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天然气新规定和新标准

2.吉林市什么时候停暖气2022

3.吉林松原是县级市吗 隶属于哪个市

4.吉林市出租车取消燃油费,起步价却提升了,对此你怎么看?

吉林市非居民天然气价格_吉林市民用天然气多少钱一方

一、常规天然气

加强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南海海域四大气区勘查开发工作,夯实基础,到“十二五”末,形成四个年产量2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天然气生产区。其中:

塔里木和鄂尔多斯气区实现新增探明储量分别为7500亿立方米和7000亿立方米,产量分别达到320亿立方米和390亿立方米。

西南气区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为重点,实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万亿立方米,产量达到410亿立方米。

海上天然气生产基地以南海海域为主,实现新增探明储量4600亿立方米,产量达到200亿立方米(具体见附件一)。

二、非常规天然气

页岩气。开展全国页岩气潜力调查与评价,优选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页岩气勘探开发以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为重点,建设长宁、威远、昭通、富顺-永川、鄂西渝东、川西-阆中、川东

北、延安等19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初步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性生产。

煤层气。以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勘查开发重点,建成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已有产区稳产增产,新建产区增加储量、扩大产能,实现产量快速增长。继续做好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开展新疆、贵州、安徽、河南、四川、甘肃等省(区)煤层气试验性开发,力争取得突破。

煤制气。继续推进“十一五”期间国家已核准煤制气项目建设,尽快达产达标。“十二五”期间,开展煤制气项目升级示范,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示范规模。 按照统筹规划两种、分步实施、远近结合、保障安全、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

一、建设主干管网

进一步完善西北通道。重点建设西气东输二线东段、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西气东输三线和中卫-贵阳天然气管道,将进口中亚天然气和塔里木、青海、新疆等气区增产天然气输送到西南、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建设鄂尔多斯-安平管道,增加鄂尔多斯气区外输能力;建设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

优化和完善海上通道。加快沿海天然气管道及其配套管网、跨省联络线建设,逐步形成沿海主干管道。

二、完善区域管网

进一步完善长三角、环渤海、川渝地区管网,基本建成东北、珠三角、中南地区等区域管网。加快联络线、支线及地下储气库配套管道建设。建设陕京四线,连接长庆储气库群和北京,满足环渤海地区调峰应急需要。积极实施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榆济线、兰银线、冀宁线等已建管道增输和新建支线工程。适时建设冀宁复线、宁鲁管道等联络线。建设东北管网和南疆气化管道,改造西南管网。积极推进省内管网互联互通。

三、加快煤层气管道建设

根据分布和市场需求,统筹建设以区域性中压管道为主体的煤层气输送管网。在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及豫北地区建设输气管道。

四、完善页岩气输送基础设施

一是在天然气管网设施比较完善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加快建设气田集输管道,将页岩气输入天然气管网。二是对于远离天然气管网设施,初期产量较小的勘探开发区,建设小型LNG或CNG利用装置,防止放空浪费。三是根据勘探开发进展情况,适时实施建设页岩气外输管道。

我国“十二五”天然气管网重点项目和区域管网项目见附件二、三。 LNG接收站布局要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做好现有项目建设的同时,优先扩大已建LNG接收站储存能力。“十二五”期间适时安排新建LNG接收站项目。

“十二五”期间,投产运行LNG接收站二期扩建项目以增加储气能力为主,主要考虑满足中心城市及辐射地区的应急调峰需求,并新增一部分接收能力。

适度发展小型LNG液化和气化站,以解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用气问题。 天然气储气设施是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手段,是天然气输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储气能力建设已严重滞后,要根据全国天然气管网布局,加快建设储气设施,力争到“十二五”末,能保障天然气调峰应急需求。在长输管道沿线必须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明确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配套建设储气调峰设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省(市)储气设施建设起步较早、基础较好,今后以逐步完善现有储气库和新建地下储气库为主,辅以LNG中小液化装置和LNG接收站储罐。结合已有储气设施,建设完善辽河、大港、华北、大庆、胜利等枯竭油气藏储气库群,包括辽河双6、齐13、胜利永21、大港板南、华北苏1、功20、苏4、苏49、顾辛庄、文23、大庆和吉林油田枯竭油气藏。

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地下储气库建设条件较差,可建立以LNG储罐为主,地下储气库和中小储罐为辅的调峰系统。主要项目包括江苏盐穴储气库和江苏油田枯竭油气藏储气库。2015年前主要以LNG储气为主,依托江苏、浙江现有LNG接收站增建扩建LNG储罐,形成江苏LNG储气体系和浙江LNG储气体系。

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储气系统以LNG接收站储罐为主,中小储罐、地下储气库及中小液化装置为辅。力争在2015年前建成依托福建、广东、海南现有LNG接收站增建扩建LNG储罐的储气体系,以满足地区调峰需求;2020年前,在合理布局基础上新建LNG接收站以增加储气能力,同时建设一定规模的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形成多种调峰手段互补、满足本地、辐射两湖的储气能力体系。

安徽、湖北、湖南等省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可建立以地下储气库为主,LNG中小储罐和中小型液化装置为辅的调峰系统。主要项目包括湖北应城、云应、黄场盐穴储气库等。

山西、河南、四川等省要利用枯竭油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同时利用上游气田解决部分调峰问题,辅之以可中断用户调峰和中小型液化装置调峰。主要项目包括中原文23、中原文96、西南相国寺等枯竭油气藏储气库。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储气体系以地下储气库为主,建设新疆呼图壁、榆林等枯竭油气藏储气库。

我国“十二五”规划储气库重点项目见附件四。

第五节 加强科技创新和提高装备自主化水平

一、勘查开发技术

以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其它科技项目为支撑,形成一系列符合我国气藏特点的先进且经济有效的核心工程技术和配套装备,完善高酸性气田安全开发技术,努力攻破页岩气勘查开发关键技术;掌握煤层气富集规律及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依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开展页岩气专项科技攻关,包括页岩气评价技术、页岩气有利目标优先评价方法、页岩储层地球物理评价技术、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页岩储层改造及提高单井产量技术、产能预测和井网优化与经济评价技术等,形成适合我国地质特征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同时,着手编制相应的页岩气技术标准和规范,并加快培育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

二、重大装备工程

研究制定《页岩气主要装备自主化专项规划》。依托页岩气开发示范区项目,实现高效钻头、可钻式桥塞及分段压裂封隔器、3000型压裂车等关键装备的本地化制造,研究同步压裂和微地震裂缝监测等技术装备;开展新型压裂液、压裂液处理和再利用、储层伤害机理及保护、分段压裂、长井段射孔和体积改造等技术装备研制,掌握适用于我国页岩气开发的核心装备技术体系。

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突破管道建设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如燃气轮机压缩机等,大力提高自主化水平。管材实现100%国产化。国内大型阀门和压缩机等关键设备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工程上应用。

依托重大工程继续做好LNG装备自主化工作,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重点突破大型LNG液化工艺等关键技术,抓紧海水气化器、海水消防泵等设备国产化工作,整体降低接收站建设成本。继续支持“国船国造、国货国运”,推动LNG造船和运输业发展。 一、天然气节约工程

天然气生产企业要取节能措施加强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努力提高天然气商品率,增加外供商品气量,科学合理安排油气田生产自用气,避免放空浪费。

二、天然气替代工程

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天然气产区,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原则稳步实施以气替油工程,如以气替代油发电,以气替代车用和船用燃料等。

三、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工程

严格遵循天然气利用顺序,鼓励应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快淘汰天然气利用落后产能。鼓励页岩气就近利用(发电、制成LNG和CNG等)和就近接入管网。

四、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加快推动示范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和10个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

2022年天然气新规定和新标准

问题一:吉林的省会是哪里? 在1954年以前,吉林省的省会在吉林市,当时的长春市还是我国的一个直辖市。从1947年开始、到1954年以后,东北的行政区划有了很大的调整,由原有的“东北九省”逐渐调整为现在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现为东两盟两市)及河北省的一部分。

1954年调整的时候,撤消了长春市的“中央直辖市”的地位,改长春市为“省辖市”,由吉林省管理;同时,吉林省也将省会由吉林市迁到了长春市。(同时还从吉林市和东北其他城市迁来了一大批省级单位,如: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空军二航校、空军七航校……等)。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春市的发展就已经超过了吉林市。从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和俄罗斯以长春为界,南北划分势力范围,此时的长春就逐渐发展为一个大型的商业、加工业城市。后随着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定都长春、称长春为“新京”,并且在长春建造了“伪皇宫”、“伪满八大部”、“伪院”等。而且,作为“伪帝都”长春的轻重工业、交通业、商业、教育科技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此时的长春人口就已经达到了100万以上。成为了东北平原的中心城市。

解放后,人民的长春市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在长春建设了一大批的工业企业:主要是行走机械(汽车、拖拉机)、铁路车辆、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教育科技等为主,长春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就越来越高。

而且,长春的交通地位也是很高的,位于“京哈铁路”主动脉上、同时也是位于连接沈阳和哈尔滨铁路线上(沈阳到长春的距离要小与沈阳到吉林市的距离、哈尔滨到长春的距离也小与哈尔滨到吉林市的距离);长春同时也是连接东北南部和北部的交通枢纽、也是连接东北东部山区和东北西部的内蒙古草原的交通枢纽。重要的、便利的交通也促使长春的地位和等级越来越高。

长春现在也是我国14个副省级城市中的一个(现在解释一下“副省级城市”:东北有四个副省级城市,除长春外,其他的三个是沈阳、哈尔滨、大连。如合肥市,虽然也是一个省会城市、但是却是市级行政编制,也就是说合肥市的行政级别就要低于大连市的,尽管大连市不是省会城市。)

长春市的城区人口(即城市里的人口,不包括郊区和外县的人口)现在近300万,长春地区的人口(包括郊县的人口)达到了近700万,占吉林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吉林市的城区人口也超过了100万,快到200万。

吉林省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可以说,长春成为吉林省的省会是城市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

问题二:吉林省的省会是哪个城市? 长春啦!!这种常识问题

问题三:吉林省省会是哪个市? 长春市

问题四: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在哪? 吉林省省会是长春市,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总面积20604平方公里,下辖7区2市1县,总人口767万。

长春历史上是伪满时期的政治中心,因此保留了较多的伪满时期历史遗存建筑,同时长春也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光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应用化学、**工业的发祥地。 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长春市位于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5’,居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其中主城区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伊通河台地之上。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市域界周长约3298.公里 。

长春地处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平原腹地松辽平原,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总面积2060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926平方公里。2011年建成区面积445平方公里 。

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腹地,市区海拔在250--350米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全国干湿气候分区中,地处湿润区向亚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气温自东向西递增,降水自东向西递减。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中的气候特征。

长春市年平均气温4.8°C,最高温度39.5°C,最低温度-39.8°C,日照时间2,688小时。夏季,东南风盛行,也有渤海补充的湿气过境。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秋季,可形成持续数日的晴朗而温暖的天气,温差较大,风速也较春季小。

长春水相当丰富,国家允许利用的过境客水为173.7亿立方米,相当于境内水的6.5倍。

长春境内地表水总量为12.90亿立方米,占境内水总量的47.9%。其中,饮马河为4.92亿立方米,占境内水总量的38.1%;境内第二松花江干流为2.87亿立方米,占22.2%;拉林河为3.15亿立方米,占24.5%;伊通河为1.96亿立方米,占15.2%。

长春境内地下水储量为14.67亿立方米,占境内水总量的52.1%。可开量为9.02亿立方米,占境内水总储量的64.5%。其中,农安县地下水可开量为2.67亿立方米,占长春地下水可开总量的29.6%;榆树市为1.93亿立方米,占21.4%;德惠县为1.88亿立方米,占20.8%;九台市为1.44亿立方米,占16%;长春郊区为0.84亿立方米,占9.4%;双阳县为0.16亿立方米,占1.7%;长春城区为0.1亿立方米,占1.1%。

长春水能并不丰富。长春市222条河流中,可发电的河流仅有10条,理论蕴藏量为13.07万千瓦。

长春土壤共有12个土类、38个亚类、64个土属、190个土种,其形成与分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长春东部为暗棕壤地带,中部为黑土地带,西部为黑钙土地带,自东向西更替。受地形分异的影响,地带内的土壤系列各不相同。在暗棕壤地带内,组成了低山丘陵暗棕壤,台地白浆水、河谷草甸土和洼地沼泽土土壤系列;在黑土地带内,组成了台地黑土、河流阶地草甸土和低地沼泽土土壤系列;在黑钙土地带内,组成了阶地平原黑钙土、河谷阶地草甸土和盐碱土土壤系列。形成了以黑土、草甸土、黑钙土、暗棕壤为主的众多的土壤类型。

长春已查明的矿产共39种,258处,主要是能源矿、非金属矿和金属矿,多分布在九台市和双阳县。

长春能源矿主要有煤炭、石油和油母页岩。已探明原煤炭储量为53.2亿吨,保有储量2.3亿吨,共有5处煤产地,即营城......>>

问题五:吉林省的省会为什么不是吉林? 吉林省的省会曾经是吉林市的!后来才改为长春市。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 *** 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维持会”。10月,在 *** 吉林市委组织下成立吉林市 *** 。11月,成立吉林省 *** ,省会设在吉林市。

1946年5月, *** 军队从吉林市撤出, *** 在此成立了吉林省 *** 和吉林市 *** 。

1948年3月9日, *** 占领吉林市。3月10日, *** 吉林省 *** 迁至吉林市,3月23日,成立吉林市人民 *** 。

1953年8月1日,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理。1954年8月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长春市改为吉林省辖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 *** 从吉林市迁到长春,长春市才成为吉林省会城市。

问题六:吉林市原来是不是吉林省的省会 吉林市原来是吉林省的省会。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11月,成立吉林省 *** ,省会设在吉林市。

1946年5月, *** 在此成立了吉林省 *** 和吉林市 *** 。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3月10日,吉林省 *** 迁至吉林市。

1954年9月27日,吉林省人民 *** 迁出吉林市,省会迁至长春市。

问题七:吉林是属于哪个省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吉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位于长春市以东124公里处。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吉林雾凇、冰雪体育、松花湖、乌拉古城、北山古庙群及满族、朝鲜族民俗风情等构成了吉林特有的北方特色。吉林四面环山,三面临水,整个城市就在山水相绕之中,尤以冬季风光最佳。吉林雾凇冰雪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松花湖是我国大型人工湖之一,夏可游泳、冬可滑雪;此外还有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朱雀山等风光绮丽的景区。北大湖滑雪场是亚洲设备最先进条件最好的滑雪场,2007年亚东会雪上项目将在此举行。吉林市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1945年11月,成立吉林省 *** ,省会设在吉林市。1954年9月,吉林省人民 *** 由吉林市迁往长春详见: hi.baidu/...8

问题八:吉林省省会哪里 吉林市清代叫吉林乌拉,满语意思是“沿江”。当时是吉林将军驻地,统辖长白山与松花江地区的行政军事,可以说是当时的“省会”,吉林省的省名就是来自吉林市的名字。长春建市较晚,是清末因蒙古王公垦荒才开始建城的。后来因为俄国修建中东铁路,路经长春,从而使长春的经济超过吉林市。伪满州国时建都长春,吉林省省会就是吉林市。建国初,吉林市仍是省会,后来迁往长春。

问题九:吉林市是那个省会的 吉林省的省会是长春市!但是刚建国的时候是吉林市1954年迁到长春的 !

问题十:吉林省的省会是什么? 吉林省的省会是长春。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市、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城市。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一带一路”北线通道的重要枢纽节点城市。1954年9月27日吉林省人民 *** 从吉林市迁到长春,长春成为吉林省会城市。

吉林市什么时候停暖气2022

法律分析: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当前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重要、最经济的手段。其中压减高耗能行业产量、调整生产结构是主要的实现方式,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认为“碳中和”将带动周期行业展开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

作为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钢铁产量的压降成为今年“碳中和”行动中的较明确目标。在2020年12月28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部长表示,“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月8日,工信部发表文章《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开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进一步强调要“确保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在全国的号召下,重点地区迅速跟上脚步。唐山在3月初发布了《3月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月方案》,提出3月10日前要“关停燕山钢铁、唐钢不锈钢、华西钢铁、荣信钢铁共7座450立方米高炉”、“关停新宝泰钢铁全部生产设备”等。此后,唐山进一步出台《关于唐山市钢铁行业企业限产减排措施的通知》,要求7家钢铁企业3月20日0时至6月30日24时执行限产50%的减排措施;7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执行限产30%的减排措施。其余16家钢铁企业,3月20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执行限产30%的减排措施。直接对全年钢铁行业排放情况作出约束。

除钢铁之外,各地对电解铝、烧碱、水泥、甲醇等高耗能产业的监管和限制措施也正提上日程。例如,内蒙古表示若非必要,2021年起不再审批20种高耗能产业的新增产能项目;山东在2月22日新闻发布会上则提出,将对高耗能行业分类划定加严“标准线”,对达不到标准的产能限期关停,加速落后产能市场出清。

除了直接压降、禁止新增产能外,差别电价改革也是多个省份进一步收紧碳排放的重要措施。比如,江苏直接对钢铁企业进行电价调整。20年10月,江苏印发《关于对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差别化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全省未按国家及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要求完成“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方式运输”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的钢铁企业,以及改造后未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钢铁企业,生产用电价格在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或市场交易电价的基础上,实行分阶段分层次加价。

再比如,内蒙古2月4日发布《调整部分行业电价政策和电力市场交易政策》:继续对电解铝、水泥、钢铁行业执行阶梯电价政策;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8 个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甘肃省2月24日发布《高耗能行业执行差别电价管理办法通知》,要求2021 年3 月31 日前完成本地区首次执行差别电价企业确认工作。对钢铁、铁合金、电解铝、锌冶炼、电石、烧碱、黄磷、水泥等八个高耗能企业,按照允许类、限制类、淘汰类,执行差别化电价。

除了对制造业部门碳排放提出要求外,建筑业也是重要的压降对象。根据2020年7月住建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

在住建部行动方案的框架下,各地也均结合自身条件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目标,比如山东在2021年住房城乡建设会议上,明确提出“全年新增绿色建筑8000万平方米,新开工钢结构装配式住宅100万平方米。”;河北省要求,2021年,“全省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将达90%以上”。

能源替代

站在当前的时点看,要加快减少碳排放,去除周期行业过剩产能是短期可行高效的选择。但新能源行业目前仍处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随着行业走向成熟和扩张,能源替代将有望在中长期成为我国减少碳排放的第一驱动力。

首先,对于减少煤炭消费的重要难题,不少省份立下了“军令状”。比如,煤炭大省山西在工作报告中强调了要“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推进煤碳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抓好煤碳消费减量等量替代。”;浙江提出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0.8%,煤电装机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山东直接要求“2021年,煤炭产量稳定在1.1亿吨左右”;上海则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研究推进吴泾煤电等容量异地替代”。

而新能源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省近年来的重点工作。在各省披露的2021年工作报告中有超过10个省市把发展新能源作为2021年的工作重点内容。比如辽宁指出要“科学编制并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支持氢能规模化应用和装备发展。”;广东“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提升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吉林“加快风电、光伏制氢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地,形成产业集群。”等等,海南更是直接要求“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至70%,实现分布式电源发电量全额消纳。”

而在最高行动纲领的指导下,多地的清洁能源细化工作方案也陆续出台,尤其是禀赋天然具有优势的地区。山西省早在20年11月和12月就先后发布《山西省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三年行动(2020-2022年)》和《山西省光伏制造业发展三年行动(2020-2022年)》;辽宁也已制定出到2025年风电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工作方案。

与消费端更为相关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也是各地十四五、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比如上海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汽车行业比重达到35%以上。”;北京的“十四五规划”中制定目标为“推动存量燃油汽车更新为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力争达到200万辆。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氢能源汽车加氢站规划建设。”;江西省两会报告中提出“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海南要求“推广清洁能源汽车2.5万辆,启动建设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等等。

部分发达地区先行一步,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具体发展。上海明确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浙江的目标则是,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5%左右;北京更是率先制定推广更为清洁、高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技术升级

要实现碳中和,除了节能减排、能源替代等降低碳排放的做法外,还需要增加碳吸收,也就是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最终实现碳排放和吸收量的平衡。事实上,短期来看,依靠减少碳排放能够更快实现“碳达峰”,而中长期来看,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增强碳吸收能力才是关键。因而地方更需要提前布局,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通过科技赋能向最终目标迈进。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与自治区能源局在今年1月召开协同合作座谈会并签署双方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协议。协议双方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共同提出大规模储能、氢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领域前沿技术攻关落实方案,并组织实施。海南则直接在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十四五”期间海南将“实施碳捕集应用重点工程”。部分企业,如国家电网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也指出,要“推动氢能利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研发”。

此外,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也能够有效提升减排效率。山西已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能源互联网建设试点”。2月2日,山西省朔州市就原则同意《朔州市能源互联网试点建设方案(草案)》。天津更是先行一步,滨海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在去年底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而除了传统行业的数字化,科技企业也陆续做出了气候承诺。比如,腾讯在今年1月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腾讯也已加快推进碳中和规划。我们还将加大探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应对地球重大挑战上的潜力,大步推进科技在产业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生态碳汇

另外,提升生态碳汇能力,也可以增加碳吸收。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强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吸碳固碳能力。对此,部分省份也已提出了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等目标,比如北京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要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5%,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辽宁在《工作报告》中称要”营造林202万亩,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修复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等。

健全配套

此外,还有部分省份在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碳交易市场。我们认为,要更好地实现“碳中和”目标,搭牢碳中和配套设施,推动并完善碳交易市场、输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全国碳交易将于6月底前启动。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9省市签署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和运维工作的合作协议,明确由上海市牵头承担全国碳交易系统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过程中,于2021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交易。

多地明确将加快碳交易市场建设。2月1日,生态环境部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宣告了中国碳市场进入“第一个履约周期”。目前我国的碳交易试点中,上海、天津、湖北、重庆在2021年报告中均提及要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广东则强调深化碳交易试点。同时天津在2020年新修订《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将进一步严格对于碳交易市场的管理。

国家电网发布行动方案,将完善输电设备建设以适应能源结构的优化。3月1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到将加强输电通道建设,提升已建输电通道利用效率,推动建立跨省区输电长效机制,优化送端配套电源结构,提高输送清洁能源比重。国网规划,到2025年,公司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

2、我国碳中和推进路线特点

总结各地各部门出台的政策来看,碳中和在我国的推进将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首先,碳中和作为全国性的中长期的重要工作目标,在推进上必然存在节奏的前后。从各地政策重心看,近两年为实现“碳达峰”,节能减排领域的政策力度明显更大,比如工信部今年要求压降钢铁产量,多地严禁新增高耗能产能,可以说对于传统周期行业的影响类似一轮供给侧改革。而能源替代也在同步推进,风电、光伏等有望在未来五年迎来加速发展期,但由于目前新能源产业仍在成长期,能源替代或将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发挥作用。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则主要从几个较发达省份开始,逐步拓展到更多地区。相比之下,技术升级才是长期能不能实现目标的关键,但从政策上看,布局仍在初期,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出台的速度和力度。

其次,由于各地区的碳排放现状差异较大,各省乃至各城区预计将分批次、分行业实现目标。比如上海、海南、江苏等地宣布,要在全国表前率先实现碳达峰;而北京的十四五目标已提前定位为“碳排放稳中有降”;天津则提出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和煤炭消费尽早达峰;还有部分省份,如福建已经开始探索试点先行,要求部分城市率先实现碳达峰。

再者,受禀赋以及产业结构等多重因素差异的影响,各省当前的政策重心也各有不同。比如,煤炭大省山西大量笔墨着色在煤炭行业,抓好煤炭消费是其当前的“碳达峰”行动重心;东北地区则拥有一定优势,也较早地为风电光伏行业发展定下具体发展目标;汽车消费大省北京、上海等均制定了更细化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实践方案,甚至开始推广氢燃料汽车;浙江则是首个提出“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和零碳体系试点”的省份等等。

法律依据

《欧洲气候法》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出2030年新目标;到2021年6月,评估并在必要时建议修订所有相关政策,以实现2030年的额外减排量;从2023年9月开始,此后每5年评估欧盟和各成员国取的措施是否与气候中性目标和2030年—2050年行动路线保持一致。此外,欧盟委员会将有权向行动不符合气候中性目标的成员国提出建议,成员国将有义务适当考虑这些建议或提出解释;各成员国也应制定和实施适应战略,增强气候防御能力并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吉林松原是县级市吗 隶属于哪个市

2021年秋季吉林市开栓供热时间确定,10月5日注水10月15日起泵运行,10月18日有条件的位置陆续升温,10月20日开栓供热吉林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9月27日,他们公司开始主管线的注水工作,目前主管线的注水工作已基本完成。10月5日,各家各户的注水工作已逐步开始,预计10月15日起泵运行,争取10月18日有条件的位置陆续升温,以便顺利进行10月20日的开栓供热工作。“供热刚开始时,街区和居民家的供热设施难免出现气阻和淤堵,上万个立杠需要人工排风,届时可能出现不热的现象,我们将主动排查疏堵,其间请市民理解和配合。”

国家规定供暖时间是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每一个省市的供暖时间是不同的,应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的规定来决定,而且南方是没有暖期的,只有北方才会有供暖气。具体的供暖时间应以当地的情况为准。然集体供暖能够节约能源,但是也是有一定弊端的,比如集体供暖前期的造价是十分高的,因为建设规模很大,所以热网建设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最重要的是供暖的时间和温度是不能自己控制的,也就是说不可以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因为集体供暖是统一的。有时候冬天可能提前来了,但是暖气还没来;有时候可能冬天已经走了,但暖气却还在,所以这也是集体供暖的弊端。

集体供暖的好处

1、在冬天的时候,大部分的北方家庭都会有供暖,因为北方是非常冷的,但是供暖消耗的能源是非常多的,所以大部分的家庭都是集体供暖。

2、因为集体供暖的好处有很多,首先最大的好处就是的整合,可以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我国虽然是能源大国,但随着近几年工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激增,很多的能源都已经面临了紧缺的局面,而且煤、天然气等能源的形成是十分漫长的,属于不可再生,一旦用完了再形成,是要很长时间等待的,所以节约能源是非常重要的,而集中供暖就能够减少能源运往多处带来的损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能源的节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镇供热服务》

第五条

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且供热系统正常运行时,供热经营企业应确保用户的卧室、起居室内的供热温度不低于18℃。

吉林市出租车取消燃油费,起步价却提升了,对此你怎么看?

吉林松原不是县级市,吉林松原是地级市,隶属于吉林省。

松原是1992年成立的地级市,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有汉、满、蒙、回等40个民族。松原位于东北地区几何中心和哈长城市群核心区域。从中国地图上看,正好处于中国地图雄鸡眼睛的位置。

松原市处东经123°6′至126°11′,北纬43°59′至45°32′之间,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花江上游的松江和嫩江之间的松嫩平原南与长春、四平市为邻,西与白城市、内蒙古通辽市接壤,北隔松花江与黑龙江省大庆市相望。

长西、长白乌、哈大等6条铁路干线和京哈、大广、珲乌等6条高速、14条国省公路干线从境内通过,松原查干湖机场通达北京、上海、青岛、大连等15个大中城市。水运条件得天独厚,松花江沿岸运输码头和渡口达17个,总泊位达5000多吨,上溯可到吉林市,顺流可抵哈尔滨市。

扩展资料

松原的历史沿革:

松原市原名新城,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改为新城县。隶属吉林省西北路道。1914年2月,因与河北、山东等省新城县重名,奉令改称扶余县。同年6月,西北路道改称滨江道,隶属滨江道。1929年2月,废止道制,由吉林省直辖。东北沦陷后,隶属吉林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初隶吉江行政区,1946年5月划归嫩江省管辖。1949年5月,划归吉林省管辖。1956年隶属公主岭专区,1958年10月改隶白城专区。1987年11月19日,院批准,撤销扶余县,设立扶余市(县级)。?

1992年6月6日,院批准撤销扶余市,设立松原市(地级),设立松原市扶余区。1995年7月20日,院批准:设立扶余县,辖扶余区的部分行政区域,县人民驻三岔河镇。松原市扶余区更名为松原市宁江区。2013年1月,经院批准,撤销扶余县,重新设立扶余市(县级)。重新设立的扶余市由吉林省直辖,松原市代管。

松原市人民-市情简介

百度百科-松原

吉林出租车取消了燃油附加费,但是增加了起步价格,这个没有什么变化,应该说就是换了一个模式,原来的起步价格是2.5公里以内5块钱加一块钱的燃油附加费,但是现在把燃油附加费取消变成了2.5公里以内,起步价6块钱。

出租车是大多数城市都有的,在东北地区出租车公司比较多,自己也记得比较清楚,吉林地区的出租车都是绿色的,非常显眼的一个颜色。起步价倒不是特别贵,跟北上广比起来还是要便宜一些的,在短途的情况下坐出租车非常方便,因为不需要你叫网约车,只要你站在路边用不上三分钟,就会有一个出租车路过,你一招手他就停了,甚至说你不用招手他就停了,他问你要不要走,所以出租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交通工具。

出租车本身的价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起步价,很多地方起步价是5块钱,6块钱起步的距离,2公里或者2.5公里,这样折合起步的公里数以内,1公里就是2块5左右的价格,之后会有里程费。里程费的价格并不贵,吉林市的出租车里程费就是起步价包含的那2.5公里之外的里程是算作1块81公里,所以跟网约车比起来价格并没有差太多,如果是按12.5公里来计算的话就是24块钱。

这样到出租车司机手里差不多就是1公里两块钱,因为一般坐出租车也不会太远,所以这两块钱里面有一部分是成本,肯定不是燃油的成本,现在燃油这么贵,跑1公里可能就得一块钱乃至更多,好多出租车都进行了改气就使用天然气跑这样成本会低好多,一共理就是三毛钱到5毛钱。