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产勘查取得巨大成就,但仍不适应发展需要

2.中国石油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怎么样?就业好么?发展潜力?

3.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趋紧,价格持续上涨

4.我国环境形势与地质工作需求

5.法媒:欧洲转向煤炭以取代天然气,这会对煤炭价格带来影响吗?

现行天然气价格不能很好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此次定价_目前我国天然气的价格制定是否合理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 要] 十六大对刚迈进21世纪的作出了两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从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 国内外环境; 机遇和挑战

刚迈入21世纪之时,在十六大清晰而准确地作出两个基本判断:

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党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民为夺取全国而奋斗的党,成为***民掌握全国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人深刻地理解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必将在前进路上不迷失方向;清醒地牢记自己的历史任务,必将为实现奋斗目标而不动摇。从上述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对我国利多于弊。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历了56年的建设,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7位,中国进出口贸易居于世界第3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第7位),居世界第6位。从整体实力看,中国仍属于国力次强国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老四件”(即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持续了几十年,80年代逐步兴起的“新四件”(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高级音响)现在已司空见惯,进入21世纪之初的“新新四件”(即商品住房、小汽车、通讯、旅游)正迅猛发展。随着居民消费结构逐年升级,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倍增。2000年城市居民消费开支只有2184元,到2004年达7180元,增长达3.3倍;2000年农村居民消费开支只有515元,到2004年达2185元,增长4倍多。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据2005年12月经济普查第三号公报发布,我国2004年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第一产业为13.1%,第二产业为46.3%,第三产业为40.7%。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仍未达到完全合理和优化。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对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大动作,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2006-7-25 16:25 jerry

(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一)两个基本情况

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18―2003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就提出来了,到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长期占主导,生产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4.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第一,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2006-7-25 16:25 jerry

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雪薇(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

矿产勘查取得巨大成就,但仍不适应发展需要

你好,楼主: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的出台将对你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坚持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解读“这是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作出的重大调整。”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完善生育政策既要考虑维持低生育水平,又要考虑民众意愿,还有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启动‘单独二胎’是应对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积极措施。”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解读“不放开不合理,全部放开不现实,户籍政策大门要开,但又要防止一下挤破门。”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说,“‘松紧有别’的落户制度既能满足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增强产业发展、增加活力的需求,也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人满为患的现状。”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解读“决定内容一针扎到现行考试体制的弊端,是打破‘分数决定命运’现状的需要,也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说,“改革将高考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从现行以行政为主导的招生转变为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学校和学生选择权都会扩大。”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解读“重点领域性产品价格改革,既保障稳定供给,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说,“但水、电、油、气等也属于民生必需品,加大对困难群众补贴,制定科学、公平、人性化的改革方案是本轮价格的应有之举。”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解读“决定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平等发展权问题、市场经济核心的产权问题,使我国城乡统筹进入一个新时期。”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说:“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显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解读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全会的提法意味着对整体房地产税收体系的调整。对于房地产税的立法和改革可能涉及到一揽子的增减调节,而不仅仅是房产税一项。”

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渐进式’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既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又能缓解养老金压力。以前提‘研究’,这次明确为‘研究制定’,体现了改革的决心,意味着延迟退休进入到实质操作层面。”

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

专家解读人力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加强就业公平契合了我国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战略,让人才流动起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消除就业歧视,将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中国石油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怎么样?就业好么?发展潜力?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和的关怀重视下,通过地质勘查行业百万职工共同努力,矿产勘查工作获得高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不仅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还为以后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但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目前面临的矿产供需形势是有喜有忧、喜忧相伴、日趋严峻的形势。

(一)矿产形势喜的表现

1.地质勘查高速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42年来,我国地质勘查工作以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快的速度在飞跃发展。单位时间内所获矿产勘查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在世界上也是先进水平。改革开放期间,在前30年基础上,地质找矿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1)10年中探明储量的矿种由132种增加到149种,新增了17种矿产。

(2)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在45种主要矿产当中有40种矿产都新增加了数量不等的探明储量,如石油增加101%,天然气增加123%,煤矿增加47%,铅锌矿增加40%,金矿增加93%,银矿增加80%,磷矿增加43%,硫铁矿增加53%,高岭土矿增加17%。

(3)发现了一大批矿产地。据不完全统计,10年内发现重要的大中型矿产地1450多处。其中重要的新疆塔里木盆地,经地矿、石油两个部门队伍的共同努力,现已证实是一个大型的油气田;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东海、南海、渤海油田勘查也有一系列突破;陕西、内蒙古地区的神府-东胜煤田,探明储量达2300多亿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田之一;铅、锌矿产勘查方面,如云南金顶铅锌矿、甘肃厂坝地区铅锌矿、河北蔡家营铅锌矿、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都被证实为特大型和大型铅锌矿;铜矿方面,如江西德兴铜矿、永平铜矿、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银山铜矿等五大铜矿新增储量达800多万吨,为在江西建设大型铜基地准备了充实的条件;新疆、福建在铜矿勘查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闽西紫金山铜矿和新疆阿舍勒铜矿均经勘查证实为大型铜矿;湖南柿竹园钨矿和河南栾川钼矿、黑龙江石墨矿、云南和贵州的磷矿、广东高岭土矿都有新的成果;金矿勘查在老区和新区都有一系列重大进展,除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几个老区外,陕西、广东、贵州、广西、云南、河北、新疆等许多省、区在金矿方面都有相当的远景。

10年间在找矿方面的丰硕成果,不仅基本满足了这10年的需要,而且为后10年的经济建设准备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找矿取得丰硕成果,加上后续产业职工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矿业生产和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1991年的原煤产量达10.8亿吨,居世界首位;铁矿石产量1991年达1.76万吨,钢产量1991年突破7000万吨大关,达7057万吨,居世界第3位;石油产量1991年达1.39亿吨,居世界第5位;化学矿产品近10多年也有迅速发展,总量达16亿多吨,是17年前28年总和的1.5倍,1991年磷矿产量达2035万吨,居世界第3位,硫铁矿产量1335万吨,居世界第4位,化肥产量居世界第3位;有色金属产量也由原来在世界上占第7位跃居第4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建材非金属矿业有了很展。从19~1989这10年间,建材非金属矿产品平均递增率达10%以上,水泥产量1991年达2.43亿吨,平板玻璃8596万标准箱,均居世界首位。

2.我国矿产还有相当大的潜力

经过40多年全国百万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发现了这么多的矿产,但并不是所有矿产都已经找出来了。据各方面专家多年研究和预测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除富铁矿总的格局大体已定外,其他矿产都还有相当潜力。如煤矿,探明储量为9000多亿吨,而预测量从地表向下1500~2000米深范围之内,约有43000亿~51000亿吨。

石油、天然气方面,在我国西部地区和海域均有较大的远景,东部老油田也有一定潜力可挖,在我国碳酸盐岩地区找油也存在相当远景。世界上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区占沉积岩总面积的20%,而其中的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50%以上,产量占60%以上。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沉积盆地面积的1/3以上,而目前我国除塔里木盆地外,在这类地层中尚未取得重大突破,探明的储量不到油气总储量的5%。当然,中国情况和其他国家情况不尽相同,但毕竟是值得深入研究与认真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

再以金属、非金属矿产来看,世界上这类矿产不仅有相当大的比重产于前寒武纪地层之中,而且其中有一大批世界级规模的大型和超大型矿床。而我国在前寒武纪地层中找到的矿床要少得多,规模也相对要小得多。这也是值得我们深入进行探索的一个领域。非金属矿的潜力就更大了。正由于还有相当的潜力,所以在进入21世纪以后,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在方面还有一定的物质保证条件。

3.矿产勘查开发活动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

1986年3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六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法》。由于《矿产法》的颁布与实施,矿产勘查、开补登记工作基本结束,做到依法勘查、依法开,矿业秩序已基本好转。以降低矿贫化率、提高开回收率和选冶回收率为内容的“三率”指标,已纳入考核矿山企业指标之内进行考核。所有这些,对于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减少的浪费与破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矿产形势忧的表现

一忧后备探明储量不足。据专家们论证,按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来看,在45种主要矿产中目前已有10多种矿产探明储量不能满足要求。其中15种支柱性矿产(煤、石油、天然气、铀、铁、铝土、铜、铅、锌、金、磷、硫、钾盐、钠盐、水泥原料)中,目前有6种(石油、天然气、铜、钾盐、煤、铁)存在后备探明储量不足,或地质工作程度不够。此外,还有铬铁矿、钴、铂、银、锰、金刚石、天然碱等矿产,目前探明储量也不能保证“八五”和“九五”的需要。若不从现在起切实加强矿产勘查工作,争取地质找矿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再探明一大批后备矿产储量,则到20世纪末,45种主要矿产中约有一半不能满足需要。鉴于找矿有很大的风险性,而且随着易找矿的不断被发现,找矿难度将逐步增大,找矿成功率必将进一步降低;加上矿产勘查有很长的周期性,一般一个大矿自发现之日到提交勘探报告需要5~10年或更多一些时间,矿山建设到形成生产能力还要5~10年时间,而发现一个大矿需要的时间则更长,世界上一些大矿不少是经过10~20年不断探索之后才发现的,我国塔北大油田,也是在经过地质和石油部门20多年地质勘查工作之后,才于年取得重大突破的。所以,现在的地质勘查工作,实际上主要是为21世纪初叶作准备的。因此,若不从现在起,切实加强地质勘查工作,那么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可能出现“无米之炊”或“等米下锅”的严重局面。

二忧部分老矿山接替不足。由于探明后备不足,不仅制约着矿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还影响到现有老矿山生产的维持。目前,我国已有一批重要矿山的生产进入中晚期,逐渐枯竭,生产能力相应消失。预计全国煤矿在20世纪90年代将报废生产能力约1.9亿吨,东部地区在2020年前将有20个大型矿山报废;全国有色金属矿“七五”期间已有42个坑口闭坑,消失年产金属10万吨生产能力,预计“八五”期间还将有31个坑口闭坑,消失10万吨金属生产能力;到2000年时,铜、铅、锌矿山生产能力将消失40%;全国大中型黑色金属矿山预计“八五”期间将消失矿能力1800万吨;到2000年时,现有铁、锰矿山生产能力将消失10%。后备储量不足还直接影响矿山城市的社会稳定。辽宁阜新这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能源城市,近年来矿井陆续闭坑,待业人员逐年增加,预计不到10年将有占矿务局1/3的6万名煤矿工人待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全国有矿业城镇300座,今后一个时期都会陆续面临类似的问题。

三忧浪费大。一是开发中的浪费。一些地区乱滥挖现象仍然存在。1990年,全国生产煤炭10.8亿吨,消耗储量匡算约40亿吨。统配煤矿的矿井回率约50%~60%,而乡镇集体煤矿及某些地方国营煤矿回率只有10%~15%,许多小煤矿回收率仅10%,即1吨,丢9吨。对综合矿实行开也造成了很大浪费,据对1845个综合矿山调查,50%的矿山有益伴生矿产利用率在25%以下,只有2%的矿山综合回收率达75%以上;在400个大中型矿山中有75%的矿山没有回收或没有很好回收伴生矿产。加上整个开发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限制与影响,收率比较低。由于以上多种原因,造成总回收率很低。据年对全国3498个矿山的统计,总回收率仅30%左右,70%的白白丢掉。与世界水平相比,总回收率低20%以上。可见,在开发过程中的浪费是很惊人的。二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靠过量消耗发展经济(耗竭型)的道路。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从1957~1988年,我国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8.6倍,而同期消耗的能源增长了16倍,生铁增长26.3倍,钢材增长29.5倍,水泥增长54.8倍。另据1985年的材料,我国每1万美元的国民收入,消耗能源20.5吨标准煤,为美国的2.6倍、日本的5倍、原联邦德国的10倍;每1亿美元国民收入,消耗铜、铝、铅、锌4种主要有色金属,为发达国家的2倍。此外,二次回收利用率也很低。水的利用率也是很低的,大部分的水用了一次就排走了。由上可见,生产过程中消耗和浪费也是很大的,这也加剧了日趋严峻的形势。

总之,矿产勘查成绩巨大,但国家经济建设对需求更多,矿产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趋紧,价格持续上涨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一、专业概况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及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天然气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天然气将作为城市燃气的主要气源;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集中供热、空调制冷将成为必然趋势。为适应这一要求,国家急需培养大批专门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高级专业人才,但目前国内高校开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含城市燃气方向)的学校不多,每年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并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于2002年增设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不是简单地把以前专业进行合并重组,而是一个以建筑环境学为基础的新学科,它反映了学科发展的方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的设备也不是指建筑机械或施工机械,是指保证室内环境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包括暖通空调设备、建筑电气设备、建筑给排水及燃气供应设备等。因此,调整后的新专业所牵涉内容比以前专业更广泛,要求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面更宽。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将设在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储运工程系,该系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始建于1953年,是我校建立的第一批石油专业,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也有十几年的办学经验积累。目前,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均供不应求。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与我校的油气储运工程和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经过充分论证,利用现有的师资和实验设备完全有能力组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燃气城外加城内,俗称大然气,这是许多燃气界前辈的努力方向。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宓亢琪教授和其他许多燃气界前辈在很早以前就提出——燃气并入储运。这虽然是两个行业,但学生的基础课都相同,而且对于储运及燃气专业都是只有利而无一弊。目前,之所以燃气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原因也是过去燃气专业所在的院校都隶属于建设部。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设置的特色在于——以“大燃气”为龙头,发挥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重点学科的优势,建设具有鲜明石油特色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二、专业建设规划

1.专业建设目标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具有燃气方向博士学位的人很少,现在还没能招聘到高层次的人才,除了原有的储运及热工的师资力量外,我们把年轻教师派送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老牌学校(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研究生或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加强实验室建设,力争建设好下列实验室:天然气水化物实验室、燃气燃烧实验室、燃气输配实验室等;努力突出石油大学的学科优势,建立有特色的教材体系,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2.专业建设举措

虽然新专业是在原储运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上建设的,但由于跨行业的原因,目前很多教师对新专业的背景、隶属关系等问题了解不够深入,单纯的教学,往往会导致偏离就业主题。为此,学院经常派有关教师到各相关院校调研,参加有关专业建设会议,以及进行教师新专业知识的培训。少数课程教师用进修、委培、引进等措施予以解决。

目前,某些教师走入一误区,认为新专业课程只要照搬原储运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相应课程即可。针对如此现象,院系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首先结合学院学时分配方案,重新界定了新创立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审了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修订并完成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这一工作的完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家对新创立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对于教学实施的高效有序进行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现有实验室(多相流实验室、腐蚀与防腐实验室、气体扩散实验室、对流传热实验室、燃烧实验室、模拟计算实验室,面积1200多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400多万元)的基础上,增添部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可用的试验装置,为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专业的教材基本都是用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考虑到国内燃气工业的发展及目前的形势,全国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燃气方向发展研讨会于2006年4月15~16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该会议的议题之一就是新形势下专业的教材建设,经过各位专家的深入研讨,落实了需修改、需整合、需重写的教材,并根据各位专家的特长,分配了教材建设任务,有望在2008年形成新时期的专业成套教材。

三、教学条件与教学状况

1.教学设施建设

目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与储运专业、热工专业共用的实验室有:腐蚀实验室、油气损耗实验室、长输管道实验室、多相流实验室、制冷、制热实验室、传热学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是在充分考虑设备的共用、在储运实验室、热工实验室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并在2004年末申请了教育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并获得批准。目前,增建的燃气管网实验装置已完成一届学生的教学实验;正在建设的新专业燃烧及输配实验室有望在9月底交付使用,届时又可完成如下教学实验:燃气管网水利工况实验;家用液化气调压器性能测定实验;煤气表校正实验;燃气法向火焰传播速度测试;燃气热水器热工性能实验;小型大气式燃烧器稳定性实验;可见火焰传播速度演示;家用燃气灶具热工性能实验;燃气热值测定;燃气相对密度测定实验。

2005年10月,中国石油大(华东)与青岛泰能燃气集团签订协议,建立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践教学基地”,可为本科生生产实习、认识实习提供便利条件,每次可接纳约30—60人的本科实习任务,并由单位技术人员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学生可在以下生产岗位进行实习:大尧罐站;金家岭LNG储配站;焦化厂煤制气车间;液化器灌瓶站;城阳天然气门站;平度液化气储配站。目前,又与青岛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建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践教学基地”,届时,又可增加两个实习点:黄岛团结路门站及胶南分输站。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与储运专业颇有相似,储运专业又是我校的老牌专业,相关的图书资料可以说应有尽有,针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专业科的参考书,除了学校大力支持,增加了图书馆的藏书量外,储运工程系也播出了专项资金,购买了一定数量的相关书籍及规范,有利于学生查阅。

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

新专业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的设置与内容应更加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更加强调素质教育。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厚基础、宽口径,有创新意识的本专业高级技术人才。传统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层次一般都是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调整后为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应淡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构建一个宽厚的专业基础平台(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学生可在这一平台上,向多个方向进行拓展。大量的事实证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人文知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人文素质的教育应贯穿到整个教学和教学过程之中,使之系列化和科学化。

本专业的设置更强调专业的学科性,强调专业的扩充和专业内容的更新,要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使新的专业无论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和内容上都将更加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因此,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面、综合提高学生素质是制定专业教学的主要方面。

与其它院校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相比,专业必修课增添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让学生不但了解城市内的燃气管网的规划设计,而且认识城市外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设计与管理;专业限选课设置了“油气储运概论” 、“储运油料学”及“储运工程最优化”等储运专业的相关课程,这样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这不但变向实现了储运与新专业的相融合,而且节省师资,降低了开设新专业的成本。

3.教学管理现状与措施

自新专业建设至今,专业建设及教学工作一直由储运及热工共同完成,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记,但也顺顺利利的完成了一届学生的培养,而且专业学生就业率100%。

自2006年5月,明确提出“燃气工程与技术”为专业主导方向,明确专业建设及教学工作由储运工程系负责。为了加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考虑教师队伍的稳定,储运系内增设一位副主任,负责建环专业的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工作,教学安排统由储运工程系主管教学的副主任负责,实验员暂由储运系一名实验员兼任。

四、教学科研成果

自2002年至今,主持完成科研项目48项,累计经费599.5万,其中,省部级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54篇,其中国家级刊物21篇,统计源刊物33篇,EI收录19篇。

五、人才培养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城市燃气管网、供热通风和空调工程中水力计算、热力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基础,能从事城市及工业企业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从事室内环境设备和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课程设置

本专业现在可开设的专业课有: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输配管网、供热工程、空气调节技术、制冷原理与设备、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节能技术、建筑环境学、金属腐蚀与防腐、城市燃气输配、城市燃气安全技术、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城市液化气供应、燃气燃烧设备、燃料与燃烧、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燃气工程施工、换热器原理与设计、锅炉原理、冷热源工程、通风工程、仪表自动化等。教学大纲齐全,教学资料完备。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基础外语、工程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城市燃气输配、供热工程、空气调节技术、建筑环境学。

3.业务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环境与设备的基础理论,同时具有多种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电子、机械和建筑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四年的学习,主要获得下列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原理、计算机原理等,具备综合利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获得人工建筑环境技术(暖、通风、空调、照明)和公用设施工程(冷热源、燃气输配、建筑自动化与能源管理)的实际设计训练;获得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施工组织、技术经济分析、系统与设备的测试、调试等基本训练;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读能力和一定的口语、写作能力,能顺利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4.毕业要求与就业情况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教学要求的184.5学分,理论环节154.5个学分(必修课程123.5个学分,限选课程13个学分,人选课程18个学分),实践环节30个学分,并取得培养要求的学分,方能毕业,符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我国环境形势与地质工作需求

近几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矿产品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世界经济增长的地区继续扩大,美国经济稳健运行,日本经济复苏动力不减,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明显地改善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加之受政治因素和投机资金炒作的共同影响,能源、原材料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供不应求,加之美元继续疲软,使得以美元结算的大多数国际矿产品价格普遍攀升,许多矿产品价格创多年来最高纪录,这是近期世界矿业的一个明显特征。同时,尽管世界矿产品产量不断增加(表1.6),但由于需求增长在短期内释放过于强烈(表1.7),使得矿业生产和矿产品市场难以适应,表现为需求强劲,供应不足,供需形势趋紧,矿产品价格普遍上扬。但是,受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矿产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需求减缓、价格暴跌,很可能会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矿产勘查开发。

2007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纽约原油现货价格)年平均价为72.26美元/桶,比2006年上涨9.5%;2007年铁矿石长期供货价格上涨了9.5%,2008年从巴西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65%,从澳大利亚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96.5%;2007年世界精炼铜平均价7119美元/吨,同比上涨5.8%;精炼铝价格2638美元/吨,同比上涨2.8%。

表1.6 世界主要矿产品产量

续表

表1.7 世界部分矿产品消费量

1.4.1 能源供需矛盾凸现,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涨

2007年是全球能源市场持续增长的第4个年头。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了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继续增长。2007年,尽管所有燃料的消费量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慢了下来。随着公众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能源工业成为全球的焦点。2007年,原油价格(大庆原油)持续波动上涨,12月上涨到了90.41美元/桶的高点。天然气价格被上升的油价拉高。面对需求的变化,美国Henry Hub2007年天然气平均价格为每百万英制热单位6.95美元,较2006年上涨2.7%。英国2007年Heren NBP价格则下跌23.7%,为每百万英制热单位6.01美元。生产能力紧张、气候条件恶劣、中东地区持续的冲突、世界许多国家的内乱以及投资基金大量进入能源领域,均为推动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虽然国际市场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但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均未出现短缺。能源供应安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地缘政治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也逐渐加剧(表1.8)。

2007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9.06亿吨,同比下降0.2%(表1.6),为自2002年以来首次下降;消费量为39.53亿吨,同比增长1.6%。2007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增长4.1%。美国的石油消费量连续第3年出现负增长,较2006年减少了0.1%,但在世界石油消费中所占比重仍达23.9%。从主要消费地区来看,北美地区、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仍是石油的主要消费区,在世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8.7%、30.0%和24.0%。2007年全球石油日消费量的增长达到了99万桶,从而使日石油消费量达到了8522万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消费量约每日下降了38.5万桶。2007年,欧佩克石油产量日减产35.6万桶。2007年其他生产国的产量日减产25.6万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产量每日下降了28.7万桶,为连续第5年下降。期间,俄罗斯的产量达到了新的高峰,日增产0.9万桶。美国、巴西、委内瑞拉等国的产量也都有所增长。2007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平均每桶为71.82美元,比2006年的平均价上涨了10.3%,12月达到了每桶90.85美元的峰值(表1.8)。

表1.8 2002~2007年世界主要市场原油价格 单位:美元/桶

2007年世界天然气产量为2.94万亿立方米,比2006年增长2.4%,略低于10年平均值。俄罗斯和美国是天然气生产最多的两个国家,其产量分别是6074亿立方米、5459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0.6%和18.6%。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增长18.4%,在世界产量中所占份额很低,仅为2.4%。2007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量为2.925万亿立方米,比2006年增长了3.1%,高于2006年2.4%的增长率。美国和俄罗斯为世界两大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消费量分别为6131亿立方米、4321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22.6%和15.0%。200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幅为19.9%,为世界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但占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比例仅为2.3%。全球经济增长减速是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

2007年,煤炭仍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燃料。2007年煤产量为63.96亿吨,同比增长3.3%;消费量31.78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4.5%,高于10年的平均值。其中拉丁美洲增速最快,拉丁美洲地区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较上年增长了6.0%和7.3%。中国仍为世界最大煤消费国,2007年煤消费量增长有所放缓,但仍高于10年平均值。2007年中国消费量增长7.9%,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41.3%,占全球消费量增量的70%以上;油价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是中国煤炭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原因。美国为第二大煤消费国,2007年煤消费量为5.74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消费量的18.1%,出现了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煤炭的增长平缓,增幅为2.0%,高于过去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目前,国际煤炭的价格仍然相对较低,煤炭价格增幅小于石油和天然气。

2007年,核能消费量6.22亿吨油当量,同比下降2.0%。美国仍为世界最大核能生产国和消费国,2007年美国核能消费量为1.92亿吨油当量,占当年世界核能消费量的30.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消费量为5.27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消费量增量的84.7%。中国核消费量增长了14.6%,为1420万吨油当量。法国作为核电消费大国,2007年核电消费量90万吨油当量,同比下降2.4%,占世界核电总消费量的16.0%。

1.4.2 世界钢铁市场需求强劲,铁矿石供应偏紧价格大幅度上涨

2007年世界钢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22亿吨,比2006年增加了6.7%。这是世界钢产量连续第4年超过10亿吨大关。2007年世界钢产量比10年前增长了76.4%,比5年前增长了55.5%。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钢国,2007年的产量达到4.89亿吨。中国钢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例为37.0%。在5大产钢国中,日、美、俄、韩4国的钢产量总和仅为中国钢产量的69.6%。日本为第2大产钢国,产量为1.20亿吨。美国排世界第3,为21万吨。其他重要产钢国有俄罗斯、韩国、德国、印度和乌克兰等。目前世界钢铁进出口大国主要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钢铁贸易在世界钢铁贸易中占有较大的份额。由于目前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国际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家是日本、德国和俄罗斯。

铁矿石需求的增长驱使铁矿生产公司加速扩能增产,从而使2006年世界铁矿石产量达到了16.90亿吨,比2005年增长了9.7%。由于国际市场铁矿石供不应求,世界主要铁矿生产公司在2006年度的价格谈判中再次提高了铁矿石价格。尽管中国作为铁矿石贸易大国直接参与了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但由于3大矿业巨头垄断了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70%,中国在谈判中始终处于下风,最终不得不再次接受涨价9.5%的价格协议。

近年来,除钼外,全球多数铁合金矿产品,如精炼镍、锰矿、铬铁矿、钴矿、钨矿等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普遍上涨。

1.4.3 市场供不应求,大多数有色金属价格达到历史新高

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有色金属消费量快速上升,尽管产量也不断增长,但总体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表1.9),价格持续上涨(表1.10)。2007年,世界有色金属市场需求激增,许多有色金属矿产市场供应不足,加之一些产品库存下降,价格大幅走高。有色金属价格的总体水平也升达10年来的新高,2007年6种主要有色金属中,铅年平均价继2006年大幅上涨后再涨100.5%,高达2580美元/吨;锡、镍年平均价分别为14539美元/吨和37230美元/吨,同别增长65.9%、53.3%,均创17年来的新高;铜、铝的年平均价分别为7119美元/吨和2638美元/吨,同别增长5.8%和2.8%,由价格大幅上涨转入高位平稳;锌年平均价为3242美元/吨,同比下降0.9%,是6种有色金属中唯一下降的。世界主要有色金属的产量和消费量均有了不同幅度增长,但市场供应紧张状况日趋严重。2007年其他有色金属也大都呈现产消俱增、市场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锑、铋、镉、铟、钛、钴和硒等金属的价格都有较大涨幅。

表1.9 2007年世界主要有色金属供求状况 单位:万吨

表1.10 2001~2007年主要金属现货价格(年平均价)

1.4.4 贵金属市场供需两旺,大多数贵金属价格上扬

尽管近年来,世界黄金需求量变化不大,但黄金价格一路走高。2007年,与大多数矿产品一样,国际贵金属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景象,全年金价大幅度波动,年均金价达696.39美元/盎司,比2006年上涨15.2%(表1.10),12月28日黄金价格涨到833.75美元/盎司,创下27年新高。从供给方面来看,2007年世界黄金的矿山产量为2200.7吨,同比下降1.3%,造成供应减少。尽管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矿产金产量持续上升带动亚洲矿产金产量增长,但其他各洲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从需求方面来看,2007年投资仍是黄金需求的主要领域,而且也是2007年黄金价格涨跌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调整以及政治局势的变化,黄金的货币功能和战略保值功能愈来愈显重要。另外,传统上美元是亚洲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部分,由于美元长期贬值以及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使得各国增加黄金储备以抵御贬值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7万亿美元,但是官方的黄金储备只有600多吨,调整战略储备结构以及增强汇率的灵活、主动性成为当务之急;加之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官方储备中黄金的比例也是较少,因此增加黄金储备需求逐渐增大。

2006年世界白银制造业总需求量为26142吨,比2005年下降0.9%。从消费领域来看,工业应用为最大消费领域,占总需求量的51.2%,其次为首饰业,占19.7%,其他摄影业占17.3%,银器占7.0%,银币及证章占4.7%。此外投资需求约1500吨左右。2006年世界矿产白银供应量估计为28359吨,比2005年下降1.5%。其中70%为矿山产量,21%为废料回收,9%为抛售。整体来看,2006年国际白银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只有少量供应缺口。从近几年的国际银市场来看,白银价格的走势与市场供求状况不存在必然联系。当国际市场白银价格超过6.00美元/盎司时,直接左右市场的就不是供需关系,而是投机、汇率等因素。近两年的国际白银市场就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的白银供需现状对市场产生的直接影响力很小。短期内经济形势、美元汇率变化、国际石油价格等仍然是决定银价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白银主要为铜、铅、锌和黄金等矿产的伴生矿产,因此白银相关金属行情的好坏,也影响着白银的市场。

汽车工业是铂族金属的主要终端用途,因此铂族金属市场对汽车工业的依赖度愈来愈大。2006年,全球铂需求量为678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1.2%。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汽车等工业用途,珠宝加工业需求则有较大幅度下降。2006年铂的供应量增长超过了需求增长。全年总供应量为679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2.2%。供应量增长主要来自南非生产能力扩大到529万盎司,由此导致供应量大增。总体来看,2006年铂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仅有1万盎司的过剩。2006年,全球钯需求量为664万盎司,比2005年下降10%。需求下降主要源于珠宝加工业需求下降30%,该领域需求已经不到1万盎司。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消费量大增多少弥补了珠宝领域需求下降造成的损失。2006年钯的供应量为806万盎司,比2005年下降4.1%。总体来看市场供需也基本平衡。2006年全球铑需求量为83.7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1.2%。汽车催化器仍是铑的最大消费领域。尽管全年供应量增长速度超过了需求,但市场总体仍显供应不足,由此导致价格增长较大。

法媒:欧洲转向煤炭以取代天然气,这会对煤炭价格带来影响吗?

一、我国矿产形势与需求

据统计,过去15年间,我国累积消费的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总量占历史总和的80%以上。2009年我国消费石油4.08亿吨,煤炭30.2亿吨,钢材5.7亿吨,水泥14.7亿吨,各种矿产品消耗量超过70亿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氧化铝、铜、水泥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石油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

(一)国内矿产需求急剧增长

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总体需求持续增长。尽管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内连续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我国人口2020年将达到14.7亿人,GDP将达到15万亿美元以上。今后10~20年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以机械、钢铁、石化为核心的重化工业和以“住行”为特征的建筑业、汽车工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按照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消费的基本规律,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需求总体上仍将持续增长。近年主要矿产供需分析见表7。

表7 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供需分析表

表8 我国探明储量的45种主要矿产对2020年需求的保证程度

按照现有查明矿产储量与预测需求量分析,石油、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仍将处于较高位,短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将进一步增强。据对45种主要矿产可储量保证程度分析预测见表8,到2020年,有25种矿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11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各类的对外依存度和依存量将分别达到:一次能源总量20%(7亿吨油当量),石油68%(4.1亿吨),天然气32%(800亿~1000亿立方米),铁矿石56%(3.4亿吨标矿),铜63%(480万吨),铝50%(960万吨),镍80%(87万吨)。

(二)国外矿产利用困难加大

按照利用“两个市场、两种”的方针,我国矿业在“走出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缓解我国部分矿产的紧缺做出了重要贡献。境外地质矿产工作初见成效,初步建立了全球矿产信息系统,援外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取得初步进展,为后续境外勘查开发创造了工作条件。但是,随着全球竞争加剧和国家经济利益博弈,境外利用成本陡增,风险加剧。

从国际供需格局来看,西方主导的供应格局和市场体系造成价格持续大幅度攀升,对我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构成严重威胁。2002~2008年,石油、铁矿石、铜、镍价格分别上涨了300%、460%、345%和448%。仅2008年我国石油进口因价格上涨就比上一年多支出2800多亿元;6年间我国钢铁企业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7000多亿元,相当于同期我国钢铁企业利润总和的2倍多。矿产品价格上涨加大了我国制造业成本,削弱了我国产业竞争力,带动了物价上涨,加大了国内通胀压力。

我国作为消费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每一个大的行动,都会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较大的冲击。国际资本炒作、国际政治幕后操作和寡头垄断等造成的国际价格剧烈波动,使我国大量进口矿产的经济成本和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付出不断加大。

由于我国“走出去”起步晚,短时间内难以冲破国际矿业既得利益集团壁垒,取得矿产开发的主动权。我国矿业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抗风险能力弱,对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等方面的评估不足,对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不够通晓,难以适应复杂的国际形势。因此,我国对外磋商中的大部分开发项目进展不大,执行中的开发项目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在实现工业化对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的巨大需求方面是刚性的,将供应完全寄托在国外市场,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随着对外依赖种类增多、程度越来越高、数额巨量增长,垄断、控制与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利用境外的风险急剧加大。能源与重要大宗矿产受制于别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安全。所以,立足国内,加强国内能源和重要矿产保障,对于维护我国的安全、经济安全意义重大。

二、国内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潜力

我国大陆地域辽阔,地处环太平洋、古亚洲和特提斯三大成矿域交汇处。综合研究表明,油气、煤炭、铀矿等能源矿产有较大找矿潜力,重要矿产在重点成矿区带成矿条件良好。通过加大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力度,可以实现找矿突破,显著增加我国的矿产储量。

(一)地质找矿仍有巨大空间

我国陆域成矿条件优越,过去地质勘查工作主要在东部和浅表。随着勘查技术方法水平的不断提高,西部和深部找矿潜力大。占国土面积2/3的西部,目前已发现的矿床数量仅占全国的14%,勘查程度极低,找矿远景十分可观。研究表明:如果西部能够达到东部的地质勘查程度,将新发现数以百计的大中型矿床,可使全国查明储量增加1倍以上。东部虽然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但以往的找矿勘探深度较浅(300~500米),新的钻探与地球物理探矿成果显示地下500~1000米乃至更深的部位仍有巨大的找矿前景。专家预测:如果将勘查评价深度延伸到地下2000米,我国金属矿储量会大幅度增加。

(二)能源矿产潜力可观

(1)油气有较大潜力。截至2008年底,石油预测量765亿吨,累计查明储量289亿吨,查明率37.8%;天然气潜力35万亿立方米,累计查明储量7.8万亿立方米,查明率22.4%。科学评价预测表明,东部有一半石油潜力尚未探明,西部和海域3/4石油潜力有待发现。

(2)煤炭远景可观。根据煤炭预测与评价结果分析,预测量3.9万亿吨,累计查明储量1.3万亿吨,查明率24.9%。煤炭总量很丰富,但是煤炭保有储量中尚未规划利用的储量达6732亿吨。尚未利用的精查、详查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晋陕蒙地区。西部地区地质工作程度低,条件好,特别是新疆,探明程度低,找煤的前景较大。

(3)铀矿潜力较大。根据核工业地质局对全国铀矿总量预测,预测量×万吨,累计查明储量×万吨,查明程度为20%。铀总体潜力较大。从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世界上两条跨洲际的巨型铀成矿带均贯穿我国境内,宏观成矿环境十分优越,潜在铀丰富。已知矿床的和深部、新区带、新类型铀矿是今后铀矿找矿的重要方向。

(三)重要矿产潜力巨大

我国重要矿产潜力可观,查明程度平均为35%。与查明储量相比较,在待查明中,铁、铜、铝土矿、铅锌、金等约有2~3倍的潜力(表9)。

铁:预测量1770亿吨,累计查明储量714亿吨,查明率28.7%。待查明铁矿集中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河北冀东、四川攀枝花等地区。

铜:预测量22649万吨,累计查明储量9949万吨,查明率30.5%。待查明铜矿主要分布于西藏冈底斯、西南“三江”、新疆天山等地区。其中,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具有5000万吨铜潜力,西南“三江”的普朗有望形成1800万吨的铜矿基地。

铝土矿:预测量163亿吨,累计查明储量32亿吨,查明率16.5%。待查明潜力巨大,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重庆等地区。

金:预测量22529吨,累计查明储量9911吨,查明率30.5%。待查明金矿分布于山东、陕甘川相邻区、青海、滇黔桂相邻区、秦岭、河北冀东、辽宁、西藏冈底斯等地区。

钾盐:预测量20.7亿吨,累计查明储量8.9亿吨,查明率30.1%。研究表明,我国具有找到更多钾盐的成矿地质背景依据。除罗布泊、柴达木含钾盆地以外,还存在滇西南古近纪盐盆地、鄂尔多斯奥陶系盐盆地、四川盆地三叠系富钾卤水和杂卤石矿床、柴达木西部新近纪含钾油田水、青藏钾锂硼特种盐湖等钾盐远景区。

表9 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潜力一览表

(四)难利用矿产盘活潜力大

我国已探明储量的159种矿产中,铁、铜等重要矿产的已探明储量的矿床大多数是贫矿,其中已探明的铁矿中有1/3是难选的赤铁矿。铝土矿98%以上是加工能耗很大的一水硬铝石型。部分铅锌矿中相当一部分为氧化物矿石,难以有效利用。共生、伴生矿产多,选冶难度大,综合利用效率低。

我国有一批低品位、难选冶的矿产尚未利用。如铁矿石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我国的铝土矿大多为中低品位,品质很差;铜矿平均品位仅为0.87%。在已查明的储量中,难利用铁矿85.8亿吨,占总储量的18.7%;铜矿1100万吨,占总储量的17.5%;铝土矿2240万吨,占总储量的10.8%。

矿产的利用效率普遍较低。45种主要矿产的平均利用程度仅占探明储量的57.9%,其中铝土矿利用率为23%,钛为24%,铁矿为45%,铂族金属为48%。的禀赋特征,加上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导致长期以来已探明的利用率十分低下,浪费相当严重。

矿产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废石已成为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约占固体废弃物总量的80%。全国共有尾矿库2700多座,其中较大规模的尾矿库400多座,各类金属矿尾矿的堆存总量约60亿~80亿吨,且每年以3亿吨的数量增加,而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仅有8.3%左右。

虽然这部分禀赋较差,但随着科技进步,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只有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才可以逐步实现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通过加强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矿产利用效率有较大的空间。因此,提高矿产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效率,可以将现有潜力转变为产能。

三、我国地质环境形势

(一)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

从目前情况看,国家和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大型工程建设不断上马,矿山开发活动加剧,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新一轮农村建房高潮已经显现。一系列大型交通、水利、能源、电力、通讯工程,如三峡水库、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的建设都位于或穿过地质灾害多发区、易发区。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地质灾害形势仍十分严峻。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人为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损失不断加重,这种趋势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地面沉降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多数地区的沉降速率还处在较高水平,伴生的地裂缝灾害逐渐加重;岩溶塌陷向城镇和矿区集中,规模越来越大,影响日益突出;海水入侵综合防治措施在一些地区取得明显成效,但总的形势不容乐观。据中国地质环境公报(2004)统计结果,2004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3555起,其中造成人员伤亡或5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6起,全年共造成人员伤亡1407人,其中死亡734人,失踪124人,受伤549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9亿元。人为因素已成为引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全国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中有50%以上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有关。例如,广东省2001年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达50起,占灾害发生总数的64.1%,2002年达到83%,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4%;广西壮族自治区2001年有70%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是人类活动造成的,2002年达到83%,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2%。

(二)地下水形势日趋严峻

我国的水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现阶段中等干旱年份灌区每年缺水量约300亿立方米,工业与城市每年缺水量约58亿立方米,全国5万多个乡镇中供水不足者约占一半左右。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迅速增长,农业用水不断被挤占,在很多地区地下水大量超。目前,全国已有56个区域性降落漏斗,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北方平原地区,部分含水层已趋于疏干态势,储存明显减少。地下水超最直接的后果是可利用地下水的明显减少,从而导致地下水储备不足,严重威胁供水安全。如果遇到长时间旱灾或其他突发事故,不仅农业会因为缺水发生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大中城市的供水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例如,2005年东北地区松花江、广东北江相继发生突发性污染,沿线城市供水不得不中断。由于地下水的不易污染特点,地下水应急供水的作用凸显。随着我国能源和矿产的持续开发,地下水在城市供水、居民生活供水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在应急供水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住房、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不断刺激化学工业、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工业垃圾和城市垃圾也随之大量增加。据世界银行估算,目前我国制造业每年产生约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3.5%~8%。有害废物和地下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在个别地方已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例如,辽宁省海城市污水排放造成五道河沿岸大面积地下水污染,近些年来大莫村村民血栓病、甲亢病高发,死亡人数达160人之多。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污染直接威胁到地下水水质安全,由于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农产品中氟、铬、镉、铅、锌等有害元素超标严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威胁着农田农产品质量安全,致使农产品有害残留物含量增加,在影响居民健康的同时,也降低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区域地质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目前,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29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5%,有近4亿人口生活在荒漠化地区。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急剧增加,北方荒漠化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每年3436平方千米的速度递增,造成的沙化年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开展北方荒漠化成因和演化的地质调查,对在荒漠化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水土适宜性进行调查评价,探讨荒漠化防治所需的临界地下水位和土壤条件,是治理工作重要措施之一。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水和地下水共同支撑着绿洲生态系统。无论是地表水利工程还是地下水取水工程都是对整个流域水进行地域上的重新分配利用,势必造成地下水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天然绿洲生态的存亡。水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环境灾难。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严重。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报告显示,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占调查区面积的14.2%,自上世纪末以来年均增长1650平方千米,年增长率为2%。近10年来,有效治理了5000平方千米石漠化面积,但是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和人为不合理的活动,石漠化加剧的面积增加了2.5万平方千米,石漠化加剧和改善面积比为5:1。

四、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全方位宽领域服务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地下水开发、国土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农林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重要经济区建设、全球气候变化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一)防灾减灾需要加快地质灾害调查速度与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为主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涉及我国近50%国土面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呈增长趋势,每年造成千人左右死亡和数十亿元财产损失。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在中东部平原和沿海地区迅速发展,对道路桥梁、防洪设施、地下管线、房屋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每年经济损失数十亿元。目前我国地质灾害调查精度低,监测工作起步晚,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要求,迫切需要提高地质灾害调查精度和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二)重大工程与城乡建设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今后5~15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工程建设处于高峰时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高速公路、铁路、河流航运、城市地铁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在不断加大;港口、跨海大桥及海底隧道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行安全对基础地质工作,特别是活动断裂调查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地下水勘查、山体及高陡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和实时监测预警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搞好农业地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城镇化建设,要求做好城市地质工作,为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地下空间利用、废弃物处置等提供地质信息。今后一段时期,各项建设任务很重,必须以地质勘查为基础,避免决策失误,尽量不走或少走弯路。

(三)矿产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随着我国东部基地储量的减少,我国的接替基地将逐渐西移。这些接替基地大多位于地质环境脆弱区和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丘陵山区。一方面,矿产开发过程中大量矿山工程设施建设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对矿产安全生产和人居环境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另一方面,开发过程中,将无疑对地质环境产生很大冲击,人为破坏岩土体自然平衡,矿业生产“三废”的不合理处置,均会造成水土污染,环境恶化。应对这些问题,保障矿活动安全和矿产开发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迫切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全过程的基础支撑。

(四)保障人民生活、改善生存环境需要加强地质工作

矿产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用油、燃煤燃气、家居建材等消费需求日益增长,需要做好地质勘查,增加能源和原材料供给。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防治有害元素超标引发的地方病,亟待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加快找水改水步伐。开展国土整治,防治地面塌陷、废弃物占地等矿山环境问题,也要求做好环境地质工作。

(五)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必须依据环境承载能力,而水土、能源、矿产、岩石结构、地质构造等地质要素是环境的基本组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需要大量翔实的基础地质数据,但是,当前我国完成的区域性地质与环境调查工作精度低,难以满足服务于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的要求,亟须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

法国的有关媒体报道,欧洲将转向煤炭以取代天然气,这会对欧洲地区的煤炭价格带来一些影响,但是对全球的煤炭价格来说影响不是很大。

欧洲地区的煤炭价格可能会迎来上升的趋势。煤炭价格上升的范围幅度是多少,要取决于欧洲的部分国家对煤炭的需求量有多少,根据有关的数据调查可以看出,例如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对于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已经高达80%以上,其中德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据到了德国整体比例的90%,取代了天然气以后,德国基本上要以90%左右的比例重新购买煤炭,欧洲的其他国家从50%~80%左右不等的比例购买煤炭,这将会使欧洲当地的煤炭价格直接飙升,预计可能会达到原来价格的2~3倍左右。

欧洲地区以外的煤炭价格上升趋势可能不是很大。第1个原因是因为欧洲当地的煤炭还是比较丰富的,可以满足大多数国家的煤炭需求,第2个原因是因为欧洲地区以外的煤炭想要运输给欧洲中间的交通成本是非常高的,这样的对于欧洲的大部分国家来说是不划算的。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欧洲以外的其他煤炭价格可能会上升原来价格的30%~50%左右,但不会像欧洲的煤炭价格直接上升到原来的2~3倍左右。

全球的煤炭价格基本上是不受影响的,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为发达地区人口密度是比较小的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口可能只有2000万左右,还没有我国的一个一线城市的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基数也决定了对煤炭的需求量有多少,而全球的煤炭是非常丰富的,单靠一个欧洲无法改变煤炭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