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2.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结构是什么?

原油价格和天然气价格_原油与天然气价格关系

现货天然气是现货原油的衍生品,由于国家现在对原油的管控力度加大,所以很多交易推出现货天然气的产品替代原油。现货天然气价格波动上来说是原油的两倍,交易规则和现货原油是一样的。

1、20小时交易。交易机会多而且白天上班不耽误,晚上下班照常能理财。周一早8:00至周六凌晨4:00为交易时间,原油实行20小时交易机制。

2、T+0交易制度。最灵活的交易制度,即时买卖。T+0优势在于当天买入卖出,当天就可以数次交易及平仓。投资者应根据行情走势、科学的利用T+0指导操作。

3、双向交易。预期会涨,做多;预期会跌,做空,双向都能赚钱!双向是指做多做空两个方向,预期上涨,则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平仓;预期下跌,则高价卖出,低价买入平仓。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说到天然气,这个大家肯定不陌生,这个南方人做饭日常用的是液化气,也是天然气的一种,北方很多地区现在的取暖用的是天然气,还有就是目前全国的绝大数地区城市的日常生活都是在用天然气,那么我相信大家肯定是很关心天然气的价格。这当然是目前的情况,以前咱们国家呢,咱们国家以煤炭为主,取暖或者日常生活都是以煤炭为主,因为早期国家在天然气的开发没有太多的重视以及当时的技术没有达到现在这么高的水平。那么我就来关注一下现在的天然气的情况:

这是最近美国天然气期货的价格走势图,图上我们不难看出,从今年的2月份开始,这个天然期货的价格出一个相对的历史低点一路上涨到现在,日常生活中天然气价格应该是持续上涨的,这个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原油的价格不是在跌吗,为何天然气的价格在上涨呢?

首先我们来讲解一下天然气的形成,天然气和原油、煤炭一样这个都是自然形成的 ,一种是跟原油一起共生的,叫伴生气,一种非伴生气,伴生气呢是跟原油的开量有关,非伴生气呢,就是纯属储存在地球上的,那么原油的开量上去,这个天然气的开量也自然而然上去了,这个库存增加的情况下,这个尤其这个夏天使用量不会是一个高峰期,那么这个在本身使用量不是过分增加的情况下这个价格肯定很难有所表现,为何今年表现这么好呢?

一是原油期货的上涨,这个成品油的价格在最近一段时间一直维持一个连续上涨的态势,成品油的价格都回到了一个高点的价格,从而最近公布的国内汽车使用量数据不是很理想:

数据显示这个汽车销量明显下滑,但是新能源车的销量在上涨,这个就是成品油价格上涨之后,造车大家现在都在寻求新能源的,插电混合动力的,或者出电动的,那很多人说了这个跟天然气价格有什么关系,这个是由电力来供应的,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我们国家以火力发电为主,之前的火力发电的主要能源是煤炭,但是这两年污染严重以及国家搞的西气东输,从而增加了天然气的发电,从而带动了天然气价格上涨。我相信在我们国家其他城市像河南、江西、湖南等地,很多的出租车使用的是液化气,一是液化气的成本本身就比成品油的价格便宜。二是由于油价的上涨,造成大家在改成油气共用的,从而以期待这个代替原油。

其次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政策,国家在大力发展这个煤改气,以及油改气,主要的原因是环保,因为使用天然气呢这个燃烧之后对大气的污染是相对于煤炭和油来说是最低的,并且也是最环保的,所以院在今年了发布《院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自2018年8月30日起实施。其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发展天然气,当然以及用气的规划等等,从而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准备,说到这个政策,今天早上我在接到家里的电话,国家为了减少污染尽量不让老百姓使用煤炭取暖,这个使用天然气以及这个天然气改革线路铺设,现在的政策抽签,如果抽中的家庭,每天使用的电费便宜1毛5,从这个细小的政策不能看出国家在大力发展环保新型能源的使用决心,从而也会大大的增加天然气的需求,在当下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开量还没有完全上来,这个价格肯定是必然的上的。(声明一点我家属于平原地区。)

再次就是我们国家是全球这个天然气储备的国家:中国天然气量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西盆地。同时,中国还具有主要富集于华北地区非常规的煤层气远景。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天然气。专家预测,总量可达40-60多万亿立方米,是一个天然气大国。我们有这么多的储备为何不用,为何还要大量依靠进口解决原油呢,我们肯定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或者尽可能的替代原油,让更清洁环保的天然气走向人民的生活中去,所以在未来很长时间天然气的价格会属于一个上涨的态势。

5

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结构是什么?

石油和天然气市场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化市场。虽然V.I.Vysotskii和A.N.Dmitrievskii乐观地估计,目前全球可开油气为5547×108t石油和634.3×1012m3天然气[42]。但是,因为油气的稀缺性、禀赋的不均衡性,以及卖方市场的特殊性,致使石油和天然气产品被国家垄断,其销售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使得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受控于这些国家或其组织。那么,价格变化规律也不例外。而油气价格的波动将会给石油进口的成本管理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经济风险增加。

另外,石油价格与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据IMF公布的数据显示,原油价格每上升10%,全球的GDP会减少0.10%~0.15%[47]。2005年原油国际价格较2004年上涨42.1%,世界经济因此减缓了0.8%[48]。因此,说明油价的波动将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战略油气储备的价值。另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这将关系到中国石油进口的经济安全性。

1.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分析

近30年来,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变化波动很大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的交易价格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其他特征。

一是不同地方的石油交易价格差别较大的同时又具有地域代表性。就BP公司2010年的世界能源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来看,4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石油交易价格,即迪拜(Dubai)、布伦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萨斯(West Texas Intermdiate,W T I)。它们分别代表着中东、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的石油交易价格。基本呈现前者的石油交易价格最低,西德克萨斯价位较高的规律。但是,2005年以后福卡斯取代了高油价地位,2011年和2012年西德克萨斯取代了低价位地位(图6-3)。这与该地区的石油需求状况和油质水平挂钩,2007年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地石油交易价格差从7.09美元/桶(2008年)降到1.96美元/桶(2009年)。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国的页岩气的开发利用,这个石油替代品对其价格的影响非常明显。

图6-3 1980-2010年世界石油交易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二是不同地域的石油交易价格差在不断地加大,同时显示价格差与价格水平有一定关系。1980年到1989年间平均价格差为2.10美元/桶、1990年到1999年为3.09美元/桶,而到了2000年至2009年间就上升为4.91美元/桶。利用1980年至2011年间迪拜(Dubai)、布伦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萨斯(WTI)的石油交易价格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年的石油交易价格极差值(图6-4),其也显示世界石油价格地区差别不断加大的趋势,尤其是21世纪以来更加明显。

图6-4 1980-2010年间世界石油交易价格极差变化趋势图

三是世界石油价格在2008年达到有史以来创纪录的油价147美元/桶。虽然2007年以后至今欧洲和美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呈现负增长,能源消费随之下降,但是经济发展受人关注地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不容置疑在该时期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由此也带来了对石油需求量的提高,石油使用量的增长也就从西方转向亚洲,世界对石油的总需求量增长还是基本没变,致使石油价格在该时期下降程度超出估计。

里卡多战略咨询公司在2011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影响世界市场油价的主要因素分为供给因素、需求因素等。包括OPEC的产能、配产政策,以及石油公司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行为等[49]。

2.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油价变化关系分析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的大起大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最直接途径就是中国进口石油量(表6-6)。

表6-6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油价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综合统计年报1990—2008,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8-2013,中石油网,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中国的石油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从1993年开始出现不平衡以来,就不得不依靠石油的进口来弥补其差额。因此从1994年至2012年间,表6-6数据就显示随着中国年需求量的迅速提高则从国外进口石油的量逐年攀升。1996年比1994年增加了近7倍,而2004年比1994年增长了60多倍。从2000年以来,中国年进口量比20世纪90年代增长速度加快,尤其是2008年以后(图6-5)。2000年5.1294×108桶到2007年的11.9109×108桶,8年时间增长了1.32倍(表6-6)。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有3个较为明显的增长台阶,2000年、2004年和2008年(图6-5)。中国有如此强劲的石油进口需求,那么国际油价与其关系非常值得研究。

图6-5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相对较高地区代表为西德克萨斯和布伦特价格。以此为代表,与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变化规律总体趋势比较。由此(图6-4)显示,总体趋势是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升,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不断提高。但是2000年至2002年,随着布伦特石油价格降低,中国石油进口量却有所减少;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却一直快速增加。这可能与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完工进入注油期有关。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趋势和世界油价相对较低的地区代表价格迪拜和福卡斯的变化规律与前基本相同。

从中国石油进口价格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比较来看,2000年至2003年间,中国进口石油的平均价格基本与国际油价的最高值持平,以后该问题有所缓和(表6-7,图6-6)。但是这个平均价格是由不同品质的原油进口金额平均而得,若低质低价的原油进口的多,那么平均价格就会下来。所以这还不能说明中国原油的进口完全抓住了国际原油市场最低价格机会了,只是已有这种倾向。

表6-7 中国石油进口平均价格与油价变化趋势 单位:美元/桶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注:平均进价由进口量与金额计算而得。

图6-6 中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与国际油价比较(数据来源:中国国土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时国际油价就上升,当然这本身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只要中国石油进口需求加大,国际市场就会提价;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认为中国的石油需求对国际油价已经有了影响的力量。前者对于中国发展经济,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地位等都为威胁因素,后者则说明已有了影响市场的机会。所以应该想办法取措施,抓住该机会,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际名声的提高。

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的结构影响着当前与未来液化天然气的交易,其关键要素包括大西洋区域和太平洋区域之间的价格差异。当今的市场变化趋势液化天然气可在全球范围内用船运输,尤其是海运船运输。液化天然气的交易以一个供应者和接收终端之间的供销合同(SPA)为标志,也可由一个接收终端与一些最终使用者之间的销售合同(GSA)来完成。绝大多数合同条款为目的地船上交货或工厂交货合同,这意味着销售者负有运输的责任。但由于造船价格低廉,购买方也会选择可靠而稳定的供应方式,越来越多的合同条款为离岸价格,在此条款的约束下,购买方负责运输,购买方可以自己的运输船或与独立的航运公司签署长期合同来完成液化天然气的运输。用于长期交易的液化天然气合同在价格与体积方面都相对灵活。如果每年的合同供应量固定不变,则买方必须购买产品,即使在自己不需要时,也必须为产品付费。液化天然气的合同中,价格限定为亨利枢纽现货价格,而亚洲地区的绝大多数液化天然气进口合同中,是由一种名为“日本原油鸡尾酒(Japan Crude Cocktail,JCC)”指数公式换算出的原油价格来定价的。在亚洲液化天然气的SPA中广泛应用的价格结构为P液化天然气=A+B×P原油,式中A为代表各种非石油的因素,但通常是通过谈判而获得的,在这一水准上可以防止液化天然气的价格下跌到某一数值以下。因此,它的变化与石油价格的波动无关。船上交货合同的典型价格为0.7~0.9美元。B为油价指数的一种等级;典型的值为0.1485或0.1558,原油通常以JCC来标注。P液化天然气和P原油的单位为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有许多公式,如一种S-曲线所划分的某一特定石油价格上半区与下半区,据此可以推测抑制高油价对买方的冲击以及低油价对卖方的冲击。随着中国、印度和美国对石油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石油价格一路飙升,液化天然气价格随之跟进上扬。20世纪90年代中期,液化天然气是买方市场。在买方的要求下,SPA开始在体积和价格方面表现出某些灵活性,买方拥有对合同供应量上扬与下降的灵活性,短期SPA的影响时效不足15年。与此同时,对货船与套汇交易的转换重点确定也是允许的。进入21世纪,市场偏向卖方。然而,卖方已经更加老于世故且复杂化,目前也正提出分享套汇机遇,而且正在远离S曲线的价格体系。然而,虽然人们已经围绕着油气输出国组织的创立进行了大量的研讨与分析,但是,天然气的欧佩克当量与俄罗斯和卡塔尔这两个世界第一和第三的天然气拥有者似乎相悖。如果确定了某一点,市场将依然在买方与卖方之间来回摇摆,至2008年,市场似乎向卖方倾斜,2009年,这种倾斜就偏向了买方一侧,由于与需求量增加相应的液化天然气供给的增加使得2010年将完全成为买方市场。到2003年之前,液化天然气的价格紧随石油价格。从那时开始,输送到欧洲和日本的液化天然气价格低于石油的价格,虽然在合同中,液化天然气与石油价格之间的连接依然十分紧密,但目前在美国和英国市场的价格先是飙升,随后由于供给与储存的变化而又下跌。然而,从长远来看,分析数据表明,在美国、亚洲北部和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正趋于一致。所以,虽然当前在北亚、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天然气价格的差异较高,但价格的套汇将会使全球市场上的液化天然气价格趋同存在。然而,当下液化天然气是卖方市场(对此,净价是价格的一种最佳估计)。买方与卖方之间的市场风险平衡关系正在发生改变。是液化天然气交易中的灵活性增加,在整个价格链上,液化天然气的价值有下降的趋势,液化天然气市场不断有新的参与者进入。大西洋区域与太平洋区域的液化天然气交易量不同,这将继续影响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价格体系以及合同的款项。太平洋区域的能源进口国几乎全部依赖液化天然气,而大西洋区域的消费国则利用本国生产的液化天然气和管线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以满足自己的天然气需求。目前的液化天然气市场的变化已经朝着增强灵活性的方向发展。合同中对价格与体积的要求也十分宽松,而且可以对短期需求进行谈判,此外,液化天然气船运中的灵活性也使得短期输送合同量呈增长的趋势。

液化加工、船运和再气化的费用已经下降,生产者的投资费用也下降了。由于液化天然气市场主要由长期合同驱动,这种合同具有与石油产品相关的价格机制因素,然而,较低的加工操作费用并不能促使液化天然气的价格下降,至少短期内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大西洋区域绝大多数国家的本地产天然气供应充分,管线输送十分便利,但对于液化天然气的运输就比较困难,结果,进口到大西洋区域的液化天然气就增加得十分缓慢。与国产的天然气供应和管线进口量相比,液化天然气在美国与欧洲市场上的份额依然很小。而在太平洋区域——日本、韩国和省(这些国家和地区,自产的天然气量极少甚至不产,而且没有管线天然气的进口)的情况完全相反。由于在太平洋区域当前的液化天然气进口者们依然没有自产的或管线进口天然气,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这些国家和地区把购买力转向石油时,它们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也迅速增加。在太平洋区域,与价格相比,人们更加注重能源供应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