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为天然气,为何美国的价格要远远高于俄罗斯?

2.美国德州的天然气价格暴跌,是什么在影响天然气的价格?

3.中国价格翻三倍转售俄美天然气给欧洲,是“趁火打劫”还是“雪中送炭”?

4.美学者:“美国优先”政策令美欧争吵公开化

5.欧美天然气价格变化太大了,天然气价格变成负数,重创了谁?

欧洲购买美国天然气价格_欧洲的天然气价格

德国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不买俄罗斯的天然气,然后用十几倍的高价从美国买。

然而其实是从中国手里买,因为中国之前和美国签过一个20年的天然气售卖合同,于是中国转手就

把“美国天然气”卖给了欧洲国家,然自己再从俄罗斯买打折天然气。

我以前以为欧洲把自己点了给美国取暖,现在发现欧洲是把自己点了给中美俄取暖,温暖全世界。

放着“北溪2号”不要,现在北溪管道被炸,不得不要美国的高价天然气,但是TM的这个美产天然气。

居然可以从中国买,中国1块买进,15块卖出去,只要产地填美国,鬼知道是哪家的天然

气啊。这天然气难道还有什么血统、味道、品格不成?还分什么高贵、卑劣不成?放着欧亚大陆大联合不干,非要跟着美国当狗,总想着搞残了俄罗斯,美国吃肉自己可以喝口汤,结果发现自己才是那只大肥羊。制裁制裁,原来是制裁自己,德国的天然气、石油、煤炭依赖俄罗斯,德国的粮食依赖乌克兰........

不只是能源,现在德国超市面粉面包都限购了,还在充老贵族呢。

谁都知道,美国的页岩气并没有管道通往欧洲国家,故而说,需要用大型货船,而且还是专业的船

只进行运输,这样以来,就增加了美国页岩气的成本,而且量上也达不到欧洲国家的要求。?

故而说,一直以来美国虽然想独吞欧洲这块蛋糕,但拿不下来的主要原因。而现在,美国借助俄乌爆发战争,对俄罗斯加大力度打压制裁,加上溪管道被炸,这才能使自己的页岩气首次超越了天然

气的量。

美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心里清楚得很:我到处煽风点火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可不是为了玩

命。既然欧洲国家选择了使用美国的高价页岩气,那么,他们国家的燃气价格方面短时间内很难落下来

了!这才是欧洲国家最头疼不说,还很难解决掉的问题。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罢了!自己默默

承受吧!

所以德国这一招,杀敌一千,自损一万。当前的德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在经济与民生层

面,德国需要“北溪二号 ”,在安全层面,它又不得不受制于北约和欧盟。目前欧洲也在面临着

日益推高的能源价格,通货膨胀也在走高。而美国现在开启了美元加息 周期,多种情况叠加,收割欧洲的行动已经举起了镰刀。现在,欧洲自己关上了跟中国进行投资合作的大门,又亲手关上了跟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的大门。

后面他们就要独自面对美国的收割了。他们乐意,谁也帮不了他们了。因为美国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欧洲的后现代政客们脑子里是没有“合作共赢”这个回路的。

它们搞不清楚一点,购买俄气并不是对俄妥协,而恰恰是把俄国绑在自己脚边的保险措施之一,这

种互相约束的模式是最稳定和安全的。

甚至可以更直接的说,俄罗斯国内能够从这种交易中受益的人越多,俄罗斯就会越驯服。这等于放弃了所有安全措施,对俄罗斯进行松绑(所以俄国的石化财阀们纷纷开始“自杀”),并

且把身家性命压上了美国开的赌局。

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你欧何德何能,何凭何据,能像约束俄国那样约束美国?

没有,你欧就只能单向被美国约束。

这叫主奴关系。而奴隶,也配和主人谈价格么?

不过我就觉得这样很好。

这样的奴隶欧洲,是最适合当公娼的(言出 )。凭什么只有东欧当子宫?

等大众博世西门子 跑路,我看德国也可以当子宫嘛。

欧洲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欧洲的好日子,还长着呢。德国作为俄乌冲突最大的冤大头,追随美国有多紧,被美国伤害的就有多深。

德国敢说第二,估计没有一个国家敢说世界第一。?

很简单,因为俄乌冲突,德国只能追随美国进行各种制裁,俄罗斯的市场没有了,俄罗斯人的友谊

也没有了,最头疼的是连俄罗斯的天然气也没有了,德国人在挨冻,德国企业在关门,稍微援助乌

克兰慢了一点,德国还遭到乌克兰和美英的各种奚落。最新的消息,俄罗斯又通过奥地利的管道,向意大利恢复供气了。意大利选出了新,这应该也

是普京对意大利释放的新信号。北溪管道被炸,美国人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俄罗斯也在不

断出奇招,还放出“北溪-2”备用管可供气的风声。

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了。我总觉得,天然气问题,是德国和欧洲最大的软肋,而民生又是最大的政治,普京也看在眼里,不排除俄罗斯和德国,突然又对上了眼,在天然气问题上取得突破,那将彻底改写当下的地缘政治格局。

天然气是俄罗斯的牌,也是美国的牌。但换一个角度看,何尝不是德国的牌?打得不好,那自然就

是冤大头;但就怕德国打得太好,美国人也发急,德国真反了你,小心我把北溪备用管道也炸了。

运送到德国的美国天然气民主含量高,是自由、绿色的

天然气。对德国重启核电站、火电站表示担忧,认为德国的重启行动是鲁莽的,希望德国

慎重考虑能源问题,在重启核电站、火电站的程序上更加透明,更加开放。

德国当地的环保组织对今年冬天德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表示担忧,对柏林重启核电站的行为感到愤

怒,并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止核电站的重启。

同为天然气,为何美国的价格要远远高于俄罗斯?

价格飙升、企业倒闭、民生困顿、经济放缓?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部分欧洲国家盲目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而自酿苦果,绿色转型之路受挫,深陷能源危机无法自拔。美国则趁机大肆牟利,将“欧洲之危”变为“美国之机”,令欧洲处境愈加窘迫。

行人经过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总部大厦。(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欧洲购气美国渔利

严冬将至,大批美国液化天然气船涌向欧洲。随着天然气价格飙升,美国能源公司和贸易商赚得盆满钵满。行业数据显示,9月共有87艘货船装载着液化天然气从美国港口出发,70%的目的地是欧洲。

“近乎疯狂”“难以置信的利润”?英国沃泰克萨咨询公司能源分析师菲利克斯·布斯如此评价。按照测算,8月欧洲天然气价格高点时,单次运输一船液化天然气就可净赚1亿至2亿美元。

能源供应短缺,四处找气节能;通胀屡创新高,迈进两位数;经济滑向衰退边缘?随着对俄制裁反噬效应显现,欧洲国家不得不承受追随美国的严重后果。

与此同时,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影响,欧元对美元汇率跌至20年来新低,推升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给欧洲带来高额账单;能源危机下,欧洲工业陷入企业外迁、产业转移困境,而美国凭借较低能源价格和补贴措施成为承接产能的主要目的地。

趁火打劫,唯利是图。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峰会后公开指责美国在国内低价卖油、对欧高价倒货的做法,称美国从地缘政治争斗中获取超额利润;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暗指美国借乌克兰危机横财;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直言,欧洲的制裁砸中自己的脚,“是时候与美国谈对俄制裁的后果了”。

这是德国柏林拍摄的一户居民家的天然气账单和一些欧元钱币。(新华社记者任鹏飞摄)

杯水车薪怨声载道

为降低企业能源成本,意大利中部陶瓷厂工人工作时间调整到了能源价格相对较低的清晨。当孩子还在熟睡,父母已出门上班?这是欧盟委员会冯德莱恩讲述的欧洲人应对能源危机的“范例”,也是当下欧洲人无奈的真实境遇。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称,此次能源危机堪比上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欧尔班指出,欧洲在大规模能源危机下正“缓慢失血、濒临死亡”。

为应对困境,欧洲多国出台一系列补贴、减税政策及限制能源价格等措施,但依然不能确保欧洲安然过冬。

与疫情暴发前相比,欧洲天然气价格最高时上涨超过10倍,即使近期有所回落,也远高于长期平均水平。受此影响,民众购买力严重下降,消费者信心处于历史低位;成本激增也导致工业产出下降,外界对欧洲经济陷入滞胀的担忧前所未有。

德国安联贸易公司研究报告显示,欧洲能源密集型企业遭受沉重打击。如果能源危机加剧,明年欧洲企业破产率或将高达25%。

近几个月来,捷克、德国等国接连发生抗议活动,反对欧盟对俄能源制裁,要求抑制电价、确保供应安全。匈牙利最新民调结果显示,66%的受访对象认为对俄制裁使欧洲国家受害更甚。

同时,欧洲各国能源结构差异大,需求不一,在面对危机时首先“自顾”,导致欧盟内部矛盾丛生,应对能源危机的联合举措久拖未决。

回顾历史,能源问题总与欧洲命运相连。当年,欧洲国家因煤钢走到一起,如今又因油气而嫌隙纵横、分歧尽显。能源危机犹如一面镜子,“多速欧洲”在其映照下,呈现出愈加光怪陆离、复杂多变的色彩。正如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政策研究员帕维尔·泽卡所说,这个冬天或许把欧洲共同的归属感及互信也“冻住了”。

这是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处热力发电站。(新华社记者逯阳摄)

权宜之计贻害无穷

为应对能源供应紧张局势,多个曾大力呼吁弃煤的欧洲国家重开煤电厂、支持煤电项目;法国重启境内的核反应堆建设,核电建设提速;欧洲议会表决支持给天然气和核能贴上“绿色标签”?

尽管欧盟官员称这些措施只是解决过冬问题的“权宜之计”,但分析人士指出,欧盟在减排问题上频频“开倒车”,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还会影响能源转型进程,令其“绿色雄心”大打折扣。

“重启或加大力度使用火力发电厂的决定非常有问题。”斯洛文尼亚能源专家托米斯拉夫·特卡莱茨对新华社记者说。

分析人士指出,建设天然气进口相关基础设施、签订购气合同、引导资金投入化石能源和核能领域都是长期规划,无法说变就变,必然会挤占能源绿色转型的,造成欧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不降反增。

关注能源转型的非组织“监管援助项目组织”欧洲项目主管简·罗斯诺指出,一旦化石燃料基础设施到位,企业会希望尽可能长时间使用这些资产,以确保获得投资回报。

无论如何,欧洲这个冬天注定不好过。那些欧盟口中尚且“来得及”的能源转型,欧洲企业和民众显然已经“等不起”了。(参与记者:唐霁、周_、朱晟、潘革平)

美国德州的天然气价格暴跌,是什么在影响天然气的价格?

美国提高天然气的价格,是为了赚钱,美国有限制一些国家购买伊朗的天然气,使得伊朗的天然气无处可售,然后自己低价买回;还有一个原因也有受美国国内的天气影响,严寒天气导致天然气涨价。

美国在贸易战中提高了天然气的价格,美国的天然气比俄罗斯贵了足足三倍,从去年开始许多欧洲国家也看清了状况,选择俄罗斯天然气了。

在去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拜访西欧国家,这一趟努力也没有白费,欧洲国家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但是印度却选择仍然购买美国天然气和石油,不得不说美国还是很有推销的能力。

为什么美国的天然气如此昂贵呢?这是美国的手段,美国在贸易战中故意提高天然气的价格迫使西欧国家购买,而且还嫌西欧国家买得少了,只是没想到,西欧国家买不起了,转眼去购买了俄罗斯的天然气。

还有就是美国不让各国去购买伊朗的石油天然气等,但是美国又给一些国家购买的权利,美国这样做是为了给伊朗一点颜色看看,但是又不能做的太过分,所以给一些国家购买权利,也体现了美国的慷慨大方,真是一手好牌啊,然后自己再将伊朗天然气低价买回,再高价卖出。

当然天然气的涨价也有受美国国内的天气影响,严寒天气导致天然气涨价。但是美国的天然气并不是很缺乏的,因为美国开的技术是成熟的、成本都是很低的。

中国价格翻三倍转售俄美天然气给欧洲,是“趁火打劫”还是“雪中送炭”?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然气价格是指市场上天然气的价格,它与市场上天然气的供求变化直接相关。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低排放的清洁能源。天然气是石油工业中仅次于石油和煤炭的最重要的能源形式。

天然气状况。

天然气状况直接影响天然气价格。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在减少,天然气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限制。我国天然气丰富。目前,我国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的1/4,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天然气储量在增加,但产量却在逐年减少。

天然气消费结构。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倡导环境保护。天然气作为一种能源,可以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从而大大增加了环境污染问题。天然气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可将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减少近100%,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50%,并有助于减少酸雨的形成,使全球环境平静下来.温室效应,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受此影响,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价格逐步上涨,总体上天然气价格逐渐下降。天然气将逐步回落,天然气价格将下降,将逐步回归理性。

受宏观经济因素。

天然气价格会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而波动,也会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波动。世界经济衰退减少了能源需求并影响了经济增长放缓,从而影响了全球天然气需求。能源危机导致能源进口下降,进而对天然气价格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天然气市场受天然气进口国家和地区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较大,价格受宏观经济因素变化影响较大。

美学者:“美国优先”政策令美欧争吵公开化

我认为肯定是“雪中送炭”,虽然出售给欧洲的燃气价钱比进价高了一些但是,燃气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成本叠加,而且我们也不可能平进平出,肯定是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赚一些的,综上看中国价格翻三倍转售俄美天然气给欧洲,无疑是“雪中送炭”。

中国将过剩天然气卖给欧洲,解决欧洲燃眉之急

欧盟为了制约俄罗斯不要俄罗斯的新能源天然气,导致俄罗斯的天然气价钱成倍增长,现在欧盟各国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傻了眼,中国将一些用不完的天然气卖给了欧盟一些国家,虽然价格贵了些,但是确实能解决欧洲的燃眉之急,甚至还有一些媒体表示此举欧洲是非常的。

欧洲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制裁,欧洲现在有非常严重的能源危机,欧洲为了出现能源不够用的情况正想准备天然气,这样抢买天然气的行为导致了能源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中国虽然看似三倍成本出售了天然气,但是刨去成本后也是欧洲各国能买到很便宜的能源了。

中国此举是雪中送炭,被媒体誉为“白衣骑士”

中国和俄罗斯有长期的天然气供应,我国每年都会从俄罗斯买入大量的天然气,而今年我国还加大的购买力度,所有有过剩的天燃气也是因为此举,现在把过剩的天然气卖给了欧洲对欧洲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如果欧洲想以同样的钱直接从俄罗斯购买是肯定达不到的,这样看我国转卖过剩的天然气是雪中送炭,绝非是趁火打劫。其实欧洲那些政客如果不制裁俄罗斯可以直接从俄罗斯买入低价天然气,可以现在为了制裁只能自食其果。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还以检修天然气运输管道为由,将“北溪-1”号天然气输送管道停掉,这无疑会更加加重欧洲天然气能源的紧迫感,现在中国出售过剩天然气对欧洲是非常有帮助的。

欧美天然气价格变化太大了,天然气价格变成负数,重创了谁?

参考消息网12月9日报道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12月5日发表美国西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爱德华·奥尔登撰写的题为《的“美国优先”经济政策可能让美欧产生裂痕》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自从乔·上任总统以来,华盛顿及其欧洲盟友度过近两年的蜜月期,如今双方却开始围绕经济政策出现严重分歧。如果不能巧妙处理这些裂痕,对全球经济秩序的新愿景——也就是美国与欧洲和亚洲的盟友及伙伴合作,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野心——可能退化为不同经济集团彼此竞争的世界。

咕哝了几个月以后,这场口角上周突然公开化。欧盟负责内部市场的委员蒂埃里·布雷东宣布,他将退出本周在马里兰州举行的美国与欧盟贸易科技委员会会议,这个委员会是协调美欧经济政策的关键机构。他说,会议的议程“不再给许多欧洲工业部长和企业关心的问题提供足够的空间”。他指的是欧盟抱怨美国为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提供新补贴,这些补贴对欧洲汽车制造商和其他企业不利。他说自己将转而关注“维护欧洲工业基础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法国总统马克龙上周在华盛顿出席疫情暴发以来白宫举行的首次国宴。他说,美国的补贴“对美国经济非常有利,但没有与欧洲经济适当协调”。

当地时间12月1日上午,在白宫为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欢迎仪式

在马克龙此次访问以前,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指责美国奉行中国式的产业政策。

这些引发争议的补贴是美国国会今年早些时候通过的两项大规模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的部分内容。欧洲***认为,这两项措施都对美国公司提供不公平补贴,加剧欧洲大陆面临的竞争力挑战,还可能迫使欧洲与美国和中国展开代价高昂的补贴竞赛。

荷兰上周也公开回击美国的施压:美国敦促荷兰的主要芯片制造商ASML和ASMI公司切断与中国的关系。美国发起一场全面行动,阻止向中国出售高端半导体和芯片制造设备,但尚未说服日本和荷兰等盟友支持。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大臣米基·阿德里安森斯对《金融时报》说,荷兰对与中国的关系“非常积极”,欧洲和荷兰在控制对华出口方面“应该有自己的战略”。

更长远来看,争端集中在工业政策相互矛盾的目标上。一方面,美国希望建立强大的供应链,减少中国在向未来产业提供关键技术和投入上发挥的作用。这需要与盟国密切合作——称之为“友岸外包”,以防止浪费的复制并确保供应有更大弹性。另一方面,迫切希望看到以美国为基地的制造业得以复兴,认为制造业的丧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竞争,会削弱美国的安全,损害美国经济。

制造业岗位的丧失也削弱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威斯康星州等工业摇摆州选民对民主党的支持。美国的每一项新措施都对在美国的公司有利,而不是欧洲或其他亲密伙伴。

担心的不只是欧洲人。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正试图保护平等对待贸易伙伴的原则,这是75年来贸易多边主义的核心。她在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发表演讲时说:“许多国家不想在两个集团之间做出选择。”她警告说,“政策引发的脱钩旨在提升复原力和安全,但可能最终会让人觉得以脱钩本身为目标”。

坦承,这项立法存在“缺陷”,应当予以纠正。但是,有些情况目前还不清楚,比如《通胀削减法案》有关向自由贸易伙伴生产的商品提供补贴的说法是否会扩及欧盟。

此外,国会和以及钢铁和太阳能等行业中的许多人信奉这项法案中的“美国优先”原则,认为美国早就该复兴制造业了。他们将阻挠对这项法律做出过于宽泛的解释。

延伸阅读

马克龙从美国回去后,欧洲人决定不忍了

中新网12月7日电近期,面对美国,欧洲***坐不住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前几天对美国的国事访问,被认为是欧美避免滑向“贸易战”的“最后机会”。但按照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贝恩德·朗格的观点,如今看来,想要靠谈判避免危机已然徒劳,欧洲有必要发起反击,到世贸组织“状告”美国了。

口口声声承诺恢复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美国,怎么老让欧洲盟友“做噩梦”?

美国出招,欧洲为难

几个月前,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对企业打出一张极具诱惑力的“王牌”。

从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投资到电动汽车、电池及相关配件生产等,2023年1月起,只要是主要生产环节在美国境内完成的绿色产业,就有免税“大礼包”奉上,奖励高额补贴,10年内拨出高达4000亿美元。

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价格暴涨,早就让欧洲商家不堪重负,美国此时抛出巨额优惠,欧洲大小企业怎么可能不“疯狂心动”?

不仅是欧盟经济领头羊德、法两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企业,也纷纷加快将产业布局转移到大洋彼岸。

在欧盟官员看来,美国使出这一招,就是在为难欧洲。他们纷纷指责美国搞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将加剧欧洲工业生产萎缩。

10月时,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要与美国就法案深入讨论,他担心美国的做法将引发“一场巨大的关税战”。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一针见血,认为美国正“搜刮”欧洲。

11月,马克龙两度亲自出马,在爱丽舍宫设宴,一次召集了法国制造业巨头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大户,另一次叫齐了爱立信、沃尔沃、联合利华、阿斯利康等一票欧洲“头部企业”负责人,目的只有一个——恳请大家将生产线留在欧洲。他还重提萨科齐时代的“购买欧洲产品法案”,期望与美国分庭抗礼,挽救欧洲的再工业化进程。

法国还决定与德国联手反击。当地时间11月22日,两国达成联合声明,共同打响欧洲经济“保卫战”,宣布将守护欧洲工业,联合抵制美国这一法案。

给了面子,少了里子

在此背景下,马克龙开启了“叙友谊”和“求公平”的访美之旅。

马克龙的任务之一,是向表达法美关系之牢固;任务之二,是传达欧洲的诉求,呼吁美国不要用“咄咄逼人”的《通胀削减法》,来惩罚欧洲。美国“政治”网站披露,马克龙此行是代表欧盟27国意见,试图说服纳墨西哥、加拿大模式,给予欧洲部分行业豁免。

面对美国国会议员,马克龙激烈抨击美国损害欧洲利益的行为,但在与会谈时,他的语气明显缓和。法国希望被美国“当成一位好友来尊重”,马克龙说,“一个强大的欧洲盟友符合美国利益”。

然而,现实很骨感。在会谈中允诺法案可作“微调”,以回应欧盟关切,但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此后又表示,不会寻求让美国国会修法。

马克龙虽获价值50万美元的白宫国宴款待,赢了面子,欧洲却没找回“里子”。

被美国“摆了好几道”

这几年,法国和欧洲的确被美国摆了“好几道”,马克龙此前多次批评美国损人利己,也有据可依。

第一回合:抢潜艇大单

2021年9月,美英澳成立小集团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把法国一脚踢开,撬走法国为澳大利亚建造12艘潜艇的“世纪合同”,马克龙气得召回驻美、澳大使。

其后亲赴法国驻意大使官邸会晤马克龙,外媒称双方“和解”。

第二回合:天价天然气

乌克兰危机开始以来,美国要求欧洲盟友共同制裁俄罗斯,导致欧洲陷入能源危机,不得不转买美国天然气。美媒《商业内幕》援引估算数据称,从美国购买6000万美元一船的液化天然气,运抵欧洲时价格飙升至2.75亿美元,一艘船获达逾1.5亿美元。

2022年10月,马克龙在巴黎一场企业家大会上喊话美国和挪威,称它们以其国内价格的3到4倍对欧洲国家出售天然气,“这可不是友谊的真谛”。

第三回合:排外“小圈子”

2022年11月,G20峰会在印尼举行期间,马克龙就美国“印太战略”、AUKUS把法国排除在外,再度表达不满。

第四回合:《通胀削减法》

实际上,在G20会议期间,马克龙已经提起美国《通胀削减法》对欧盟经济的消极影响,此次访美,这一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

但当马克龙从美国回去后,欧洲人发现,一切并没有改变。

评论认为,马克龙对解决分歧“有信心”,其实只是一种外交表态。如美国果真将欧洲国家纳入补贴范围,只会增加欧企在绿色投资上对美国依赖,不符合“欧洲自主”的长远目标。

“欧洲自主”,如何反击?

究其根本,“欧洲自主”,就是欧洲脱离对美国的依赖。这是马克龙执政以来的努力目标,也是欧洲多国越来越强烈的共同意识。

此前,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用行动表达不满。他认为美国“不够重视”欧洲所提问题,拒绝访美出席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峰会。

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财务发言人费伯,主张对美国取强硬方针。他指出,如美国在贸易保护主义道路上一意孤行,欧盟将不得不“将所有酷刑工具摆上台面”,“这肯定是‘核选项’,当下没人想看到这样的局面”。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朗格敦促欧盟当局,就美国的行为尽快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朗格定在欧美谈判期间或可就《通胀削减法》实施达成“一些小的变化”,但他不认为在本质上会有太大改变。

12月4日,欧盟委员会冯德莱恩发声,直指美方政策“扭曲市场”、分裂全球供应链,认为欧盟须取行动,重新评估全欧资金供给,平衡美国《通胀削减法》实施带来的竞争。

由于《通胀削减法》只有不到四周时间就将生效,欧盟能对美国打的“牌”,选项有限。这其中可能包括马克龙提到的“购买欧洲产品法案”,以及如未来贸易摩擦升级,欧洲不排除向美国货品加征关税以报复。

美国“政治”网站欧洲版透露,通过“欧洲主权基金”向欧洲企业提供大量补贴,也是欧盟考虑的应急手段之一。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国家意识到,如要防止欧洲大陆变成“工业荒地”,必须赶在企业改变生产布局前,迅速行动。

美国“政治”网站、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新闻、英国《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主流媒体均得出类似结论,即美国的“经济民族主义”、“美国制造”、“美国优先”等举措,正在破坏跨大西洋贸易,让欧洲沦为受害者,加剧欧美间的紧张关系。

《欧洲时报》社论指出,对美国来说,美欧可以并肩作战的领域仅限于意识形态共同体,对俄、中等国强硬,一旦触及美国利益,对不起,武器、天然气还得买美国的,投资只能流向美国,企业竞争力也必须美国第一。

经济学家给美国补贴政策算了一笔账,即使欧盟最大限度以牙还牙补贴自己的企业,竞争力最多只是美国的1/4。也就是说,买一辆在美生产电动汽车可获8000美元减价,而在欧洲买最多只有2000欧元补贴。

毋论同甘共苦,只有一再被“坑”,欧美盟友秀团结的时刻,总是那么短暂。要等到何时,欧洲才能从“噩梦”中醒来?

天然气价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导致全球能源市场的价格混乱。从去年开始,英国脱欧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政治之一。面对这样一个大变局,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必须做出快速决定,是否要延长欧盟向美国出口天然气的禁运令,同时避免欧洲国家对法国和德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同时又必须保证欧盟公民能够获得安全保障、负担得起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费用。

然而欧洲国家和美国都对此存在不同的反应,如果法国也加入欧盟,那就是自己退出欧盟;如果没有加入则将被剥夺所有欧洲各国进口天然气的权利。而英国正在和欧盟、俄罗斯以及其他非北爱尔兰地区磋商中解决?两不?的问题。法国希望与德国、英国实现?自由贸易?;西班牙则希望通过法律允许德国天然气管道运输到巴黎。

与此同时,英国也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能源革命。今天欧洲的能源危机就是这样产生的问题:没有一个国家对天然气和石油实行零关税政策;即使是有了关税也不能降低其价格;由于欧洲国家和美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且复杂关系,所以它们不可能通过建立统一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没有人能够保证欧洲国家能够实现从天然气到电力的直接转换过程中所有环节都零成本,这一点在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时尤为突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能源价格和市场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呢?

实际上,天然气负价格的原因就是天然气在进口国经过了一系列交易后,其价格就会达到负值点,从而导致天然气价格下降。 这就是天然气价格出现负数主要与美国天然气的生产、运输和销售成本有关,而天然气是与电网直接连通的产品,这一过程是零售价和终端市场交易价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