苏联的翻译稿,如:《普通水文地质学》(欧维奇尼柯夫);《水文地质学概论》(克利门托夫);《地下水普查与勘探》(卡明斯基);《水文地质学讲座》(克雷洛夫);《天然水系中的油田水》(苏林);《油矿水文地质学》(苏哈列夫)。在油田水文地质生产与科研中,主要沿用着苏联的技术与方法,按照苏联专家的建议进行工作。1955年初,我国正式开始进行区域性综合水文地质普查。同年,在石油地质学家关士聪院士的倡导下,地质部西北地质局在六盘山地区开展了地下水石油普查工作,开创了我国水化学找油的先河。其后地质部物探所在四川、克拉玛依等地区进行了水化学找油试验。

该阶段主要是学习原苏联的经验、技术与方法,开始建立我国的油田水文地质事业,培养人才、配合石油普查勘探进行区域水文地质调查。

2.总结研究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随着我国东部油气普查勘探的重大突破(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等)和油田开发事业的飞跃发展,油田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日益丰富,许多油田(大庆、扶余、胜利、大港、冀中、江汉、河南、长庆、四川等)都配备了水文地质技术人员,组织成立了专门的油田水研究科室。他们从本地区油气勘探实际需要,一方面承担油田供水水文地质调查任务,另一方面,探讨油气赋存的水文地质条件,总结油田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特征。例如:地质部石油局第三普查勘探大队综合研究队专设水文地质组,以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为主,研究油气运移的水文地质条件、探讨三延(延长、延安、延川)地区油气富集的水文地质规律、总结已知油田(永坪、延长、枣园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水化学找油试验,探讨水化学指标与方法;长庆油田水文地质科研人员(刘孝汉等),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下统油田水特征及其与油气藏保存条件等进行了总结研究,系统整理了李庄子、马家滩、大水坑、马岭、华池等油田的中-下侏罗统和上三叠统油田水分析资料;四川石油管理局(刘方槐等)对四川盆地进行大规模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提出了地层水由盆地内部向盆地周边运动的新观点,得出与传统认识相悖的结论,对川东地区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水文地质条件与构造内含气程度进行了预测;成都地质学院(孙世雄等)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汪蕴璞等)对四川盆地卤水形成、古水文地质条件及卤水活动的地球化学形迹等进行了研究;玉门油矿水文地质人员根据鸭儿峡、石油沟和老君庙油田的钻孔水化学资料,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成果,建立了水化学垂直剖面,除水型随时代变老变为CaCl2型外,其他水化学成分(矿化度、变质系数、氯硫比值等)都没有出现原苏联学者指出的随深度增加而增高(降低)的有序现象;在松辽盆地,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王军、黄福堂等),总结了油田水化学成分特征——以单一的NaHCO3型水、以Cl组、Na亚组为主、矿化度1~12g/L、含有I、Br、B、NH4等微量组分。并根据矿化度和盐化系数(rCl/rHCO3+rCO3)二者的关系分为三类:较高矿化度(6~12g/L)的NaHCO3型水、中等矿化度(3~6g/L)的NaHCO3型水,盐化系数0.5~10之间、低矿化度(<3g/L)的NaHCO3型水,盐化系数0.1~5之间,后者不利于油气保存。探讨了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三个油区油田注水过程中油气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初步总结了油气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指标,在注水过程中,由于氧化、溶解、油层温度、压力、生物化学作用和脱水过程中轻质馏分的损失,是油气水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因素;吉林油田石油研究院(杨忠辉等)对松辽盆地南部油田水分析数据,利用函数式计算了扶余、新木、红岗、乾安、农安等地区判别函数值进行含油气预测,并对水中可溶有机组分(苯、有机酸)等进行了试验总结;石油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李济民等)总结了油田水特性指标的应用规律,以脱硫系数为主,结合封闭系数(rNH4+rH2S/rSO4)可以说明油气的存在,用成因系数结合矿化度,脱硫系数和钠氯比值的变化规律判断油气水运移方向,总结了正向和反向油田水化学剖面特征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华北石油勘探指挥部勘探研究院(谢家声等)总结了冀中坳陷古潜山和第三纪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的关系、地下水化学成分,尤其是水中有机组分(苯及其同系物、酚、挥发性有机酸、环烷酸和铵)与油气的关系;河南石油会战指挥部勘探开发研究院(汪义先等)针对着南襄盆地(尤其是泌阳凹陷)油田水为低矿化度的NaHCO3型水的特点,提出适用于本区的水文地球分学垂直分带和水化学类型;江汉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李际明、余莲声)总结了潜江凹陷下第三系高矿化度、高硫酸根地下水化学成分(包括常量组分、矿化度、碘、溴、硼、锂等)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地下水化学成分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认为矿化度高达200g/L以上的油田水是发展盐化工业的重要原料,有宽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长春地质学院(孙杉、张先起等)研究了深成地下水(存在于地壳下部岩浆壳和上地幔中的水)在石油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并以冀中坳陷不同时代(第四系与上第三系、下第三系和古潜山)地下水为例研究了氢、氧同位素的组成、结合水化学成分特征,探讨了地下水来源、成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成都地质学院(孙世雄、沈治安等)研究了我国海相和陆相油田水化学成分特征,指出古水文地质分析在油田形成、保存与破坏中的作用与意义,结合冀中古潜山油田探讨了古水文地质的研究方法与内容,提出了渤海湾盆地古水动力的四个区带;地质部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汪蕴璞、王田荣、王东升、王焕夫等)研究了四川盆地卤水的特点与成因;1975年和1976年分别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地质学报》发表了《评苏林油田水理论中的几个问题》,认为B、A苏林油田水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束缚着我国油田水理论的建立;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王仲侯等)总结克拉玛依油田水化学成分时,在三叠系(56#)油田水中发现了矿化度高达26~27g/L以上的Na2SO4型水,在垂直剖面上与CaCl2型水或NaHCO3型水交替出现,在平面分布上介于CaCl2型水和NaHCO3水之间;他还对《评苏林油田水理论中的个问题》一文提出不同的意见;地质部石油101队(张金来、刘崇禧等)对我国已勘探开发的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研究,归纳了我国陆相油田水化学成分的组成——矿化度、离子比值、有机组分,微量元素、同位素(氢、氧和碳)等;提出离子组合的概念和油田水化学成分分类的几种思考方案;进行了地下水的蒸发、溶滤等模拟试验及水化学找油方法的试验与总结;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油田水化学组分之间的关系;开发了油田水有机组分的分析测试技术与方法等。

上述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促进了我国油田水研究地飞跃发展,逐步形成了或迎来了一门石油地质与水文地质密切结合的边缘学科——油气水文地质学,并开始探索具有我国石油地质理论特色的水文地质勘探程序和研究方法,走向了为区域含油气远景预测评价及油田勘探开发服务的道路。

3.开拓创新发展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油气水文地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与良好地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在合肥召开了“中国油田水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来自地质部、石油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及高等院校代表75人,提交学术论文42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关士聪主持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水文地质专家张宗祜作了书面发言。会议论文涉及的内容包括: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的关系、油田水化学成分分类、油田水起源、油气藏的浅层水文地球化学效应、水化学法在石油普查勘探中的应用、古水文地质分析与油气远景评价、深成水在油气矿产形成中的作用、计算机新技术在油田水研究中的应用,水动力条件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分析测试技术方法等。本次会议是我国首次专门的油田水会议。石油水文地质工作者聚集一堂,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进行成果交流、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术气氛异常活跃。这次会议检阅了成果,交流了经验,明确了方向,增强了协作。对促进我国油田水研究、提高整体研究水平,加快油田水事业的发展步伐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

2)吸取国内外油田水文地质研究的经验,通过油气生产实践,使我国油田水文地质工作进入了以石油地质为基础、围绕着油气普查勘探与开发的实际需要,走向为油气生产服务的道路。结合以勘探开发我国东部陆相油气田为主的总目标,重点研究了陆相油田水文地质特征,其后加大了海相油田水文地质研究的力度,取得了一些有独创特点的研究成果,每年都有不少论文发表,按年份举例如下:

我国油田水的离子组合特征(地球化学,1978年,刘崇禧);我国油田水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讨论(地质论评,1979年,张金来);一个值得注意的地质信息-酚(古潜山,1980年,谢家声);天然气中凝析水和烃类水化物的形成(天然气工业,1981年,刘伦);油田水文地质勘探中水化学及其特征指标的综合应用(石油勘探与开发,1982年,刘济民);油气田的水文地球化学标志及其应用(石油及天然地质,1982年,杨忠辉);泌阳凹陷油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石油实验地质,1983年,汪义先);泰州地区古水文地质条件与油气(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3年,龚与觐);四川盆南部水化学场及其成因(地球科学,年,汪蕴璞);利用地层水中的溶解气进行含油气远景评价(天然气工业,1985年,刘方槐);济阳坳陷古水文地质条件与油气聚集(石油实验地质,1986年,杨绪充);寻找油气田的水文地球化学标志(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年,刘崇禧);潜江凹陷油田水有机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石油实验地质,1988年,林九皓);论含油气盆地的地下水动力环境(石油学报,1989年,杨绪充);中原油田文留地区矿化度数据的三维分析(地质科学,1990年,张广锐);初探地下水溶解气及其对气藏形成的影响(石油勘探与开发,1991年,孙永祥);再探地下水对气藏形成的影响(石油勘探与开发,1992年,孙永祥);松辽盆地北部地层水中“指纹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的研究(地球化学,1993年,黄福堂);扶扬油层水化学场特征及其成因(大庆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年,楼章华);塔里木盆地油田水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年,李伟);塔里木盆地油田水地球化学(地球化学,1996年,蔡春芳);西湖凹陷油气运聚成藏的水文地质论证(中国海上油气,1997年,汪蕴璞);沁水盆地煤层气的水文地质控制作用(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年,池卫国);油田水动力系统与油气藏的形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8年,陈建文);盆地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年,邓林);塔里木油田水溶重烃研究及其应用(新疆石油地质,2001年,陈传平);塔河油田及邻区地层水成因探讨(石油实验地质,2002年,蔡立国);水溶气资源富集的主控因素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年,武晓春);碳酸根和碳酸氢根测定方法和自动测定仪(现代仪器,2004年,郑志霞);水动力条件对煤层气含量的影响-煤层气滞留水控气论(天然气地质科学,2005年,秦胜正等。)

上述有代表性论文是从覆盖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大量的油田水文地质基础研究中提炼出来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研究的现状与水平。值得提及的是石油生产单位,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等不仅加大了油田水文地质研究的力度,而且形成了生产与科研相结合,多单位协作攻关的研究群体。石油工业部在翟光明院士的组织下,对全国各油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油田水文地质研究纳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如“七五”期间的“四川盆地二叠系水文地质条件对油气运聚与保存控制的探讨”(四川石油管理局杨家琦等);“九五”期间的“塔里木盆地油田水文地质与油气聚集关系的研究”(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李伟等);和“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水化学场、水动力场与油气富集关系研究”(中石油廊坊分院天然气所吴世祥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如“我国大陆区新生代深层地下水系统演化与地下水成矿作用”(中国地质大学沈照理);“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油田水的成因和混合证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蔡春芳)。大专院校的水文地质博士生也将油田水文地质作为选题进行研究,如“临邑盆地水化学成分特征及其研究意义”(1991年,张作辰,中国地质大学);“泌阳凹陷石油运移聚集的水化学场与水动力场研究”(1992年,李广贺,中国地质大学)。江汉石油学院仅83级本科生就有五人以油田水研究作为毕业论文。有些油田也将油田水文地质列入本系统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如:“克拉玛依油田八区油气水研究与油源重新探讨”和“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油田水化学研究”(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王仲侯,1981年和1985年);“冀中坳陷地下水的氢和氧同位素组成与成因”(长春地质学院,孙杉等,1981年);“冀中坳陷水文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华北石油勘探开发设计研究院,赵宝忠等,年);“济阳坳陷油田水水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东营凹陷重质油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任发琛等,1989年);“莺-琼盆地油田水化学研究”(中海油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地质研究院,1989年);“沉积盆地中油气运移聚集与区域地下水流动之间的关系”(中国地质大学,王明等,1991年);“泌阳凹陷古水文地与无机络合物研究”(河南石油管理局,周留纪,1991年)“松辽盆地北部扶扬油层地下水动力特征与油气藏关系的研究”(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1991年);“东营凹陷流体历史与油气藏形成分析”(胜利石油管理局勘探事业部等,2001年);“贝尔断陷地层水分析数据含油性的综合评价”(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2005年);“乌尔逊凹陷地下水特征与油气关系的研究”(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2006年);“四川盆地川东地区地下水与油气关系研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李伟等,2002~2005年)。汪蕴璞、王焕夫在吸取前人古水文地质研究成果的合理部分,提出水文地质期的概念以区别于水文地质旋回。“期”是沉积盆地水文地质发育史的组成部分,是反映地下水形成的一个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的地质时间段,以地壳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三个标志划分出:沉积作用水文地质期、淋滤作用水文地质期、埋藏封闭作用水文地质期、构造热液作用水文地质期。并以冀中坳陷和四川盆地为例,讨论了其意义,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家也十分重视油田水文地质学,并进行有意义的研究。例如:梅博文教授在《储层地球化学译文集》(1992年)写到:油田水中有机酸和CO2是控制储层中矿物溶解、沉淀过程的主要因素,分析测试它们的浓度与组成,不仅对次生孔隙的预测有重要意义,而且为避免油层损伤和结垢采取新的工艺措施,提供了水文地球化学依据。林任子教授在《储层地球化学进展及应用》(1995年)指出:伴随着烃源岩的压缩失水过程,生油层中大量的有机酸被排挤进了储集层,形成了金属有机酸络合物通常溶于水,因此,研究油田水中有机酸,可以在认识次生孔隙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趋势来预测孔隙度增长过程的发生和范围。王铁冠教授编译的《油藏地球化学》也涉及到油田水文地球化学问题,由于石油含有多种化合物,在石油、水和矿物基质之间呈现差异分配现象,在无相态变化的情况下,储层石油的组成是排烃成分加上运移途径中水相和固相分配作用所引起变化的函数。因而可以通过对储层石油和地层水中精心选择的化合物测定作出评估,如有机酸、酚类等化合物。另一方面,流体(水、气、油)的成分经常是非均质性的,通过使用灵敏的天然同位素示踪剂,可检测出微弱的非均质性,及利用地层水的变化评价油藏的分隔性。蔡春芳研究员等以塔里木盆地为主,探讨了埋藏成岩过程中水-岩相互作用,根据油田水化学成分结合流体势变化追踪油气运移与聚集途径。

地质流体分析是当今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沉积盆地的岩石孔隙-裂隙内都贮存有流体(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其中水是主体部分。在油气地质领域内,油气的多期次运、聚、散、保都是在地下水的参与下进行的,分析沉积盆地内水文地质条件是研究油气成藏规律的有效途径。我国油气勘查家和水文地质家已经携手共同进行研究。

化验分析是油田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我国各油田都建立了油田水分析测试实验室。近二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油田水分析测试技术与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正向着系列化、标准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油田水化学成分分析测试方法,包括:样品采集与保存方法;不稳定组分的现场测试——pH、EH、水温、溶解氧、电阻率、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样品的前期预处理技术(萃取、富集、提纯、酸化等);岩石样品的相关参数分析(孔隙度、渗透率、残余盐等);开发了油田水中有机组分的分析技术方法(可溶气态烃、苯酚同系物及芳烃化合物、烷烃组分、有机酸等);引进了水中氢、氧、碳、锶的同位素分析技术;油田水中微量元素快速分析测试的等离子色谱分析;开创了三维荧光、同步荧光的鉴别分析技术等。油田水化学分析应用了色谱(气相、液相、色质等)、光谱、红外、质谱等现代测试仪器。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和数据的可信度。各油田先后建立了油田水分析实验手册与规程,统一了分析方法。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黄福堂、蒋宗乐等,1995年)对油田水分析与应用作了系统的总结。油田水分析化验技术人员,发表了许多有创新性质的论文,如:水沥青的分析方法及石油地质意义(石油实验地质,吴德云,1982年);水中气态烃的脱气方法(石油实验地质,崔秀荣,1982年);应用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谱测定地层水中的芳烃(石油实验地质,伍大俊,1982年);地层水中苯系物的色谱分析方法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石油实验地质,蔡映宝,1982年);薄层层析法分离与鉴定水中酚系物(石油实验地质,伍大俊,1983年);电位容量法测定油田水中Ca2+,Cl-离子(国外油田工程,黄福堂,蒋宗乐,1989年)

20世纪80代以后,我国油田水文地质工作者,对油田水文地质特征、水文地质勘探工作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查中的效果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出版了以下专著:

1987年,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矿部产部石油地质综合大队101队。《油田古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年,刘崇禧,孙世雄。《水文地球化学找油理论与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1年,刘方槐,颜婉荪。《油田水文地质学原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1年,邸世祥。《油田水文地质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3年,杨绪充。《油气田水文地质学》。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4年,高锡兴。《中国含油气盆地油田水》。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年,楼章华,高瑞琪,蔡希源等。《松辽盆地流体历史分析》。石油实验地质增刊。

1997年,蔡春芳,梅博文等。《塔里木盆地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年,黄福堂,蒋宗乐等。《油田水的分析与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年,黄福堂。《松辽盆地油气水地球化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年,贾庆仲等译。《油田岩石与水地球化学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从20世纪末,我国石油水文地质研究进入了以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新时代,他们继往开来承担着生产与科研的繁重任务、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些朝气蓬勃、勇于实践、善于探索、敢于创新的青年群体的涌现,以及密切结合生产、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我国石油水文地质界人才济济,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近年来,一些为解决油气远景预测与勘探开发中实际问题的水文地质研究成果,表现出一定的水平。预示着我国油田水文地质工作将跨入具有自身特色、为油气生产服务的新时期。

综上所述,我国油田水文地质工作,已经走出“学国外、跟国外、重复国外”的阶段,在陆相成油理论的指导下,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深化、自陆地到海洋、由陆相到海相、从石油到天然气(包括煤成气、生物成因气)、还涉及深成地下水,整体研究水平有很大提高,进入了解决我国石油地条件下水文地质问题的新阶段。

前述油田水文地质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各国研究的侧重点有所差异。总体来讲,欧美国家十分重视油气运聚的水动力条件研究,起步或研究的深度远远早于油田水化学成分的研究;原苏联是系统研究油田水化学成分最早的国家,最先提出古水文地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我国从研究陆相油田水化学成分特征及水化学找油技术方法入手,在吸取国外先进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走向水动力与水化学相结合、古代和现代水文地质条件同时研究的道路。

国外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学研究进展——以马利克和日本南海海槽为例

看到一封物价局关于天然气的回复函------您好! 2011年9月23日我局依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提高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的通知》(发改电[2010]211号)和省物价局《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快落实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的通知》(苏价电传[2010]19号)文件的精神,考虑我市加气站刚开始起步实际,经研究并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核定我市车用燃气销售价格 4.80元/立方米。车用天然气与90号的比价关系为0.6884:1,低于国家发改委和省物价局0.75:1的要求。由于用户要承担改装费用, 经营企业主动下浮实际执行4.50元/立方米。 我市车用燃气销售价格比周边部分加气站高是由于以下原因:1、气源不同、进价不同。外地气站使用的是西气东输气源,价格较低;而我市至今未接上“西气东输”, 我市气站供应的天然气都是从外地采购的,价格相对较高;2、运输价格不同。外地气站使用的西气东输气源直接通到当地的天然气门站,仅有管输费用;而兴化我市气站供应的天然气都是通过压缩、专用天然气槽车运输至气站,运费较高。 其后的几次油价调整时,考虑到我市气站刚刚启用,用户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价格暂时未作调整。 今后我局将继续加强价格管理、完善配套措施、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并热忱欢迎您继续关心价格工作。 兴化市物价局 物价局于2012-6-7

2014年我国启动实施什么资源税

匡增桂 郭依群 沙志斌 梁金强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作者简介:匡增桂(198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和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E-mail:kzg21001@163.com。

摘要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外在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以加拿大马利克(Mallik)以及日本南海海槽的水合物勘探实践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马利克的三角洲相的砂岩层中以及日本南海海槽的浊积砂岩层中都钻遇了高饱和度的天然气水合物,这表明高饱和度易于开发的天然气水合物优先在粗碎屑砂岩中富集,受沉积相控制明显,这一结论为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沉积学 马利克 日本南海海槽

1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和深入,调查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中大洋钻探计划对水合物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随着各个专门调查航次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水合物勘探及研究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韩国等相继实施钻探、发现并获取了水合物实物样品(图1),给人类带来了开发利用水合物的希望曙光。就水合物的沉积学或成矿沉积条件研究来说,也由于钻井岩心资料的日益丰富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2 水合物储层类型及远景

2009年,Collett[1]等首次提出了水合物油气系统(Gas-Hydrate petroleum system)的概念,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水合物稳定条件(温压、气体成分以及孔隙水的盐度);(2)气源;(3)水源;(4)气体迁移;(5)储层、圈闭及盖层;(6)演化时间(圈闭的形成,天然气的生成及就位在时间上的相互匹配)。沉积学在水合物勘探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找优质储层、圈定成矿有利相带,而要进行水合物的储层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从已取得的岩心入手。Sloan和Koh(2008)[2]通过对已取得的水合物样品的分析,总结出了水合物的四种赋存状态:(1)充填于粗颗粒岩石的孔隙空间;(2)弥散于细颗粒岩石中;(3)充填于裂缝之中;(4)呈瘤状或块状产出。但是大量的水合物勘探实践表明,高饱和度的水合物一般产出于裂缝以及粗颗粒沉积物中,在这些环境中,水合物一般充填于裂缝之中或者富砂层的孔隙之中。Boswell和Collett(2006)[3]根据水合物的赋存量以及开采的难易程度将水合物划分为四种远景类型:(1)砂岩储层;(2)泥岩裂缝型储层;(3)块状水合物(暴露于海底或产出于细粒沉积物中);(4)低饱和度、弥散于低渗透泥岩之中。他们把这四种类型用一个金字塔表现出来(图2),从塔尖到塔底,资源量逐渐增加,但储层质量逐渐降低,开采难度也逐渐增大。位于塔尖的是最接近商业开发的远景类型,这种类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合物聚集带是北极冻土带砂岩储层中的高饱和度水合物藏,包括加拿大麦肯齐三角洲的马利克地区以及美国阿拉斯加的北部陆坡。其次最具开发前景的是海洋环境中砂岩储层的中-高饱和度水合物藏,这种类型以日本南海海槽地区以及美国墨西哥湾地区为代表。金字塔中位于砂岩储层类型之下的是泥岩裂缝型储层,水合物以块状或充填状产出,这种类型以印度的孟加拉湾地区以及韩国东海地区为代表。但是如果要从这种泥岩裂缝中提取出水合物,则需要大量的技术革新,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很难实现经济开发[4]。位于金字塔底的是在低渗透率泥岩中产出的低饱和度水合物藏,这种类型最典型的实例是美国布莱克海台,以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要获取这种弥散状水合物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全球绝大部分的水合物资源都赋存在这种泥岩中。现有的常规开发技术只适用于砂岩储层的水合物藏,因此Boswell(2007)[4]认为只有前两种远景类型才值得进一步勘探。下文对加拿大马利克地区以及日本南海海槽的沉积学研究进行简要回顾。

图1 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1]

图2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类型及远景[3]

3 马利克

在近期马利克水合物钻探研究计划之前,加拿大帝国石油公司于1972年在马利克地区实施了第一口探井Mallik L-38,完钻井深为2524 m,在810~1102 m的层段内,发现了至少存在10个含水合物的砂层段,合计达110 m长[5]。到9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水合物的资源潜力,各国政府对水合物的研究投入逐年增加。

1998年,日本石油勘探公司、日本国家石油公司与加拿大地调局合作,启动了Mallik2L-38水合物钻探研究计划,旨在查清水合物在马利克地区的分布。Mallik 2L-38距离Mallik L-38只有100 m,完钻深度1150 m[5]。在878~944 m层段内,获取了37 m的岩心,发现水合物主要以充填孔隙空间的形式赋存于未固结的砂岩和砾岩中,而粉砂岩及泥岩夹层则几乎不含水合物。通过测井曲线分析,Mallik 2L-38在889~1101 m深度范围内大约存在150 m厚的水合物层[1]。这项研究的结果证实了在马利克地区,高饱和度的水合物(达到80%)主要赋存于砂岩和砾岩中,而细粒沉积物则很少含水合物[5]。

Mallik 2L-38水合物钻探计划虽然查明了水合物的成因及分布,但是却没有评估水合物的产出能力。2001年,加拿大地调局与日本国家石油公司联合美国地调局、美国能源部等组织了 “Mallik 2002钻探研究计划”。这个计划总共实施了三口钻井,其中Mallik3L-38与Mallik 4L-38为两口观察井,Mallik 5L-38为产能测试井[5]。这次钻探获得了从885.63 m至1150.79 m共265 m长的岩心,根据这些岩心的岩性、层理以及沉积构造的不同,科学家将其划分出6个沉积单元(图3)。单元一(885.63~932.64 m):块状至弱层状,生物扰动细砂岩,可见粉砂及砾岩夹层。单元二(932.64~944.44 m):弱层状至层状粉砂岩,见低品位煤及褐煤夹层。单元三(944.44~1004.65 m):一套厚的砂岩层,顶部可见基质支撑的砾岩夹层,粉砂岩互层广泛分布。砂岩为细至中砂岩,呈弱层状至层状。发育一系列向上变细的旋回。单元四(1004.65~1087.56 m):富含有机质的层状粉砂岩,夹黄褐色低品位煤及褐煤,底部可见块状细砂岩。单元五(1087.56~1143.70 m):块状至弱层状细至中砂岩,偶见有机质层及砾岩层。单元六(1142.7~1150.79 m):层状粉砂岩,夹砂岩及泥岩层[6]。

图3 Mallik 5L-38井岩心柱状图[6]

其中单元一属于中新世的麦肯齐湾层序(Mackenzie Bay Sequence),单元二至单元六属于渐新世的卡格玛丽特层序(Kugmallit Sequence),除了一些薄的被白云石胶结的砂岩层之外,所有的沉积物都是未固结的,整个岩心段都可见自生黄铁矿(图4)。Medioli等(2003)根据所获得岩心研究认为:麦肯齐湾层序上部的粉砂岩段及底部的砂岩段为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卡格玛丽特层序则为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包括河道(砾岩层)、分流河道(砂岩砾岩互层)以及泛滥平原(粉砂及煤互层)等沉积微相[6]。

图4 Mallik 5L-38井含水合物岩心,(a)粗-中砂岩;(b)砾岩

4 南海海槽

1995年,日本经济贸易及工业省(METI)启动了日本第一个大型的国家水合物研究计划,至2000年该计划结束,已经在日本南海海槽地区成功钻探了一系列布置紧密的钻孔,并进行了地球物理测井。2001年,METI启动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水合物研究项目——“日本甲烷水合物开发计划”,以评估日本南海海槽地区深水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潜力。至2004年,已经成功实施了16个站位的钻探,获得了大量的含水合物的砂岩岩心。该计划在2010年完成了水合物的产能测试,2016年完成实施商业开采的技术准备[1]。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企业直接参与并领导了加拿大Mallik水合物研究计划,事实上,日本在水合物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世界的领先者。

在1999 ~2000年日本南海海槽钻探计划中,共设置了一口试验井和三口探井,钻探结果证实,这些探井中至少存在4个含水合物的砂层段,并认为这些砂层段属于浊积扇体的沉积。在随后的2004年钻探计划中,共布置了16个站位的钻探,水深从720~2030 m。测井数据以及岩心样品表明,日本南海的水合物主要有以下三种赋存状态:(1)充填于砂岩孔隙空间;(2)充填于粉砂岩孔隙空间;(3)呈块状产出于细粒沉积物中。其中在站位4和站位13钻遇的水合物属于第一类(图5),站位4中的含水合物的砂岩层总厚度为50 m(282~332 mbsf),站位13则达到了100 m(95~197 mbsf),保压岩心及测井曲线揭示这些砂岩层的水合物平均饱和度为55%~68%[1]。

图5 日本南海海槽站位13含水合物砂岩岩心,(a)取自海底以下164.3m;(b)取自海底以下162.8m,样品被保存在塑料袋中,由于水合物分解而使得塑料袋迅速膨胀[7]

图6 日本南海海槽站位13岩心综合柱状图[7]

图7 日本南海海槽沉积相模式图(Fujii,T.,M.,2009)

站位13所取得的岩心显示,海底之下是一段2.5 m厚的砂岩层,紧接着是一段大约40 m厚的泥岩层。从海底50 m往下,砂岩及泥岩的含量开始逐渐增加,从测井曲线上来看,厚的砂岩层段分布于海底之下93~197 m(图6),单层砂岩厚度为1~80 cm。站位13中的砂岩大部分是细砂岩,但在含水合物层段可见中砂岩。微体化石测年显示这些砂岩沉积物的年龄为0.65~1.65 Ma,属于晚上新世沉积。科学家们经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及描述,识别出了五个沉积相(图7),分别为A:分流河道沉积;B:近端舌状体沉积;C:远端舌状体沉积;D:天然堤沉积;E:深海平原沉积。在A~D四个沉积相内可以明显的识别出鲍马序列以及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层理。相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站位4以及站位13所处的沉积环境为海底扇沉积体系[7]。

5 结论

综上所述,马利克及日本南海海槽的水合物勘探实践证实,高饱和度水合物的分布与沉积物的岩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它们优先富集于较粗的砂岩以及砾岩当中,粉砂岩及泥岩层含量则相对较低。而以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存在于砂岩中的高饱和度水合物是最有可能也是最容易进行商业开发的类型。沉积相对于高饱和度易于开发的水合物的成藏有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三角洲沉积及海底扇沉积是其成藏的最有利场所,这对我国水合物的勘探事业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参考文献

[1]Collett T S A H Johnson,C C Knapp,R Boswell.Natural Gas Hydrates:A Review,in T.Collett,A.Johnson,C.Knapp,and R.Boswell,eds.,Natural gas hydrates—Energy resource potential and associated geologic hazards:AAPGMemoir 89,2009,P.146~219.

[2]Sloan E D and C A Koh.Clathrate hydrates of natural gases,3d ed.:New York,CRC Press,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08,p.721.

[3]Boswell R,and T S Collett.The gas hydrates resource pyramid:Fire in the ice:Methane hydrate newsletter,Fall issue,2006,p.5~7:http://www.netl.doe.gov/technologies/oil-gas/ publications/Hydrates/ Newsletter/HMNewsFall06.pdf#Page=1(accessed November 26,2008).

[4]Boswell R,R Kleinberg,T S Collett,and M Frye.Exploration priorities for marine gas hydrate resources:Fire in the ice:Methane hydrate newsletter,Spring/Summerissue,2007,p.11~13:http://www.netl.doe.gov/technologies/oil-gas/publications/Hydrates/Newsl etter/HMNewsSpringSummer07.pdf#page=11(accessed November 26,2008).

[5]Max M D,Johnson A H,Dillon W P.State of development of gas hydrate as an economic resource,Chapter 5 in Economicgeology of natural gas hydrate,2006,p.193~195.

[6]Medioli B E,Wilson N,Dallimore S R,Dominque Paré,Patricia Brennan-Alpert,and H Oda.Sedimentology of the coredinterval,JAPEX/JNOC/GSC et al.Mallik 5L-38 Gas Hydrate Production Well,Mackenzie Delta,Northwest Territories,Mallik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rom Mallik to the future”,2003.

[7]Fujii T,M Nakamizu,Y Tsuji,T Namikawa,T Okui,M Kawasaki,K Ochiai,M Nishimura,and O Takano.Methane-hy-drate occurrence and saturation confirmed from core samples,eastern Nankai Trough,Japan,in T.Collett,A.Johnson,C.Knapp,and R.Boswell,eds.,Natural gas hydrates—Energy resource potential and associated geologic hazards:AAPGMemoir 89,2009,p.385~400.

Progress in gas hydrate sedimentology research abroad, with an example of Mallik and Nankai Trough

Kuang Zenggui,Guo Yiqun,Sha Zhibin,Liang Jinqiang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the progress made in gas hydrate sedimentologyresearch abroad in recent years,and ha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n this with examples of gas hy-drate exploration practices conducted in Mallik and Nankai Trough.High saturation gas-hydratewas driled in the sandstone developed in delta environment in Mallik area and in turbidity subma-rine-fan environment in Nankai Trough.This result suggested that high saturation and most acces-sible gas hydrate,obviously dominated by sedimentary facies,preferential enrichment in coarseclastic as sandstones.This conclusion shows the direction of the gas hydrate sedimentology re-search.

Key words:Gas hydrate Sedimentology Mallik Nankai Trough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我国资源税制度的演进轨迹资源税,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上溯至周朝的“山泽之赋”,此后历朝历代在不同程度上都对矿冶资源、盐业资源等课税。但我国现代资源税制度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征的盐税,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革和调整,逐步走向成熟并形成了现有的制度框架。

(一)萌芽阶段(1949—1983年)1949年l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召开第一次全国税务会议,决定将盐税作为一个单独的税种,在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与战略选择”(批准号:12&ZD10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同市场结构下我国环境税效应研究”(批准号:13BJY149)、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环境税‘双重红利’效应研究”(批准号:2013PYYJ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环境税改革路径研究——基于OECD国家经验”(批准号:swul409126)和“环境税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机制研究”(批准号:Swu15093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3宏巩锂济研完2015年第9期国范围内征收。于1950年1月20El颁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全国盐务工作的决定》,统一全国盐政,确定了盐税征收原则、盐税税额和管理办法。1950年1月31El,政务院发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正式将盐税单独列为一个税种;3月8号,中国盐务总局正式成立,负责全国范围内盐的生产和盐税征管。从1958年7月1El起,盐税征收工作由盐务部门移交给税务部门。此后,盐税经历了多次调整,但最大的一次调整是1973年将盐税作为一个税目并人工商税。这一时期的盐税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由实物形式的税收逐渐转变为货币形式的税收。最初的盐税税率以粮为标准,由中央统一分类分区等差核定,之后调整为从量定额征收货币。二是盐税完全作为中央税,由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且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较高。三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盐的产、供、销都由政府指令性计划确定,因而盐税的规模可以通过政府人为地控制。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利改税”以前的盐税主要是为解决战后财政资金困难而设立的。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盐税筹集了大量比较稳定的收入,为社会经济的快速恢复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也存在局限性。一方面,这一时期的资源税实际上就是盐税,征税范围仅限于实行国家专卖且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很低的盐,并未考虑对其他矿产类资源征税,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横向税收不公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资源税的盐税,其首要功能是筹集财政收入,并未考量其调节经济和促进盐业资源节约利用的作用。

(二)初步建立阶段(—1993年)2O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拨乱反正”之后的经济发展时期,国家财政资金严重匮乏。同时,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税收与国有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开始进行“利改税”的探索。在财政缺钱和“利改税”的背景下,资源税应运而生。年9月18日,颁布《资源税条例(草案)》,决定从当年10月1El起开征资源税,以调节开发自然资源的企业和单位因资源结构、开发条件等禀赋差异造成的资源级差收入,妥善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收益分配关系。不过,当时的征税范围仅限于原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其他矿产品暂缓征收资源税,征收基数是销售利润率超过12%的部分,征收方式为超率累进,表1为年资源税税率结构。自年至分税制改革这段时期,资源税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但最主要的一次调整是1986年将煤炭资源税由从价计征改为从量计征。这一时期的资源税制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税收模式上属于利润型资源税,计税依据为资源企业和单位开采资源获得的超额利润。二是税收功能定位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特别强调税收公平,销售利润越高其资源税税率也就越高。年开征的资源税,实际上是当时财政缺钱的产物,但在客观上也发挥了经济和社会功能,这属于资源税制度设计的“意外收获”。在经济层面上,由于实行多级超率累进税率,资源税能够充分发挥“经济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在表1年资源税税率结构销售利润适用税率12%(含)以下不缴纳资源税超过12%至25%的部分按销售利润率每增长1%、税率增长0.5%累进计算超过20%至25%的部分按销售利润率每增长1%、税率增长0.6%累进计算超过25%的部分按销售利润率每增长1%、税率增长0.7%累进计算4宏观饪济研2015年第9期资源行业发展形势好的时期,资源企业利润较高,适用较高的税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源行业过热的趋势;在资源行业不景气的时期,资源企业的利润相应下降,适用较低的税率,可以起到减税的作用,促进资源行业复苏。在社会层面上,超率累进的资源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行业利润平均化,实现税收公平目标;另一方面,对于抑制过度开采行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一时期的资源税制度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一是征税范围较窄,仅对原油、天然气、煤炭和铁矿石征税,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税负横向不公平的问题,也不利于促进资源环境政策目标的达成。二是多级次的超率累进税率虽然有利于纵向公平,但计算比较复杂,税收成本较高,这也是1986年煤炭资源税改为从量定额征收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纳税地点为资源企业所在地,可能造成税源和税收的背离问题。

(三)成型阶段(1994—2009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比重持续下降,而地方财政相对宽裕。为提高中央财政比重并妥善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划分问题,我国启动了一次影响深远的税收制度改革,即分税制改革,资源税制度在此次改革中更加完善。1993年12月2513,发布《资源税暂行条例》,于1994年1月113起正式施行。此次改革奠定了我国现行资源税制度的框架,此后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当然,政府在这期间(主要是2000年以后)也在资源税税额标准、减免税优惠等方面进行过一些微调,如表2所示。1994年分税制改革建立的资源税制度主要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由中央税转变为地方税。为了弥补分税制改革对地方税权的“侵占”,中央将除海洋石油资源税外的其他资源税收入划归地方收入。二是由利润型资源税转变为产出型资源税。1994年以前,除煤炭外,原油、天然气、铁矿石都按照超额利润累进征收资源税;1994年改革后对所有资源税目实行从量征收。总体而言,1994年的资源税改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成功的。第一,此次改革基本解决了国家的身份问题,明确划分了租和税的关系。④改革明确界定了资源税是国家基于政治权力参与资源产品剩余价值分配的一种形式,区分了国家基于资源所有权而取得的资源补偿收入或资源利润收入,将征税范围扩大至盐、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其他非金属矿原矿。第表22003--2009年我国资源税制度调整情况年份调整内容2003石灰石、大理石的单位税额分别调至0.5—3元/吨、3一l0元/立方米2004煤炭:陕西、青海、内蒙古、山西调高税额2005年

1、煤炭:安徽、宁夏、重庆、贵州、福建、山东、云南、河南调高税额

2、石油:幅度税率调高为14—30元,吨

3、天然气:幅度税率调高为7—15元/千立方米2006年

1、煤炭:江苏、湖南、四川、江西、吉林、辽宁、甘肃、湖北、河北、广西、陕西、内蒙古、广东调高税额

2、矿原矿:取消有色金属矿原矿减征30%的优惠政策,对冶金矿山铁矿石减征40%税额,调高锰、钒矿石税额

3、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2007年

1、煤炭:焦煤调为8元/吨

2、矿原矿:提高三类矿石(铅锌矿、铜矿和钨矿)的单位税额

3、盐:实施减税的优惠政策2008年矿原矿:提高硅藻土和玉石、磷矿石、膨润土、沸石和珍珠岩的单位税额2009年煤炭:新疆调高税额此次改革更加有利于税收征管。将资源税改为从量计征,既降低了税务机关的征管难度,又减少了企业的计算困难,有效降低了税收征管成本和纳税遵从成本。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1994年资源税制度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一是从量定额征税不能反映资源产品的价格变化。自1994年以来,我国资源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但资源税税额标准并未相应提高,政府不但未能分享资源市场繁荣带来的收益,反而由于其他税种的快速增收弱化了资源税的地位。二是税率过低使得资源产品价格偏低,导致企业在使用生产要素时产生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资源产品价格低激励了企业用资源投入替代其他要素投入;另一方面,低价格提高了企业的实际购买力,增加了对资源产品的购买。这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使得企业的发展过分依赖于资源开发和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创新。鉴于这些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要求改革现行资源税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四)改革阶段(2010年至今)早在2007年,资源税改革的方案就已经提交审议。但由于当时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宏观经济过热,改革被暂时搁置。直到2010年6月1日,新疆率先进行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试点,标志着资源税改革取得重要突破。⑤同年12月1El,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由新疆扩大至内蒙古、甘肃、四川、青海、宁夏等西部12个省区。2011年l0月10Et,正式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要求从11月1El起将原油、天然气从价计征改革推向全国。与此同时,资源价格机制改革也正式启动。2012年,在两广地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2013年,在部分地区实施了部分金属和非金属矿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2014年,作为改革重头戏的煤炭资源税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自12月1El起,煤炭资源税全面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2%一10%,同时清理相关收费基金。与此同时,国家还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费制度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将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将资源税适用税率由5%提高至6%。改革内容:

1、新疆率先试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税率为5%,并对高含硫天然气、三次采油、稠油和高凝油实施2010综合减征率政策

2、资源税改革试点扩围,西部12省区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1、煤炭:提高了部分煤炭产品的税率20l1

2、石油天然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价计征改革,对中外合作企业的矿区使用费改为征收资源税

1、铁矿石:自2012年2月1日起,铁矿石资源税调整为减按规定税率的80%征收2012

2、天然气:在两广地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2013自2013年1月1Et起,在部分地区实施部分金属和非金属矿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

1、自2014年1月1日起,资源税部分税目税额调高:

(1)岩金矿石:一等至七等矿山每吨税额分别调整为10元、8元、7元、6元、5元、4元、3元;

(2)磷铁矿:税额调整为每吨4元

2、自2014年12月1日起,煤炭资源税改革:

(1)改革煤炭资源税计征方式,由从量定额改为从价定率;

(2)实行2%一10%的浮动比例税率,由各省市自行确定适用税率;

(3)取消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及部分各地方政府收费基金项目2014

3、自2014年12月1日起,原油、天然气资源税调整:

(1)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

(2)资源税适用税率由5%提高至6%;

(3)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资源税减征40%,对三次采油资源税减征30%,对低丰度油气田资源税暂减征20%,对深水油气田资源税减征30%;

(4)对中外合作油气田及海上自营油气田资源税征收管理作出调整6宏巩锃济研2015年第9期年间我国资源税制度的调整情况。这一阶段的资源税制度在改革试点中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即改从量定额的征收方式为从价定率,扩大征税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但是,这一阶段的资源税改革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改革涉及深刻的利益调整,遭遇来自各方的阻力,存在“政府俘获”现象。例如,对原油、天然气实行从价计征改革的同时,“两桶油”成功地说服政府调高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使得资源税增加的同时,石油特别收益金以更大的幅度降低。二是新一轮的资源税改革选择在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时期实施,政府需要考量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改革面临诸多压力困境

二、资源税制度改革面临的现实1994年分税制改革搭建了我国现代资源税制度的基本框架,此后经历了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等重大调整,但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让当前资源税改革面临四大现实困境。

(一)限制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第一,资源税征税范围过窄,有悖于市场经济公平公正的原则。目前,仅对原油、天然气、煤炭、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其他非金属矿原矿、盐等列举资源产品征收资源税,而将水、珍稀动植物、土地、森林、草场等自然资源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这种制度安排存在两种效应:一是替代效应,即选择性的征税政策人为地造成资源产品税负不公,在客观上鼓励了用不征税资源替代征税资源,扭曲了企业的经济决策;二是收入效应,即这种制度设计不仅让国家放弃了部分资源产品的税收权利,还鼓励了对不征税产品的过度使用,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第二,资源税多数税目实行从量计征,难以反映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除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陆续实现从价计征改革外,其余税目仍然实行从量定额征收资源税。实际上,各类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整体波动幅度一般较大,征收从量税难以发挥资源税“经济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在经济繁荣高涨、资源投入增加、资源价格攀升的时期,国家既不能因经济增长、资源产品价格上涨获得额外的税收收益,也不能对过度膨胀的资源需求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而在经济疲软下行、资源投人减少、资源价格低迷的时期,资源税又无法对要素成本进行有效调节,从而促进经济恢复。第三,资源税税率整体偏低,人为扭曲了资源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长期以来,国家采取人为压低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的方式推进工业化进程,对资源产品的价格进行诸多管制,使得资源价格长期低于其社会成本,同时对资源产品征收很低的资源税,让生态环境承担部分发展成本。这种制度安排在客观上加速了经济发展,但也存在诸多后遗症。一是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经济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二是经济增长对要素投入增加形成路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创新,不利于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但最深层次的影响则是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制度羁绊。如果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税收制度体系都不是市场化导向的,微观市场主体的资源要素投入决策就不能反映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整个经济也就缺乏市场化的微观基础。

(二)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的税种定位不能体现国家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利的差别不论是年正式建立资源税制度,抑或7宏观谨济研2015年第9期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再到后来的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改革,都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作为资源税的一个重要目标。现代公共财政理论认为,税收是国家基于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制度安排,体现的是作为国家代理人的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种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收费(租金)则是国家基于经济权利取得的收入。实际上,矿产资源补偿费、矿区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以及各级地方政府设置的资源收费项目等都属于资源收费(租金),是基于国家经济权利、让渡资源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方面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很强的作用。资源级差收入是资源租的一种,资源租又有绝对资源租与级差资源租两种形式,前者因国家对资源的垄断而产生,后者由资源禀赋各异而形成,两者都源于国家对资源的所有权,是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国家与作为资源开采使用者之间平等交易的结果,体现的是国家的经济权利。因此,用资源税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在理论上存在缺陷,混淆了国家政治权力所有者和自然资源所有者的两种不同身份。

(三)资源税在分税制财税体制中的定位存在偏差根据分税制改革的制度安排,除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外,资源税被划人地方税,其收入由地方政府享有。在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宏观背景下,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一种流行甚广的观点,认为在推进“营改增”的同时,可以全面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并扩大征税范围、适当提高税率,将资源税培育为地方主体税种。在资源私有化或者资源丰富的国家,这种制度安排有其合理性,但在我国,如果“营改增”以后不对增值税分成比例进行调整,资源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缺乏可行性。第一,资源税作为地方税种与资源全民所有制在理论上有冲突。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为国家所有,作为国家代表的中央政府理应享有自然资源税收的收益权。第二,我国自然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资源税作为地方税种会造成省际横向税收分配失衡。以煤炭为例,其探明储量的80%集中分布在北方,其中,华北地区则集中了64%的储量;而石油探明储量的98%左右分布于北方地区。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使得资源丰富的省市获得了一笔可以自由支配的税收收入,而作为资源主要消费地的其他省市在承担资源税税负的同时却无法分享资源税收人。以2013年为例,甘肃省资源税收入l9.5亿元,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为4.9%,占九个地方税种∞收入的比重为21.7%;而重庆市资源税收人仅为8.4亿元,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为0.82%,占九个地方税种收入的比重为1%左右。第三,将资源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会造成资源节约利用的“负激励”。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税收收益,可能纵容破坏性开采自然资源的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第四,我国资源税征税范围整体偏窄,收入规模太小,不足以支撑地方财政收入。以2014年为例,全国资源税收入共计1083.66亿元,占全国地税收入的比重仅为2.1l%。除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少数资源大省外,资源税整体规模难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造成明显影响,即便全面实施从价计征改革,将整体税负提高1倍,资源税也难以成长为地方主体税种。表4为201l一2014年全国部分省市资源税收人情况。

(四)改革过程中存在“政府俘获”现象我国的资源税改革从一开始就未能摆脱“政府俘获”的魔咒,部分决策包含了对各利益集团的妥协,未能真正体现资源税改革的初衷,影响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的实现。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以不提高国宏观锃济研2015年第9期表42011—2014年全国部分省市资源税收入情况201120l220132014资源税收入占地税比重资源税收入占地税比重资源税收人占地税比重资源税收入占地税比重(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全国598.961.8O904.32.141005.722.131083.662.11北京O.30.010.800.030.820.O30.780.02天津2.643.1331.553.3929.442.7628-352-3O重庆8.01O.988.690.968.390.829.70.84广东12.210.3l31_350.9733.150.6533.90.59湖北10.131.2512.431.O616.23l。1518.831.14辽宁68.834.6486.675.4589.623.8573.923.55内蒙古56.816.8668.1O6.7170.646.4572.7O6.38山西38.765.1843.784.5751.654.8558.9O5.99l陕西49.446.4761.596.2278.777.3284.907.72l新疆65.0112.2869.3510.5871.749.2978.179.75注:①资源税收入包含海洋石油资源税数据;②2014年资源税数据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初税收快报,可能与最终核算数据存在少许差别。资料来源:2012--2014年《中国税务年鉴》和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初税收快报有垄断资源企业整体税费负担为前提。一方面,在油气资源税从量改从价计征的同时,国家提高了石油特别收益金的起征点。2006年3月25日,决定对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因价格超过一定水平所获得的超额收入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但为配合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财政部决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将石油特别收益金的起征点由40美元每桶调高至55美元每桶,基本抵消了资源税税负上升的影响。另一面,在提高资源税税负的同时又保留了诸多税费减免优惠。国家对油气田企业实行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实际资源税负水平。油气田企业资源税按5%的税率征收@,但随着综合减征率逐年提高,其实际资源税负率远低于5%。@综合考虑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提高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影响,油气田企业的实际税费总负担还略有下降。第二,煤炭资源税改革@考虑了过多的政治因素。此次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是多方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政府俘获”的成分较重。一方面,2%一8%的幅度比例税率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俘获”,过大的税率幅度是中央向地方妥协的结果。全国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各省市从煤炭资源中获取的财政收入规模和比例差别很大。对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等产煤大省而言,煤炭税费收入是政府财政收人的重要来源@,而对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发达省市而言,很少有来自煤炭行业的税费收入。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税改革在地方政府层面的阻力,中央政府通过制定2%一10%的幅度比例税率默认了部分省市的资源依赖型财政利益,原有的煤炭收费项目的收益可以通过“换名”和提高税率的方式得以保留。另一方面,此轮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体现了煤炭行业对政府的“俘获”,削弱了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意义。资源税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但煤炭资源税改革以不增加煤炭行业宏观税费负担为前提,资源税实际上沦为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对企业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更难以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方面有大的作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二条供电人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临时检修、依法限电或者用电人违法用电等原因,需要中断供电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通知用电人;未事先通知用电人中断供电,造成用电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天然气成藏研究

一、中国石油工业的特点

1.油气储产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油气储产量稳中有升,诞生了一批大型油气生产基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连续3年超过5亿吨,新增天然气三级储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先后在鄂尔多斯等盆地发现4个重大油气储量目标区,落实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等7个亿吨级以上石油储量区和苏里格周边等3个数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区。经独立储量评估,200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实现石油储量接替率1.097,天然气储量接替率4.37,均超过了预期目标,为油气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资源基础与此同时,中石油一批较大油气田相继投入开发,油气业务实现持续增长。长庆油田原油产量一举突破1000万吨,标志着中国石油又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诞生。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中国储量最大、规模最大的低渗透苏里格气田投入开发,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气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资源保障能力增强。西南油气田的年产油气当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气为主的千万吨级油气田,也是国内第6个跨入千万吨级的大油气田。2006年,中石油新增原油生产能力1222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91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普光外围、胜利深层、东北深层等油气勘探获得一批重要发现。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储量2.3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约1600亿立方米,新增石油可采储量约4500万吨,天然气可采储量约739亿立方米。2006年4月3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正式对外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经国土资源部审定,普光气田到2005年末的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为2511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为1883.04亿立方米根据审定结果,该气田已具备商业开发条件,规划到2008年实现商业气量40亿立方米以上,2010年实现商业气量80亿立方米。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06年在中国海域共获得10个油气发现,其中包括中国海域的第一个深水发现———荔湾3-1,并有6个含油气构造的评价获得成功。该公司2006年实现储量替代率199%,年内新增净探明储量4676万吨油当量。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共拥有净探明储量约3.56亿吨油当量。

2006年,全国共生产原油1.84亿吨,同比增长1.7%;生产天然气58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2%其中,中石油生产原油1.07亿吨,再创历史新高;生产天然气442亿立方米,连续两年增幅超过20%;中石油的油气产量分别占国内油气总产量的58%和76%。连同海外权益油在内,当年中石油的油气总产量达到1.49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4.9%。中石化原油生产量超过4000万吨,同比增长2.28%;生产天然气超过7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6%。中石化“走出去”战略获得重要进展。预计海外权益油产量达到450万吨,增长了1.2倍。随着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涠州6-1油田、曹妃甸油田群、惠州19-1油田、渤中34-5、歧口17-2东、惠州21-1等油气田的先后投产,全年该公司共生产油气4033万吨油当量,较上年增长3.4%,比3年前增长了21%。

2.经济效益指标取得进展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高涨,2007年底一度接近100美元/桶。在高油价的拉动下,中国石油工业的油气勘探开发形势较好,收获颇丰。2006年,中国石油行业(包括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全年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0132亿元,工业增加值637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9982亿元,利润3227亿元,利税4713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6.3%、35.8%、27.8%、18.2%和22.2%

2006年,三大国家石油公司突出主营业务的发展,在全力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对油气需求的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受油价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公司的利润增幅均有大幅降低。尤其是中石油,该公司2005年的利润增长了38%,但2006年仅增长4.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的利润增长率也下降了一半以上。

3.炼油和乙烯产能快速增长

近年来,国内油品需求增长较上年加快。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炼油行业克服加工能力不足、国内成品油价格和进口成品油价格倒挂、检修任务繁重等困难,精心组织生产,主要装置实现满负荷生产。2006年全年共加工原油3.07亿吨,比上年增长6.3%,但增幅回落了0.2个百分点。其中,中石油加工原油1.16亿吨,增长4.8%;中石化加工原油1.46亿吨,增长4.6%。

全年全国共生产成品油1.82亿吨,比上年增长4.5%,增幅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产量为5591.4万吨,比上年增长3.7%;柴油产量为11653.4万吨,比上年增长5.5%;煤油产量为960万吨,比上年下降2.9%。中石油生产成品油7349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汽油产量为2408.3万吨,增长4.81%;柴油产量为4605.17万吨,增长2.53%;煤油产量为333.45万吨,增长4.8%。中石化约生产成品油1.6亿吨。其中汽油产量为2546.0万吨,增长1.37%;柴油产量为6161.58万吨,增长5.83%;煤油产量为635.40万吨,下降4.15%(表1-1)。

由于乙烯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加快了乙烯产能建设的步伐。2006年我国乙烯总产量达到941.2万吨,增长22.2%。其中,中石油的产量为207万吨,增长9.5%;中石化为633万吨,增长15.3%,排名世界第4位。长期以来,我国的乙烯领域为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所主导,但随着中海油上下游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尤其是中海壳牌80万吨乙烯项目于2006年年初建成投产后,其在2006年的乙烯产量就达到了64.62万吨。我国乙烯生产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现雏形(表1-2)。

表1-1 2006年全国原油加工量和主要油品产量单位:万吨

注:①由于统计口径不统一,煤油数据略有出入;②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6年的燃料油产量为626.1万吨,比上年增长10.7%。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表1-2 2006年中国乙烯产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三大石油集团及股份公司网站。

2005年国家发布了《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和《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使我国炼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更为明确,势头更加迅猛。我国一大批炼化项目建成投产或启动。吉林石化70万吨/年、兰州石化70万吨/年、南海石化80万吨/年、茂名石化100万吨/年乙烯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抚顺石化100万吨/年、四川80万吨/年、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以及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项目开工建设。2009年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投产后,镇海炼化具有2000万吨/年炼油能力和1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成为国内炼化一体化的标志性企业。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为43.5亿美元、国内最大的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油的上下游一体化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结束了中海油没有下游石化产业的历史。

2006年是多年来中国炼油能力增长最快的一年。大连石化新1000万吨/年、海南石化800万吨/年炼油项目,以及广州石化1300万吨/年炼油改扩建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大连石化的年加工能力超过了200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炼油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也已开工建设。可以看出,我国的炼化工业正在向着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方向不断推进。

2006年,我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产运销衔接,优化资源流向,继续推进营销网络建设,努力增加市场资源投放量。中石油全年销售成品油7765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零售量达4702万吨,同比增长23.3%。中石化销售成品油1.12亿吨,增长6.7%。中石油加油站总数达到18207座,平均单站日销量7.8吨,同比增长16.7%。中石化的加油站数量在2006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通过新建、收购和改造加油站、油库,进一步完善了成品油网络,全年新增加油站800座,其自营加油站数量已经达到2.8万座,排名世界第3位。

4.国际合作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在海外的油气业务取得了进展,尤其是与非洲国家的油气合作有了很大发展,合作的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

中石油海外油气业务深化苏丹、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等主力探区的滚动勘探,稳步开展乍得等地区的风险勘探,全年新增石油可采储量6540万吨。同时加强现有项目的稳产,加快新项目上产,形成了苏丹1/2/4区、3/7区及哈萨克斯坦PK三个千万吨级油田。2006年,中石油完成原油作业量和权益产量分别为5460万吨和28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77万吨和804万吨;天然气作业产量为57亿立方米,权益产量为38亿立方米,同比约分别增长17亿立方米和10亿立方米在苏丹,中石油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高钙、高酸原油延迟焦化装置,3/7区长输管道工程也投入运营;该公司还新签订乍得、赤道几内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等9个项目合同,中标尼日利亚4个区块;海外工程技术服务新签合同额31.9亿美元,业务拓展到48个国家,形成了7个规模市场。在国内,中石油与壳牌共同开发的长北天然气田已正式投入商业生产,并向外输送天然气。

中石化“走出去”获得重要进展。2006年,中石化完成海外投资约500亿元,获得俄罗斯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49%的股权,正在执行的海外油气项目达到32个,初步形成发展较为合理的海外勘探和开发布局。中石化全年新增权益石油可采储量5700万吨,权益产量达到450万吨。该公司还积极开拓海外石油石化工程市场,成功中标巴西天然气管道、伊朗炼油改造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在国内,中石化利用其在下游领域的主导地位,与福建省、埃克森美孚及沙特阿美在2007年年初成立了合资企业“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两个合资企业的总投资额约为51亿美元,成为中国炼油、化工及成品油营销全面一体化中外合资项目。项目将把福建炼化的原油加工能力提高到1200万吨/年,主要加工来自沙特的含硫原油;同时建设80万吨/年的乙烯裂解装置,并在福建省管理和经营大约750个加油站和若干个油库。此前,中石化与BP合资的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同巴斯夫公司合资的扬巴60万吨/年乙烯项目已于2005年建成投产。

目前,在政府能源外交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出海找油”的战略已初见成效。但随着资源国对石油资源实行越来越严格的控制,中国企业在海外寻油的旅途上也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

5.管道网络建设顺利进行

我国油气管道网络建设继续顺利推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我国覆盖全国的油气骨干管网基本形成,部分地区已建成较为完善的管网系统。

原油管道:阿拉山口—独山子原油管道建成投产,使中国首条跨国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全线贯通,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总长度为1562千米的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中的原油干线已敷设完成。

成品油管道:国家重点工程———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中的成品油管道建成投产,管道全长1842千米,年设计量为1000万吨;干支线全长670千米、年输量300万吨的大港—枣庄成品油管道开工建设;中石化的珠三角成品油管道贯通输油,管道全长1143千米,设计年输量为1200万吨,将中石化在珠三角地区所属的茂名石化、广州石化、东兴炼厂和海南石化等炼油基地连接在一起,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于提高中石化在南方市场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2006年是中国液化天然气(LNG)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第一个LNG试点项目———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并正式进入商业运行;一期工程年接收量为260万吨的福建液化天然气项目与印度尼西亚签署了液化天然气的购销协议,资源得到落实;一期工程年进口量为300万吨的上海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工建设,并与马来西亚签订了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在我国,经国家核准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有10余个。在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气源问题将成为制约中国LNG项目发展的最大瓶颈。

6.科技创新投入加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石油企业努力实现稳定、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2005年中石油高端装备技术产品研发获得重大突破,EI-Log测井装备和CGDS-I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研制成功。这两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外国公司对核心技术的垄断。中石油全年共申请专利800余项,获授权专利700项,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登记重要科技成果600项。2006年,中石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令人瞩目。按照“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架构,相继组建了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化工研究院,使公司层面的研究院已达到8家,覆盖公司10大主体专业、支撑7大业务发展的20个技术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精干高效、协同互补”的技术创新体系。

中石化基本完成了生产欧Ⅳ标准清洁成品油的技术研究,为油品质量升级储备了技术;油藏综合地质物理技术、150万吨/年单段全循环加氢裂化技术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顺利完成;空气钻井、高效柴油脱硫催化剂等一批技术得到应用;一批自主开发的技术成功应用于新建或改造项目,特别是海南炼油、茂名乙烯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中石化自主技术水平和工程开发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石化及合作单位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气田的发现”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带动了四川盆地海相深层天然气储量增长高峰,推动了南方海相乃至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的重大突破,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中石化共申请专利1007项,获得中国专利授权948项,其中发明专利占74%;申请国外专利97项,获得授权61项。

中海油2006年的科技投入超过20亿元,约占销售收入的1.3%,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渤海海域复杂油气藏勘探”、“高浓缩倍率工业冷却水处理及智能化在线(远程)监控技术”荣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渤海复杂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突破,发现、盘活了锦州25-1南、旅大27-2等一批渤海复合油气藏和特稠油油群,该公司的海上稠油开发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7.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

我国国有石油公司明显加强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尤其是在生物柴油的开发上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彰显了从石油公司向能源公司转型的决心和勇气。

中石油与四川省政府签订了合作开发生物质能源框架协议,双方合作的目标是“共同实施‘四川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把四川建设成‘绿色能源’大省、清洁汽车大省;‘十一五’共同建成年60万吨甘薯燃料乙醇、年产10万吨麻风树生物柴油规模”;与国家林业局签署了合作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框架协议,并正式启动云南、四川第一批面积约为4万多公顷的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建成后可实现每年约6万吨生物柴油原料的供应能力。到“十一五”末,中石油计划建成非粮乙醇生产能力超过200万吨/年,达到全国产能的40%以上;形成林业生物柴油20万吨/年商业化规模;支持建设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达40万公顷以上,努力成为国家生物质能源行业的领头军。

中石化年产2000吨生物柴油的试验装置已在其位于河北省的生物柴油研发基地建成,成为迄今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标志性试验装置,为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开展基础性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强有力技术平台与支撑。中国海洋石油基地集团有限公司与四川攀枝花市签订了“攀西地区麻风树生物柴油产业发展项目”备忘录,计划投资23.47亿元,建设年产能为10万吨的生物柴油厂。

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十分迅猛,但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国有大企业介入生物柴油领域,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整个生物柴油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也是很有益的。

二、中国石油工业存在的问题

1.油气资源探明程度低,人均占有量低

我国油气资源丰富,但探明程度较低,人均占有量也较低。根据全国6大区115个含油盆地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的结果,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为1085.57亿吨,其中陆地934.07亿吨,近海151.50亿吨;地质资源量765.01亿吨,其中陆地657.65亿吨,近海107.36亿吨;可采资源量212.03亿吨,其中陆地182.76亿吨,近海29.27亿吨。尽管我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偏低。我国石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为11.5~15.4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73吨的1/5~1/6;天然气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为1.0万~1.7万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7万立方米的1/5~1/7。与耕地和淡水资源相比,我国人均占有油气资源的情形更差些

2.油气资源分布不均

全国含油气区主要分布情况是:东部,主要包括东北和华北地区;中部,主要包括陕、甘、宁和四川地区;西部,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西藏区,包括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的地区;海上含油气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

根据目前油气资源探明程度,从东西方向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从南北方向上看,绝大部分油气资源在北方。这种油气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格局,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油气供求关系的协调带来了重大影响。从松辽到江汉和苏北等盆地的东部老油区占石油储量的74%,以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为主体的中部区占5.77%,西北区占13.3%,南方区占0.09%,海域占6.63%。而海域中渤海占全国储量的4%。2000年,随着更多的渤海大中型油田被探明,海上也表现出石油储量北部多于南部的特点。

目前,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43.2%和39.0%。天然气探明储量集中在10个大型盆地,依次为:渤海湾、四川、松辽、准噶尔、莺歌海-琼东南、柴达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尔多斯。资源量大于l万亿立方米的有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珠江口、东海、渤海湾、莺歌海、琼东南、准噶尔9个盆地,共拥有资源量30.7万亿立方米

3.供需差额逐渐加大

最近5年,石油消费明显加快。2006年全国石油消费量达到3.5亿吨,比2000年净增1.24亿吨。

到2020年前,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发展,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交通运输和石油化工等高耗油工业的发展将明显加快。此外,城镇人口将大幅上升,农村用油的比重也将增加。多种因素将使我国石油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全社会大力节油的前提下,如果以平均每年的石油需求量大体增加1000万吨的规模估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接近5亿吨;进口量3亿吨左右,对外依存度(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比率)约60%,超过国际上公认的50%的石油安全警戒线。我国石油安全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4.原油采收率较低,成本居高不下

俄罗斯的原油平均采收率达40%,美国为33%~35%,最高达70%,北海油田达50%,国外注水大油田的采收率为50%左右。我国的平均采收率大大低于这一水平。原油包括发现成本、开发成本、生成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在内的完全成本,目前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相比,我国原油的完全成本非常高。1998年,中石油和中石化重组之前,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一直作为国家指令性计划指标,为保证产量任务的完成,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只有将有限资金投向油气田开发和生产;而在新增可动用储量不足的情况下,只有对老油田实行强化开采,造成油田加速进入中后开发期,综合含水上升很快,大大加速了操作费用的上升。重组后的中石油,职工总数很多,原油加工能力不高,这就导致人工成本太高,企业组织形式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各油田及油田内部各单位管理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很多。预算的约束软,乱摊乱进名目不少。在成本管理上,没有认真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加之核算制度不够严格和科学,有时还出现成本不实的现象。

5.石油利用效率总体不高

我国既是一个石油生产大国,又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石油利用效率不高的国家。以2004年为例,我国GDP总量为1.9万亿美元,万美元GDP消耗石油1.6吨。这个数字是当年美国万美元石油消费量的2倍,日本的3倍,英国的4倍。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车发动机,百公里油耗设计值比发达国家同类车要高10%~15%。我国现阶段单车平均年耗油量为2.28吨,比美国高21%,比德国高89%,比日本高115%。要把我国2020年的石油总消费量控制在5亿吨以内,就要求在过去15年石油消费的平均增长水平上,每年降低25%以上。以上情况,一方面,说明我国节约用油的潜力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节约、控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的难度相当大

6.石油科技水平发展较低

我国石油科技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科研创新能力更差。基础研究水平差,大部分基础研究工作只是把国外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在我国加以具体运用。如地震地层学、油藏描述、水平井技术和地层损害等。另外,国外还有许多先进理论尚未引起国内足够的重视,如自动化钻井、小井眼钻井、模糊理论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等。基础研究的这种局面表现为我国科研工作的创新能力差,缺乏后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我国能源状况以及利用情况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优质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在21世纪能源结构中将占据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世界能源发展最有前景的领域。在我国,加强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对缓解我国原油需求过快增长给国家能源安全造成的巨大压力与有效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二三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工作发展迅速,探明了一大批大中型气田(藏)。我国也非常重视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经过国家“六五”至“九五”的天然气科技攻关,我国天然气地学研究成果丰硕,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效显著,形成了探明储量快速增长、天然气年产量不断增加、发现大中型气田数量增多的大好局面。

天然气成藏研究,贯穿了天然气从生成、运移到聚集的整个过程,跨越漫长的历史年代,经历多期地质历史时期,研究难度大。因此,它是天然气地质学需要解决的重要基础问题之一,也是需要多学科协同攻关解决的科技难题。尽管国家“七五”、“八五”以及“九五”天然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对其研究和应用有重要的进展,但随着我国天然气勘探进程的加快和勘探难度的加大,有关天然气成藏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亟待深入研究。

以天然气成因理论为主导的天然气地球化学已成为独立的学科分支,其研究主要表现在天然气同位素地球化学、天然气成因机理、天然气成因类型判识和气源对比等方面(戴金星等,1986,1989,1992;傅家谟等,1990;徐永昌等,1994)。天然气同位素地球化学中以天然气各组分(甲烷、C2-C5烃类、轻烃、二氧化碳)的碳同位素组成和稀有气体(主要是氦、氩)同位素比值研究进展最快,氢同位素组成进展次之。天然气成因理论的研究,从一元成气论(油型气理论)发展成为二元或多元(油型气和煤型气、无机和有机成气理论)。徐永昌等(1994)从成油与成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入手,提出天然气成因的新模式——“多源复合、主源定型、多阶连续、主阶定名”。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天然气地质学基本理论(戴金星等,1992;徐永昌等,1994;冯福闿等,1995;王涛,1997),并在煤成气、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非烃气、无机成因气及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徐永昌等,1994,1998;戴金星等,1995;刘文汇等,1998)。

天然气成因类型判识和气源综合对比是天然气成藏研究中基础内容,从天然气组分特征、同位素组成特点、伴生轻质(凝析)油特点、含油性多个方面,提出了天然气成因类型判识和气源综合对比指标(戴金星等,1989,1992;徐永昌等,1994;沈平等,1991;黄藉中,1991;张文正等,1997)。依据天然气化学组成、碳同位素组成及其与气体湿度之间关系来判识不同成因或不同成熟度天然气的混源问题也有进展(Jenden等,1993;Prinzhofer等,1995;Laughrey等,1998;陈安定等,1994,2000;夏新宇,2000;李贤庆等,2003)。蒋助生等(1999)建立了利用色谱/质谱(生物标志物)和单体烃同位素等分析,直接进行烃源岩和油气源对比的方法。

天然气运移和聚集是天然气成藏研究的核心内容,但该研究相对较为薄弱,也备受人们的关注,傅家谟等(1992)的《天然气运移、储集及封盖条件》、张义纲(1991)的《天然气的生成聚集与保存》、李明诚(1994)的《石油与天然气运移》、郝石生等(1994,1995)的《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及其应用》和《天然气藏的形成和保存》、田世澄等(2000)的《论成藏动力学系统》、李剑等(2001)的《中国大中型气田天然气成藏物理化学模拟研究》、宋岩等(2002)的《天然气运聚动力学与气藏形成》等专著的出版,对天然气成藏研究推进了一大步。另外,近年来还加强了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藏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戴金星等,1997,2000,2003;徐永昌等,2000;宋岩等,2000;赵孟军等,2002)。

近10年来,天然气生成动力学、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和镜质体反射率(Ro)动力学的发展为天然气成藏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和手段,定量化描绘天然气的形成、运移和聚集历史,已成为天然气地质理论发展和资源精确评价的重要内容(Tang等,2000;Cramer等,2001;赵文智等,2004)。生烃动力学就是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采用实验室中快速升温的热模拟方法,再现烃源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生成烃类的过程。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就是在生烃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模拟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碳同位素的分馏规律。生烃动力学及碳同位素动力学方法将天然气生成、运移和聚集与盆地埋藏史、受热史有效结合起来,用来研究天然气生成与运聚成藏过程,目前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Tang等,2000;Cramer等,1998,2001;Lorant等,1998;刘金钟等,1998;卢双舫,1996;李贤庆等,2003,2004;帅燕华等,2003),为天然气成藏定量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节能减排内容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能源”这一术语,过去人们谈论得很少,正是两次石油危机使它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能源”呢?关于能源的定义,目前约有20种。例如:《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日本大百科全书》说:“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

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通常凡是能被人类加以利用以获得有用能量的各种来源都可以称为能源。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似的可第十六道路.

[编辑本段]分类

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来源分为3类: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

①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②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

③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温泉和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就是地热的表现。地球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它是一个大热库。地壳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层,一般厚度为几公里至70公里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它大部分是熔融状的岩浆,厚度为2900公里。火山爆发一般是这部分岩浆喷出。地球内部为地核,地核中心温度为2000度。可见,地球上的地热资源贮量也很大。

2、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类,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根据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人工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并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资源,一次能源包括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包括水、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三种能源是一次能源的核心,它们成为全球能源的基础;除此以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围内;二次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例如: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能源都属于二次能源。

3、按能源性质分,有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和非燃料型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人类利用自己体力以外的能源是从用火开始的,最早的燃料是木材,以后用各种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等。现正研究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当前化石燃料消耗量很大,但地球上这些燃料的储量有限。未来铀和钍将提供世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一旦控制核聚变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人类实际上将获得无尽的能源。

4、根据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5、根据能源使用的类型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常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由于新能源的能量密度较小,或品位较低,或有间歇性,按已有的技术条件转换利用的经济性尚差,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只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但新能源大多数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阔,是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6、人们通常按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对它进行分类。世界能源委员会推荐的能源类型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其中,前三个类型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已被人类认识的上述能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某种形式的能量。比如薪柴和煤炭,把它们加热到一定温度,它们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并放出大量的热能。我们可以用热来取暖、做饭或制冷,也可以用热来产生蒸汽,用蒸汽推动汽轮机,使热能变成机械能;也可以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使机械能变成电能;如果把电送到工厂、企业、机关、农牧林区和住户,它又可以转换成机械能、光能或热能。

7、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 凡进入能源市场作为商品销售的如煤、石油、天然气和电等均为商品能源。国际上的统计数字均限于商品能源。非商品能源主要指薪柴和农作物残余(秸秆等)。1975年,世界上的非商品能源约为0.6太瓦年,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据估计,中国1979年的非商品能源约合2.9亿吨标准煤。

8、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人们对一次能源又进一步加以分类。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反之称为非再生能源。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非再生能源。地热能基本上是非再生能源,但从地球内部巨大的蕴藏量来看,又具有再生的性质。核能的新发展将使核燃料循环而具有增殖的性质。核聚变的能比核裂变的能可高出 5~10倍,核聚变最合适的燃料重氢(氘)又大量地存在于海水中,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核能是未来能源系统的支柱之一。

随着全球各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现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更加重视对可再生能源、环保能源以及新型能源的开发与研究;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专家们会不断开发研究出更多新能源来替代现有能源,以满足全球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对能源的高度需求,而且我们能够预计地球上还有很多尚未被人类发现的新能源正等待我们去探寻与研究。

[编辑本段]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一、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

——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工业迅速发展,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建成了一批千万吨级的特大型煤矿。2006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2.1亿吨标准煤,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原煤产量23.7亿吨,列世界第一位。先后建成了大庆、胜利、辽河、塔里木等若干个大型石油生产基地,2006年原油产量1.85亿吨,实现稳步增长,列世界第五位。天然气产量迅速提高,从1980年的143亿立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586亿立方米。商品化可再生能源量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步提高。电力发展迅速,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达到6.22亿千瓦和2.87万亿千瓦时,均列世界第二位。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较快,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建设了西煤东运铁路专线及港口码头,形成了北油南运管网,建成了西气东输大干线,实现了西电东送和区域电网互联。

——能源节约效果显著。1980—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以年均5.6%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按2005年不变价格,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由1980年的3.3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1.21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3.9%,扭转了近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上升的势头。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综合效率为33%,比198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其中钢、水泥、大型合成氨等产品的综合能耗及供电煤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消费结构有所优化。中国能源消费已经位居世界第二。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中国高度重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72.2%下降到2006年的69.4%,其他能源比重由27.8%上升到30.6%。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比重由4.0%提高到7.2%,石油和天然气有所增长。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趋势明显,煤炭能源转化为电能的比重由20.7%提高到49.6%,商品能源和清洁能源在居民生活用能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中国能源科技取得显著成就,以“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为标志的基础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石油地质科技理论的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特别是复杂区块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煤炭工业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矿井,重点煤矿采煤综合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在电力工业方面,先进发电技术和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得到普遍应用,水电站设计、工程技术和设备制造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核电初步具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自主设计和工程建设能力,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增殖堆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烟气脱硫等污染治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迅速提高。正负500千伏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正负800千伏直流、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开始启动。

——环境保护取得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基本国策,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的能源政策也把减少和有效治理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作为其主要内容。2006年,燃煤机组除尘设施安装率和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近100%,烟尘排放总量与1980年基本相当,单位电量烟尘排放减少了90%。2006年,全国建成并投入运行的脱硫火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04亿千瓦,超过前10年的总和,装备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占火电总装机的比例由2000年的2%提高到30%。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中国能源市场环境逐步完善,能源工业改革稳步推进。能源企业重组取得突破,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能源投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煤炭工业生产和流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电力工业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建立了监管机构。石油天然气工业基本实现了上下游、内外贸一体化。能源价格改革不断深化,价格机制不断完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面临着重大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中国优质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了供应能力的提高;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也增加了持续稳定供应的难度;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单纯依靠增加能源供应,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加大。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相对落后的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煤炭消费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部分城市大气污染已经变成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中国能源市场体系有待完善,能源价格机制未能完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能源监管体制尚待健全。煤矿生产安全欠账比较多,电网结构不够合理,石油储备能力不足,有效应对能源供应中断和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编辑本段]中国能源形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又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发展经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隐患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自1993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其中,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其中,已被人类广泛利用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起过重要作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通常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四种。而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编辑本段]世界能源消费预测

据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 2007》预测,全球2005年到2030年间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增加55%,年均增长率为1.8%。能源需求将达到177亿吨油当量*,而2005年为114亿吨油当量。化石燃料仍将是一次能源的主要来源,在2005年到2030年的能源需求增长总量中占到84%。石油仍是最重要的单种燃料,尽管它在全球需求中的比重从35%降到了32%。2030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量将达到1.16亿桶/日,比2006年多出3200万桶/日(增长了37%)。从绝对数量上看,煤炭需求量增幅最大,与近年来的飞速增长保持一致。在2005年到2030年间煤炭需求量将上升73%,其在能源总需求中的比例也将从25%提高到28%。煤炭用量增长大多来源于中国和印度。天然气的比例适度的增加,从21%上升到22%。电力用量将翻一番,它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从17%上升到22%。预计要满足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大概需要在能源供应基础设施方面投入22万亿美元的资金,筹措所有的投资资金将具有挑战性。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人口增长最快,在参考情景中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量的74%。仅中国和印度就占全球增长量的45%。OECD国家占五分之一,转型经济国家占其余的6%。总的来看,到了2015年,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47%,在2030年占一半以上,而目前仅为41%。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所有一次能源(非水利可再生能源除外)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将增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量约有一半用于发电,另外有五分之一用于满通运输需求,其中大部分是基于石油的燃料。

[编辑本段]世界石油市场预测

1.世界石油价格

世界石油价格定义为石油精炼企业的年平均进口原油收购成本。本文描述了三种不同的油价。基准情景代表了当前对OPEC可能行为的判断,OPEC可以通过调整产量使世界石油价格维持在22-28美元/桶范围内。据估计,OPEC将是中期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供应者,因此它的产量决策将对世界油价有很大影响。世界低油价情景代表未来市场石油生产竞争激烈并且供应充足。高油价情景代表OPEC出于非经济原因,制定较低的石油产量目标,内部团结且能够形成市场垄断。

2.世界石油供应

据预测,2025年的世界石油供应将比2001年增加4400万桶/天。产量的增加不仅来自OPEC国家,也来自非OPEC产油国。然而,总增加量中可能只有40%来自非OPEC国家。在过去20年中,非OPEC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增加导致OPEC的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其历史最高市场份额 1973年的52%。新的勘探和开采技术、工业成本降低、政府对厂商的财税优惠政策都有利于非OPEC产油国石油生产量的继续增加。未来20年中石油需求增加量中的60%将由OPEC成员国产量的增加来完成,而不是依靠非OPEC产油国。预计在2025年OPEC石油产量比其在2001年的产量高出2500万桶/天。预计OPEC组织2010年的生产能力比前期预测的略少。一些分析家提出OPEC可能通过保留生产能力扩张的策略来追求价格继续攀升。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内容如下:

1、节约用水,随时关上水龙头,不让水白流。

2、少用洗洁精,大部分洗涤剂含有化学物品,会污染水资源。

3、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用电器。

4、低碳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5、节约森林,少用一次性物品。

6、选购绿色食品,认准绿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